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父女终见

作品:《活死人王朝

    抚远左近的官驿,连同其中埋葬的秘密与尸骨。


    被车队远远抛在身后,最终化作地平线上一个模糊的黑点。


    里面也确实没什么可值得留念的。


    官印,油盐,布帛,重要的东西都被统统搬走装车。


    经过今日的最后奔波。


    此时此刻,他们已经回到了沙岭堡。


    熟悉的堡墙映射出的成片黑影,不觉得丝毫阴森,反倒是叫人有种心安的亲切感。


    堡门轮值的一伍顺义屯卒,更是拦也不拦。


    为首的队率,在瞧到李煜面貌的时候,就躬身行礼,连盘问的流程都省了。


    他们拦谁,也不敢拦自家百户不是?


    马车与女眷先行入堡,李煜却抬手叫停了身后的甲士,对守门队率沉声道。


    “以防万一,后续之众皆在此地互作查验,确认无恙后方可入内休息。”


    “不可将疫病之险带入堡中。”


    “喏,大人!”


    队率应声揖礼。


    待李煜领着甲士入堡。


    “尔等止步!......”


    守门兵丁独独是把那些队尾的屯卒拦下,叫他们互作查验。


    “煜哥,我先去看看我爹!”


    李云舒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颤音。


    她甚至等不及马车完全停稳,便灵巧地跳了下来,踉跄一步站稳。


    她撂下一句话,便急匆匆的往老父宅院的方向奔去。


    李煜望着她几乎是逃也似的背影,并未出声阻止。


    那份思亲心切不难理解。


    他转过头,对身边的李义吩咐道。


    “马车不必去管,各自归甲。”


    若是把自家人的扎甲落在马车上,那便是不该有的疏忽。


    “但车上那一方封盒,千万小心,勿要遗落!”


    “是,家主!”


    “卑职这就去取!绝不离身!”


    李义能感受到李煜对那小木盒的重视。


    ......


    李云舒走的很急,把李煜、家丁,乃至那赵氏女和表兄赵钟岳都甩在身后。


    她穿过熟悉的巷道,直奔屯堡中心的官邸。


    守在门口的几个顺义堡军户见有人冲来,正想阻拦。


    为首的伍长下意识伸出长柄枪杆,试图横栏,口中喝道。


    “站住!何人……”


    话未说完,他们才看清了来者的面容。


    那是一个他们从未见过,却也能从眉宇间看出贵气的少女。


    这样的贵女,本该是步履端庄。


    可纵使是疾行之间,亦是裙衣飘飘,不失姿仪。


    军户们一时不敢下手强阻,甚至连抬头再看都不大敢,只怕冒犯。


    只见那贵女身形一侧,如风中扶柳般从枪杆与门框的间隙中闪身而过。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竟是带艺在身!


    军户们心头一惊。


    再想阻拦时,那道身影已掠过庭院,只留下一缕淡香和他们僵在原地的错愕。


    李云舒眼里全然没把这些人放在眼中。


    她此刻像一只终于寻到归巢路的豹猫,敏捷而焦急。


    “爹!”


    一声呼唤,音颤不止,带着归家游子的所有委屈与思念。


    院内,正对着夕阳发呆的老者身躯一震。


    那声音……


    他愣愣地应了一声。


    “诶——”


    一个单薄的音节,即是回应,亦是叹息。


    他又做梦了?


    随即,他突然反应过来似乎不是幻听。


    这不是日复一日的枯坐中,因思念过度而产生的臆想。


    因为那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急!


    “舒儿?”


    坐在石凳上的李铭略一转头,视野中便闯入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唯见一少女,如寻到归途的幼鸟,归巢而泣。


    “舒儿!”


    李铭空落落的内心,终于有了一处着落。


    他每日在此枯坐,总是遥望东方。


    心下想的,无非就是自己的一双儿女,何时得归。


    “停下!”


    “快停下!”


    “这位小姐,您不能就这么往里闯啊!”


    后面追着跑的守门屯卒,这才气喘吁吁地追了过来。


    他们是顺义堡调来的普通军户,哪里识得这位官家小姐。


    只得硬着头皮不断喊阻,盼着有上官能来救场。


    然后......


    “退下!”


    一声断喝,不怒自威,饱含老将余威。


    赶来的军户汉子被李铭这一声吼得心头一颤,动作僵在原地。


    “此吾女也!”


    他们尽被这气势所夺。


    “......是......小人这就告退!”


    几人不敢多言,只得躬身行礼,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谁叫他们不是本地人,对李云舒压根不熟呢?


    再怎么说,她大小也算是个官家小姐。


    往常,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目睹其真貌的。


    几人彼此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庆幸。


    身为顺义堡调来的外人,他们举止谨慎,不敢肆意乱为,生怕惹恼了上官。


    到时候,一句话状告给李煜,这一伍同袍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明明是父女重逢的温馨一幕。


    但作为局外人,他们心里却只觉得后怕。


    幸好,幸好他们没真的动手阻拦。


    ......


    自顺义堡来的一什屯卒,每日一伍轮值堡门,一伍轮守官邸。


    他们是李铭弹压堡内流言蜚语的利器。


    再怎么不好听的话,也必然需要有人口口相传。


    既然如此,堡内宵禁戒严,不给他们串联的机会便可。


    而且,李铭在沙岭军户之中,也有他的一部分支持者。


    自李煜率人出发以来,靠着这些人维系堡内安稳,倒也还算是安然无事。


    毕竟,沙岭堡内剩下来的军户汉子,大都也属于老实巴交的普通人。


    他们连沙岭李氏的族人都算不上,只是依附于堡内主官的附庸。


    而非沙岭李氏宗族的附庸。


    自然不可能会和百户李铭暗地里对着干。


    剪除那些同宗同族的族裔,李铭尚且需要假借李煜之手,以安抚人心,免激众怒。


    但是底层军户,仍可被百户大人随时一言定其生死。


    实在是躁动不得。


    李煜当初就在门口杀鸡儆猴的做法,确实是在沙岭堡内激起一阵轩然大波。


    尤其是死者家眷,哪能不恼?


    这段日子里,堡内的底层军户,甚至还曾听从百户李铭的命令。


    跟随顺义堡来的屯卒,一道镇压逼退过几户上门哭闹寻事的沙岭李氏亲族。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


    是的,不重要。


    因为他的女儿,他的舒儿,现下确确实实的回家了!


    夕阳的余晖,将相视的父女身影拉得老长,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


    李铭的声音沙哑,强作镇定,却不可避免的透着一股失而复得的颤抖。


    他低声喃喃道。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