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她很愧疚
作品:《想干就干,重生就要过得顺心如意》 郭文静见过那些‘奇怪的’资金,是如何通过复杂的路径被拆分、整合;
郭文静也经手过那些看似合规,实则牵强的合同票据;
她甚至协助过何丽娜,处理过一些不能摆在明面上的“特殊”账务。
以会计的专业能力,她不可能看不出其中的猫腻,不可能嗅不到那些交易背后的灰色地带。
但是,她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配合,甚至在某些环节,帮忙掩盖。
为什么?
因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她的职业生涯、她所有的成长、她预想中的未来,都已经和这家公司,和眼前这个年轻的老板牢牢绑定。
她的一切,都系于东升的存续和林向东的信任之上。
揭露问题,对她没有任何好处。
唯有紧跟林向东,维护他的利益,维护东升的光鲜与实质上的“安全”,她才能拥有她想要的前途。
这是一种基于绝对利益计算的、冷酷而清醒的忠诚。
更何况,工商和税务也不是傻瓜,他们在东升都没查出问题,那就是没问题。
“我按照常规的工作流程,向她提供了一些表面的、可以公开的解释。”郭文静继续说道,表明了自己已经做出的应对,“但她似乎……并没有完全被说服。”
她没有说杨淑仪怀疑洗钱,但“没有完全被说服”这几个字,已经足够传递出潜在的风险信号。
林向东听完,脸上依旧没什么波澜,只是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
他看向郭文静,目光深邃,同时带着一丝赞许。
“我知道了。”林向东淡淡地说,“你做得很好,文静。继续配合杨总监的工作,她需要了解什么,只要不涉及核心机密,都可以提供。有特殊情况,随时直接向我汇报。”
他没有解释账目的问题,也没有下达任何明确的指令去阻止杨淑仪,只是再次强调了郭文静的职责。
配合,以及,监视。
“明白,林总。”郭文静心领神会,微微躬身,“我会处理好。”
她转身离开办公室。
她知道,自己又一次通过了忠诚度的测试,同时,提高了在林向东心中的份量。
而林向东,在门关上后,点了根烟。
杨淑仪的敏锐和尽职,以及郭文静的忠诚,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凡是现在能让她们看到的,都是林向东愿意让她们看到的。
……
两天后,林向东带着杨淑仪来到了“东升幸福食品厂”。
这是东升集团不久前收购整合的一家老牌食品厂。
它成立的时间,比佳佳食品厂还要早。
主要生产着方便面、饼干等食品。
车子驶入厂区,环境整洁,绿树成荫,与杨淑仪印象中老食品厂的嘈杂油腻截然不同。
“记得在佳佳食品厂的时候,”林向东一边停下车,一边看似随意地笑着对杨淑仪说,“你好像整天都窝在办公室里,跟那些报表单据打交道,都没机会去生产车间看看吧?”
杨淑仪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嗯,那时候岗位就在办公室,每天就是核算成本、处理报销,确实没去过车间。” 。
与此同时,厂长郑绍功早已带着几名管理人员在门口等候,见到林向东,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
“林总,欢迎您来视察!” 郑绍功语气恭敬,然后开始详细介绍生产线的情况。
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数据详实,条理清晰。
林向东听得很认真,不时提出几个关键问题,都切中生产管理的要害。
郑绍功对答如流,显然对工厂的运营了如指掌。
随后,林向东并没有只停留在听汇报上,他信步走进繁忙的生产车间。
流水线井然有序,工人们穿着统一洁净的工作服,专注地操作着设备。
林向东今天过来,不是提前安排好的,只是在快到前,才临时通知的。
因此,林向东能看到厂里最真实的情况。
林向东主动走到几位工人身边,工人们也都停下来工作。
“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我。”林向东说着,态度亲和地与几位工人交谈。
“老师傅,在这边工作感觉怎么样?累不累?”
“大姐,对厂里的现在伙食和住宿还满意吗?”
工人们见到集团大老板如此平易近人,一开始有些拘谨,但很快便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了朴实的笑容。
“满意,满意!比以前强多了,收入不仅稳定,而且还给我们加薪,交社保!”
“林总,食堂饭菜好多了,宿舍也干净,还给我们装了空调,以前都不敢想呢!”
这时,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的男工人,鼓足勇气,有些激动地对林向东说:“林总,我……我得谢谢集团,谢谢您!上个月我母亲突发疾病,需要一大笔手术费,我实在没办法,是厂里知道后,启动了员工互助基金,还提前预支了我半年工资,才救了我妈……我……我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
他说着眼圈就红了,声音有些哽咽。
杨淑仪见过这一笔钱的开支。
是集团内部特意为公司员工准备的资金。
需要基层申请,财务核实,林向东亲自签字,这笔钱才能动用。
林向东拍了拍他的肩膀:“在东升,大家就是一家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你安心工作,照顾好母亲,就是对公司最好的回报。”
这一幕,全都被杨淑仪看在眼里。
她看着林向东与工人们自然互动,听着工人们发自内心的满意和感激,尤其是那个因为公司帮助,而保住母亲生命的工人,那真诚的谢意,可不是演出来的……
这一切,与她之前独自面对冰冷报表时产生的、关于“洗钱”的可怕猜想,形成了巨大的、几乎让她感到愧疚的反差。
她不禁愧疚地想:
一个能如此细致关怀底层员工、实实在在解决他们困难的企业家,一个能将工厂管理得如此井井有条、充满人情味的企业。
它的资金,真的会用于那些非法的勾当吗?
是不是自己太过于敏感、太过于多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