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黑暗正义
作品:《想干就干,重生就要过得顺心如意》 “淑仪,”林向东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而平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你知道吗?这个世界,很多时候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杨淑仪抬起头,对上他的视线,等待着他接下来的话。
“纯粹的正义,往往过于理想化,甚至……软弱。”林向东眺望着前方,眼神锐利,“它会被规则束缚,被程序拖累,最终可能什么都改变不了,就像那家化了七年都关不掉的化工厂。”
他提到了化工厂,精准地戳中了杨淑仪心中最矛盾的那个点。
“我信奉的,是另一种东西。”
林向东的嘴角勾起一抹近乎冷酷的弧度,“你可以称之为——‘黑暗正义’(Dark Justice)。”
这个词让杨淑仪心头一震。
“什么是‘黑暗正义’?”林向东自问自答,目光灼灼,“它不是肆无忌惮的邪恶,而是在认清现实规则之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哪怕是游走在灰色地带,哪怕是沾染污秽,也要去达成一个最终光明、正义的目标。”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强烈的煽动性和说服力:
“只要我足够强大,强大到能够制定规则,或者至少能够无视那些不合理的规则,我就能做我想做的事,清扫这座城市的污垢,建立新的秩序。让那些化工厂彻底消失,让河水变清,让天空变蓝……”
他的声音里透着一股近乎偏执的狂热,“更重要的是,让我身边的人。你看到的那些工人,我们的员工,还有……你——都能在一个更干净、更公平的环境里,过上真正幸福、有尊严的生活。”
他描绘了一个宏大的愿景,一个用“黑暗”手段实现的“光明”未来。他将自己所有的灰色操作,甚至是非法的洗钱行为,都包装成了实现这个宏伟蓝图的必要代价和“必要之恶”。
“过程或许不够光彩,但结果会是正义的。”他紧盯着杨淑仪的眼睛,仿佛要将这个信念植入她的脑海,“淑仪,你需要明白,我们现在所做的每一步,哪怕是那些你看不懂、甚至感到不安的步骤,都是为了最终那个目标在积蓄力量。我们是在用‘恶’的手段,行‘善’的实质。”
杨淑仪看着林向东。
这个年轻的男人身上散发着一种混合着危险与魅力的强大气场。
他将自己的野心与一座城市的未来、与无数普通人的福祉捆绑在一起,赋予了她那些“掩盖”行为一种悲壮而崇高的意义。
这种气场,太迷人了。
……
回到办公室,杨淑仪独自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她梳理出的那些问题账目。
刺鼻的化学气味仿佛还萦绕在鼻尖,工人们感激的笑容与那片焦黑的土地在她脑中交替闪现。
她的手指悬在键盘上,微微颤抖。
“有钱英雄汉,没钱汉子难。”
“黑暗正义。”
“我要积蓄力量。”
“我要制定规则。”
林向东的话语,此刻异常清晰地回荡在耳边。
她想起了服装厂里那些靠这份工作养家的大姐,想起了纸品厂里那些终于能自食其力的年轻人,也想起了化工厂边那片绝望的黑水。
林向东描绘的那个“通过变强来改变现状”的蓝图,尽管手段存疑,却似乎是这片沉重现实中,唯一能看到的一丝微弱的光亮。
“如果这一切被揭穿会怎么样?”
杨淑仪喃喃自语,轻声问自己。
东升这艘船会沉吗?
船上那些她亲眼见过的、依赖这份工作生存的普通人将何去何从?
作为主导者,林向东又会是何种下场?
答案显而易见。
被揭露的后果,是她无法承受,也不愿看到的。
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席卷了她。
她意识到,她无法做旁观者。
既然无法改变规则,无法洗净污浊,那么,至少要让这艘船航行得更稳一些,避免它因为过于明显的“漏洞”而提前倾覆。
这个想法突然出现在她脑中。
吓了她一跳。
咚咚咚。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进来。”杨淑仪整理了一下心绪,然后朝着门口喊道。
门被打开了。
郭文静抱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
“杨总。”郭文静对杨淑仪说道:“这是上个月超市的报表,您过目一下。”
说完,郭文静就把报表放在杨淑仪的面前。
杨淑仪翻开报表。
报表上的一些问题,和之前报表上的一样。
对于有能力的资深从业人员而言,很容易就被看出来。
如果报表继续存在类似的问题,那未来的某一天,就是定时炸弹。
杨淑仪心里想着,随后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她开始移动鼠标,调出那些她之前标注出的、过于明显和拙劣的账目处理痕迹。
她的专业能力,原本是用来发现问题的利器,此刻却……
“小郭,这里要更改一下,还有这里……”
杨淑仪把郭文静叫到面前。
当着郭文静的面,杨淑仪开始重新设计资金流转路径,让它们看起来更合乎逻辑。
她修改合同条款的表述,使其更难以被挑刺;她填补上那些过于直白的资金缺口,让整个报表看起来更加平滑、自然。
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那些见不得光的资金流披上了一层更厚实、更难以被看穿的合规外衣。
待郭文静离开后,杨淑仪躺在椅子上,深吸了一口气。
她是专业的会计,她知道,她越过了某条重要的界线。
但另一种情绪也在悄然滋生。
一种扭曲的“归属感”。
她不再是局外人,她用自己的行动,真正融入了东升的核心,证明了她对林向东的“价值”。
她选择站在了林向东身边,和他一起实现伟大的‘目标’。
这时,桌上的电话响了。
她起身看了眼,是林向东的号码。
“听文静说,你改了很多账目。”林向东一开口,就直接告诉杨淑仪,郭文静是他的‘眼线’。
“林总,”杨淑仪闻言,没有一丁点的介怀,她回答道:“关于之前梳理账目时发现的一些流程上的小问题,我已经做了优化处理,现在的报表看起来更规范了。”
电话那头,传来林向东平静的回应:
“辛苦了,淑仪,让我们一起往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