第165章 不取功名取同道, 愿随君去开太平

作品:《血书休妻后,我成大周最强异姓王

    秦汝贞是真的慌了。


    他从来没想过,林昭一个连科场大门都不知道朝哪边开的武勋之后,在士子之中竟能有如此威望!


    他再也顾不得其他,连忙开口道:“陛下!”


    “新科进士乃国之储才,岂能随林昭远赴边陲?!此举……此举乃是动摇国本啊!!”


    然而,周皇对他的话却置若罔闻。


    他只是静静的看着下方群情激昂的举子,在看着那个身处风暴中心,挺立如松的少年。


    不知怎么的,他脸上竟缓缓露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或许这就是少年意气的感染力吧。


    周皇竟觉得自己仿佛也跟着年轻了十几岁。


    “好!好一个为万世开太平!”


    周皇大笑。


    他望向林昭,望向那数千举子,张开双臂:“我大周的江山,有你们在!”


    “何愁蛮族不灭!”


    “何愁天下不太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面色铁青的秦汝贞,扫过一众官吏,声音陡然拔高,帝王之威尽显!


    “林爱卿所言,朕,准了!”


    “凡愿随钦差北上者,朕,特许其免去吏部铨选、翰林观政,直接入林昭幕府!”


    “皆可以‘行走’之名,参赞军机。”


    “待北境事了,论功叙官,其初始官阶,从优敕授,最低不低于从七品!”


    轰——!!!


    天子金口玉言,一锤定音!


    整个贡院广场,彻底沸腾了!


    数千名举子,激动得面色通红。


    免铨选!免观政!


    最低从七品!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们将跳过所有繁琐冗长的吏部流程,跳过所有可能存在的打压和排挤,直接获得一个足以光宗耀祖、改变家族命运的官身!


    而且,还是跟着当今圣上最看重、声望如日中天的钦差大人,去建功立业!


    这已经不是恩宠了!


    这是通天的捷径!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愿为陛下效死!愿随林大人北上!”


    听着广场中此起彼伏的叫嚷声。


    周皇的面色愈发畅快。


    而一旁的秦汝贞则是缓缓闭上了眼睛,不愿再去看。


    大势已去。


    周皇收回目光,对着下方的众多举子虚抬了一下手,旋即转身离去,在一众金吾卫的护卫下起驾回宫。


    这里是年轻人的舞台,他就不过多掺和了。


    秦党的一众官员见周皇离开,也都如斗败的公鸡一样,一个个灰溜溜的在秦修远你的带领下,搀扶着失魂落魄的秦汝贞狼狈离去。


    而王希孟,则像是一滩烂泥一样,被两名金吾卫直接押送去大理寺天牢。


    这场惊心动魄的春闱之变,到此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但对于林昭和那千名举子里的寒门士子,好戏才刚刚开始。


    林昭走到高台侧边,那里的赵申还在被金吾卫软禁着。


    “都散了吧。”


    “是!”


    “林大人......”赵申抬头,看着面前的林昭。


    眼中的激动,感激,还有羞愧混在一起,让他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起来吧。”


    林昭伸出手,将赵申扶了起来。


    赵申面色羞愧,低着头,不敢去看林昭。


    “今日之事,都怪学生。”


    “若不是学生一时贪念,大人也不会落得如此险境......”


    赵申愈发的自责。


    林昭却摆了摆手。


    “此事,错不在你。”


    林昭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


    赵申猛地抬头,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人之常情罢了。”林昭看着他,眼神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十年寒窗,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面对一条看似能一步登天的捷径,心生动摇,再正常不过。”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声音变得锐利起来:“错的,不是你的贪念。而是这个世道,这个朝堂,已经烂到了根子里!它让正道变得崎岖难行,却让歪门邪道看起来金光闪闪!”


    “王希孟他们,给你出的不是一道策论题,而是给你的心性,出了一道题。”


    林昭的目光扫过赵申,又缓缓扫过那些尚未离去、正竖耳倾听的寒门举子们。


    “你们以为,今日的考场,在这贡院之内吗?”


    他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弧度。


    “不,真正的考场,在你们的心里。”


    “考的不是经义诗赋,而是你们在面对诱惑、面对不公时,是选择同流合污,还是选择……守住心中那一点浩然之气!”


    林昭指了指赵申,声音陡然拔高:


    “你,赵申!你踹开了号舍的门,自请退考!那一刻,你或许以为自己输了十年寒窗,但本官告诉你——”


    “你赢了!”


    “你赢得了自己的本心!”


    “也赢回了其他人的尊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重要的是,你能不能重新站起来。”林昭拍了拍赵申的肩膀。


    赵申如遭雷击,呆立在原地,他望着林昭。


    不知怎的,竟有一股热流猛地涌上眼眶,瞬间模糊了视线。


    “林大人……”他哽咽着,再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你可知,本官为何要请诸君北上?”林昭没有再看他,而是转身,面向广场上那数百名神情激动的寒门士子。


    “因为北境,才是真正的考场!”


    “那里没有朱笔批阅,只有百姓的口碑。没有金榜题名,只有实打实的功绩!”


    “那里,有的是被贪官污吏侵占的土地,有的是嗷嗷待哺的流民,有的是虎视眈眈的北蛮!”


    “那里,才是真正需要你们为生民立命的地方!”


    林昭的声音,在空旷的贡院广场上空久久回荡。


    他沉默了一会,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些年轻的脸庞,望着他们眼神中的光芒,最后开口道:


    “诸位!”


    “无愧于自己的本心即可。”


    “天地自然有见证!”


    林昭没有再去说那些慷慨激昂的话,也没有再去用官职和权位去做饵。


    北境苦寒,仅靠着一腔热血很快就会被风雪浇灭。


    只有那些心中真正有信念的人,才适合和他一起北上。


    有句话说的好。


    志同者,自然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