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严重污染的化工厂
作品:《想干就干,重生就要过得顺心如意》 林向东又带着杨淑仪参观了附近的另外两家工厂。
分别是一家服装加工厂,一家纸品包装厂。
两个厂的规模都不算很大,但都挂着东升集团的标志。
与之前幸福食品厂一样,这些工厂的环境都整洁有序,管理规范。
但让杨淑仪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员工构成。
在服装厂的缝纫车间,她看到不少四十多岁、五十岁上下的女工,她们专注地操作着缝纫机,手法熟练。
厂长注意到杨淑仪很好奇,便在一旁轻声介绍:“这些大姐很多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丈夫要么下岗在家,要么家人身体不好,全靠她们这份工作养活一大家子。林总特别交代过,只要她们愿意干,厂里就一直给她们留着岗位。”
在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甚至还有几位头发花白、动作稍显迟缓的老年员工,正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质检和包装工作。
其中一位老人的右手明显不太灵便,但他依然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件成衣的线头。
“这位老师傅以前在别的厂出了工伤,右手落下了残疾,找工作一直碰壁。他的老伴身体不好,需要长期吃药,生活一直很困难。”
厂长低声解释道,“是林总拍板,说厂里总能有他力所能及的活儿,给他安排了这份质检工作,给他一份基础工资。”
在纸品包装厂,情况也类似。
杨淑仪看到几个略显笨拙,但极其认真的年轻人在搬运成品,陪同的车间主任小声说:“这几个孩子智力有点障碍,别的厂都不要,林总说给他们个机会,干点简单的体力活,能供他们一日三餐,自食其力就行。”
整个参观过程中,林向东没有说什么大道理。
他只是像在自家一样,随意地走着,看着,偶尔和工人们聊上几句家常,问问孩子上学怎么样,老人身体好不好。
但杨淑仪的心却被深深触动了。
……
林向东的车最终停在了一处山坳里。
与之前窗明几净的“幸福食品厂”截然不同,眼前的景象让杨淑仪瞬间屏住了呼吸。
巨大的化工厂房像一头锈迹斑斑的钢铁巨兽匍匐在地,几根粗壮的烟囱正浓烟滚滚,将那一片天空都染成了灰黄色。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类似农药或臭鸡蛋的混合气味,让她喉咙发紧。
厂区旁,一条小溪蜿蜒而出,但溪水竟是墨一般的漆黑,油污在水面泛着诡异的五彩光泽。
溪流两岸,原本应是绿意盎然的田地,此刻却是一片焦黑荒芜,看不到任何庄稼的痕迹,只有一些枯死的植物残骸。
“很难想象,对吧?”
林向东的声音在一旁平静地响起,他目光扫过这片狼藉,“这间化工厂,从2002年开始,就被媒体和群众不断举报、曝光污染问题。 可你看,现在都2009年了,它还在生产,还在排污。”
他的话语像重锤一样敲在杨淑仪的心上。
七年!她难以想象,在环保意识逐渐觉醒的这些年里,这样一个触目惊心的污染源,是如何在当地生存下来的。
“你看那条河,”林向东指向那条黑水溪,“ 附近的村民,再穷也不敢用这水浇地,更不敢喝。 有人反应,稻子麦子插下去,就像被开水烫过一样发黄死掉。 久了,甚至附近居民癌症患病率都逐年上升。”
杨淑仪顺着他的目光,看到远处农田里确实立着几块褪色的牌子,上面似乎写着“此处水不可饮用”。
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为什么……关不掉?”杨淑仪的声音有些干涩。
“原因很复杂。”林向东的嘴角掠过一丝嘲讽,“有时候,是因为它是个‘标兵企业’,是地方的纳税大户,享受着某种保护。 有时候,是因为罚款相对于巨额的污水处理费来说,不值一提,偷排成了更‘经济’的选择。 还有些时候……”
他顿了顿,看向那片浓烟,“……一些被认为有污染威胁的项目,会从发达地区转移到渴望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对于接纳地来说,这看似是经济发展的‘及时雨’,实则可能是一场‘饮鸩止渴’的酸雨。 等真正意识到代价惨重时,往往为时已晚。”
他转过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杨淑仪:“你不是好奇过,集团的一些资金流向,以及那些看似复杂的合同吗?”
杨淑仪心头猛地一跳。
“俗话说,有钱英雄汉,没钱汉子难。”
林向东叹了口气,自嘲地说。
“在当下,想彻底杜绝与有问题的企业断绝往来,几乎意味着自绝于某些产业链。东升的一部分资金,确实流向了它们,帮它们洗钱,维持它们的运转,同时也是维持我们自身运转的血液之一。这就是现实的商业逻辑。”
他的话语冷静得近乎残酷。
“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且坚定,
“正是眼前这类的企业,我才更坚定地想要壮大东升。只有当我们足够强大,掌握足够多的话语权和资源,才能真正推动地方变革,去采用更环保但也更昂贵的技术,去扶持绿色产业,甚至在未来,有能力促使或迫使这样的工厂彻底关门、转型。 这过程或许缓慢,或许其中有些手段在你看来不够光明,但这确实是一条可能见效的路。”
“而我们在此过程中,不仅发展我们的企业,照顾我们的员工,还能得到相关受益人的保护,让我们的企业不受非法侵害。”
风迎面吹来,带着愈发浓烈的刺鼻气味。
杨淑仪看着林向东冷峻的侧脸,再看看眼前这片被侵蚀的土地,内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她所学的会计准则、法律法规,在这一片狼藉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林向东没有用温情脉脉的员工互助基金来安抚她,而是用这片流淌着的黑色伤口,向她展示了世界的冰冷、残酷的另一面,以及他深藏其中的、一种近乎偏执的野心与抱负。
她开始有点明白了,东升账目上那些“灰色”地带,其背后所缠绕的,是怎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现实困境。
是非对错的界限,在这一刻,似乎变得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