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章 关于养猪这件事
作品:《穿书七零,吃瓜看戏嘎嘎乐》 云汀无端被卷入黑市纷争,短时间内是不会过去了,可以暂时去家属院出手一些。
这次秋收,听说很多村子抢收不及时,收成都打了折,很多粮食被雨水泡在地里。
本来是个丰收年,如今又变成这样,大家都是无法接受。
村民们都是一片哀嚎,本就带着股跟老天爷抢时间的紧张劲儿。
除了要上交的公粮外,还不知道能分多少粮食,能不能挨过这个年底还是问题。
向阳大队听到这些消息除了心情沉重外,更多是庆幸他们努力抢收完了。
不过接下来,可能各家都要面临亲戚上门借钱借粮了,有些人家那是鸡飞狗跳的。
向阳大队连着几天把粮食晒干,刚好赶上交公粮,其他大队看到向阳大队没有什么损失,眼热的不行。
大柳树村的大队长就阴阳怪气了起来,“李建国,你这也太不厚道了吧?这是提前知道秋收会下雨,才提前收了吧?也不吭一声,害的我们其他村子粮食都收不上来,你这还是咱们大柳树村的姑爷呢!”
“哼!你别来这一套,这雨又不是我安排的,我怎么知道它什么时候下?我们大队的粮食,那是大家伙拼命的抢收出来的,手都在发抖都不敢停歇的,晚上还点着灯拼命干,你们自己不齐心,怎么就是我害的了?有这样的道理?”
李建国可不会被他三言两语说的唬住。
大柳树村的大队长这会儿也没话说了,气哼哼的转到一边。
其他大队的队长原本还有同样的心思,这会儿听李建国这一番话,顿时觉得真是不应该,他们村里老人也确实提醒了天气,是他们没有采取措施,怨不得旁人。
除了向阳大队外,还有大河沟大队、石子大队、团结大队,这几个大队也都没什么损失。
这次都得了表扬,并且公社给了养猪的指标,不限头数,只要达标了就能送到副食品站换钱,不光给钱还给布票,算是一种奖励了。 之前养猪可是有限制的,这可把他们乐坏了,其他大队只能嫉妒又不甘的看着了。
段星野作为公社书记,也是露面鼓励了大家一番,他没有跟李建国表现很熟的样子,以免人家说闲话,以为他偏袒,不过他还真打算偏袒的,就养猪的这个事,不过向阳大队自己争气,用不到他的私心。
李建国喜气洋洋的回到村里,立马就敲响了铜锣,召集大家来要公布这个好消息。
“啥事啊?这大队长不是去交公粮了?难得现在就开始分粮?”
“不知道啊!别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村民们边走边议论,都在好奇大队长召集大伙儿有啥事。
“去了就知道了,在这瞎猜。”
大队长等人来的差不多了,这才开始。
“乡亲们,咱们大队今年秋收又受到表彰了,这都是大家伙齐心努力的结果,公社给了我们养猪的指标,不限头数,只要养好达标了,就能送到副食品站换钱,不光有钱,还能换布票,所以接下来,安排人专门负责养猪的活儿,一定要把猪养好咯!”
“好…”
“大队长,咱们要养几头啊?”
队里原本就有四头猪,大队长略一思索,“先养十头吧!大家觉得如何?”
有人插话:“那猪栏呢?现在那几间土棚子漏风漏雨的。”
“猪圈要修缮扩建。”
“大队长,那猪崽哪里领?”
黑省地广,可正经的养猪场少,公社兽医站能调拨的猪崽就那么几窝,早被各村抢着登记了。
“我去过兽医站,那边能给我们五头,剩下的再其他地方想办法,先把猪圈搞好。”
李建国不知道的是,兽医站那五头,还是段星野私底下出面给他们要的,不然这个时候去,怕是一只都没有给的。
云汀想了想,突然出声,她声音清亮,盖过了议论声:“大队长,咱村后沟那片荒地,能种上甜高粱和南瓜,甜高粱秆能榨汁,渣子能发酵喂猪;南瓜收了切块晒成干,混着豆饼碎和野菜,比光喂糠顶饿。”
云汀并不是想表现,她是有私心的,她到时候想加入负责猪圈的任务,虽然可能味道大了点儿,但是应该比上面一整天泡地里拼命干的强,而且还自由。
她是有在书本看过一些关于养猪的小知识的,再加上,后世听来的一些养猪技巧,她认为,这很简单。
此时她并不知道,后来的时候,她好想回到这个时候给自己两耳瓜子。
“小云知青,你懂的还真多呐!”
“嘿嘿,这些都是我在书上看到过的。”
大队长听得直点头,略微思索,开口道:“小云知青这闺女说得在理!就按你说的办,到时候饲料地归你领着妇女们种,猪圈改造让男劳力上!真能多养出几头达标的猪,换回来的布票,先给你扯块花布做新袄!”
“哈哈…大队长,我可记着了,不过这会儿马上要入冬了,怕是等开春才能种上了,这期间,先用其他的顶上。”云汀笑着道。
“行了,这事就先这么办,先散了吧!明天分粮。” 大队长说完,就率先走了。
周围的村民却是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养猪的事儿,越聊越起劲,仿佛已经看到一群大肥猪被他们拉去换钱了,渐渐酿成了一股盼头——这猪要是养好了,不光队里有进项,说不定到时候真能穿上新衣裳呢!
“云汀,你脑子是不是被冷风吹坏了?”
杨青青突然来这么一句,云汀愣住。
随即,戏谑道:“可不是咋地,刚才蹲墙根晒太阳,许是被风灌了两耳朵,现在脑子里还嗡嗡响呢——赶明儿我得找块棉花塞上,省得它再跟着风瞎起哄,回头真把我这点机灵劲儿吹跑了。”
“你这是嫌弃自己太闲了?”
“你不懂,我这是力争模范知青,哈哈…”
杨青青知道她肯定不是这个目的,不过也没再继续问。
翌日!又是分粮的日子了,大家喜气洋洋的仿佛过年似的,因为去年见识过了,就没什么新鲜的了,所以云汀没有像去年那样一大早就急吼吼的赶去瞧热闹,反正她们知青分粮都是排后面的,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