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导师,您的结界需要门票吗?

作品:《我,博士,地下室出道

    林浩坐在原位,感觉自己像一扬盛大宴席后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一根牙签。他想找自己的新导师陈默报个到,哪怕只是混个脸熟,却发现那个角落里的座位早已人去楼空。他就如同一个幽灵,悄无声息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仿佛从未存在过。


    没办法,林浩只能在走廊里,拦住一个看起来面善的、背着双肩包的男生。


    “同学,你好,打扰一下。”


    那男生停下脚步,友好地推了推眼镜:“你好,有事吗?”


    “那个……我想问一下,您知道陈默老师的办公室或者实验室在哪里吗?”


    听到“陈默”这个名字,男生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他上下打量了林浩一番,问道:“你是……新生?”


    “对,今天刚分配到陈老师组里。”


    “哦……”男生拖长了声音,露出了一个混合着同情和了然的眼神,“陈老师啊,他在B栋的负一层,你下去找找吧,门牌号我记不清了,反正就在最里面。”说完,他像是怕多沾染上什么气息似的,匆匆地加了句“我还有事,先走了”,便快步离开。


    林浩站在原地,从对方的反应里品出了一丝不寻常。负一层?听起来就不像什么风水宝地。


    他独自一人走向通往地下一层的楼梯。与楼上窗明几净、人声鼎沸的景象截然不同,地下一层的楼道阴冷而安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仪器散热和陈旧纸张混合的味道。声控灯在他脚下亮起,照亮一排排紧闭的、漆着灰绿色油漆的铁门,门上挂着些“库房”、“废液处理间”的牌子,还有几间似乎是某些老旧课题组的办公室,墙上贴着已经褪色发黄的学术海报。


    这里,像是学院这艘光鲜亮丽的巨轮上,被遗忘的、布满铁锈的底舱。


    林浩根据门牌号,终于在走廊的最深处,找到了一扇挂着“陈默-副研究员”白色小牌子的门。门是虚掩着的,里面没有传出任何声音。他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在探访一位隐居山林的绝世高人——虽然这位高人住在地下室。


    他抬手,轻轻敲了敲门。


    “笃,笃,笃。”


    过了几秒,门里传来一个低沉、略带沙哑的声音:“进。”


    林浩推门而入,眼前的景象让他微微一怔。实验室不大,甚至有些局促,但与他想象中的脏乱差不同,这里的一切都摆放得井井有条,各种仪器设备虽然型号老旧,却擦拭得一尘不-染,桌面上的烧杯和试管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


    最震撼的,是正对着门的那面墙。那是一块从天花板一直延伸到地面的巨大白板,上面用黑色和红色的记号笔,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如同狂草般的公式和推导。无数的积分符号、矩阵、希腊字母和复杂的分子结构式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汹涌澎湃的、凡人无法理解的智慧海洋。


    一个清瘦的身影正背对着门,站在白板前,手里拿着一支笔,一动不动,仿佛一座正在思考的雕塑。


    那就是陈默。


    林浩站在门口,大气都不敢出。他感觉自己闯入了一个正在进行神圣仪式的结界,而陈默,就是那个结界的主人。


    似乎是听到了他的呼吸声,陈默缓缓地转过身。他扶了扶鼻梁上的金边眼镜,镜片后的眼神有些涣散,似乎刚从一个极其深邃的世界里抽离出来。


    “陈……陈老师,您好。我是林浩,今天刚分配到您这儿的博士生。”林浩赶紧进行自我介绍,声音因为紧张而有点发干。


    陈默的眼睛眨了眨,瞳孔慢慢聚焦,终于锁定了林浩。他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算是回应,然后用下巴指了指旁边一张空着的椅子。


    “坐。”


    他的声音里不带任何情绪,冰冷得像实验室里的液氮。


    林浩依言坐下,感觉椅子都带着一股寒气。


    陈默走到自己那张巨大的办公桌前,从桌上拿起一摞厚厚的、用夹子夹好的打印资料,走过来,“啪”地一声放在林浩面前的桌子上。


    那是一摞至少有二十厘米厚的A4纸,全是全英文的文献,最上面一篇的标题是《High-Entropy Alloys: A Critical Review》。


    “这些,一周内看完。然后,给我一份至少五千字的文献综述报告。”陈默的语气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非下达命令。


    林浩看着那座“纸山”,感觉自己的天灵盖都在嗡嗡作响。他鼓起勇气,决定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必须得问个明白。


    “陈老师,不好意思,这个……这个高熵合金,我硕士期间完全没接触过,基础很薄弱。这么多文献,我怕一周时间……”他话说得非常委婉。


    出乎林浩意料的是,陈默并没有露出不耐烦的神情。他只是静静地听完,然后走到那座“纸山”前,从中抽出了三篇最薄的。


    “那就先看这三篇。”他把那三篇论文递给林浩,开口解释,声音虽然依旧平淡,但吐字清晰,逻辑分明,“第一篇是开创性的工作,讲的是概念的提出;第二篇是关于制备方法的综述,里面提到了你硕士论文里用过的‘熔体快淬法’,你可以从熟悉的地方入手;第三篇是我们实验室之前一个硕士写的,相对基础。看完这三篇,再去看其他的,会有一个框架。”


    林浩愣住了。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生人勿近的导师,竟然会如此细致地为他规划阅读路径。


    他又鼓起勇气,指着白板上那片狂草般的公式海洋,好奇地问:“老师,那墙上……是您最近的研究吗?”


    陈默顺着他的手指看了一眼,眼神里似乎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波澜。他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道:“不是。那是一个失败了的模型。”


    “失败了?”林浩有些惊讶。


    “嗯。”陈默点点头,再次展现了他超乎寻常的耐心,“我试图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相扬法,来预测高熵合金在极端条件下的相变路径。但是,算到最后,发现有一个关键的熵致振动项无法收敛。所以,整个理论框架都得推倒重来。”


    他说的每一个字林浩都听不懂,但这并不妨碍林浩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信息量和令人敬畏的学术深度。一个他眼中“神”一样的推导,在陈默口中,只是一个“失败了的模型”。


    “那……那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呢?”林浩感觉自己的好奇心完全被勾了起来。


    “实验。”陈默的回答言简意赅,“理论走不通,就让实验数据来说话。我要你做的,就是先通过大量的实验,去摸索不同元素配比下,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关联。简单来说,就是先当一个‘高级厨子’,把‘菜’炒出来,我们再来研究‘菜谱’背后的科学。”


    “高级厨子”,这个比喻瞬间让林浩感到了一丝亲切。他感觉眼前这个导师,并非冷酷,只是……纯粹。纯粹到懒得进行任何客套的社交,但对于学术问题,却愿意倾囊相授。


    “好的,老师,我明白了!”林浩重重地点了点头,感觉心里有了一点底。


    在他准备离开时,他无意中瞥见陈默桌上的一本书,书页里夹着一张照片,似乎是陈默和一个白人老者的合影,背景像是在某个国外名校。更让他震惊的是,他看到桌角放着一本摊开的笔记本,上面用流畅的英文写满了笔记,旁边赫然是一本德文原版的专业巨著。


    这个男人,果然深不可测。但,似乎并不是一座无法沟通的冰山。


    林浩抱着那三篇论文,走出了实验室。这一次,他的心情不再是纯粹的绝望,而是混合着敬畏、好奇和一丝微弱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