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咱俩加个班

作品:《重生七零:从山村少年到国之栋梁

    “对啊!我怎么早没想到,”


    一听这话,马衡立刻眼前一亮,开口道:“咱们可以把模块分出去,找代工厂加工!”


    “现在国内可是有很多转型的工厂,技术都是不错的!”


    “等他们加工好了模块之后,我们在运回这里总装,这样效率能提升特别多!”


    “而且这不就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了吗?”


    这话说完,其他几人也纷纷点头。


    林卫国的办法的确很有用。


    这是自然的,这可是林卫国从未来带来的商业技术,在未来的华夏可是很流行的。


    直接养那么多技术工人,会导致组织臃肿不说,还会引发很多不同的小问题。


    将这些不涉及核心的模块分包出去,自然要简单的多了。


    “诸位,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林卫国又看了看众人,开口询问。


    见没人举手,他立刻笑道:“既然没有异议,那咱们立刻就着手做。”


    “马工,晚上咱俩加个班吧。”


    林卫国看向马衡,马衡立刻点头,咧嘴笑道:“没问题!”


    会议结束之后,林卫国和马衡当即开始着手动作。


    他们把生物离心机的总图拆分成了几十个子项目。


    不光如此,他们还将所有子项目的图纸全部做了封装,确保不会泄露核心机密。


    这样,这些图纸就可以直接外包出去了。


    随后,林卫国还做了更细致的分包。


    电机核心绕组,交给安平厂的老师傅。


    超高压液氮循环系统,由上海的杨卫星牵头;


    三维矢量动平衡校准模块,则是林卫国亲自带队攻坚。


    就这样,没用几天的时间,林卫国发动了自己的人脉,将所有图纸都散发了下去。


    研发的事不光是他这边在努力,包括平安厂那边,包括杨卫星那边也都在努力。


    图纸只是一部分,若想把整个机器做出来,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雷天明的办公室烟雾缭绕。


    “林卫国!他这是自寻死路!”他把情报狠狠摔在桌上,脸都扭成了一团,“铺这么大摊子、拉这么长战线,他真以为自个儿有三头六臂?”


    他扭头望向沙发上气定神闲品着茶的中年人。


    “劳市长,不能再等了!我得给他点颜色瞧瞧!”


    劳大业缓缓放下茶杯。他那张憨厚的脸上,浮出一丝与之不符的阴沉。


    “天明,你太急了。”他慢悠悠地说,“林卫国背后有军方的人。我们现在跳得太明显,容易坏事。”


    “难道就眼睁睁看他把离心机搞出来?”雷天明几乎吼出来。


    “当然不。”劳大业笑了,笑得像条吐信的蛇,“对付这种人,未必要亲自出手。”


    他往前凑了凑,压低嗓音:


    “我听说,东门子有位副总工,韩纳谷,是从咱们这儿出去的。技术没话说,就是脾气臭、认死理。”


    “我已经通过方舟在欧洲的关系,把卫国科技的事,漏给他了。”


    “这种有技术洁癖的爱国华侨,要是看到林卫国那手工作坊式的搞法……你猜会怎样?”


    ……


    第二天,林卫国办公室的电话响了。


    “卫国!天大好消息!”


    电话那边是秦老将军,林卫国先是一愣,继而笑着问道。


    “秦老,这是怎么了?”


    秦老将军的语气有些兴奋,哈哈笑着道。


    “东门子的副总工韩纳谷,辞了高薪工作要回国效力!”


    “他之前就听过你的事,这次他回来,点名要来你这工作!”


    “卫国,这个人可是大才,你可要用好了!”


    “人我这就让送过去了!”


    说完,秦老将军都没等林卫国回话,就直接把电话挂了。


    ……


    三天后,深城机场。


    林卫国带着工厂骨干,亲自接机。


    很快,一个穿西装的中年男人就出来了。


    林卫国见过对方的照片,立刻迎了上去。


    “您好,韩纳谷先生。”


    韩纳谷笑了笑,和林卫国我了握手,同时在审视对方。


    毕竟林卫国的年龄还比不上他儿子大。


    回厂后,林卫国直接把他请进了办公室。


    “韩先生,欢迎回国。”


    林卫国这么做是有目的的,是想看看对方的成色,也看看对方是不是方舟的人。


    经过几句话的试探,他已经能确认了。


    对方不是方舟的人。


    既然如此,那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下车间。


    一踏进车间,韩纳谷脸上的笑顿时僵住。


    “上帝!”他指着地上一个烟头,眉头紧锁,“生产重地,还能抽烟?”


    他又走到一台车床前,老师傅图省事没戴护目镜,他脸色一下子沉了。


    “安全规程是摆设?你们这是拿人命当儿戏!”


    他像头闯进瓷器店的牛,横冲直撞,把一切“不规范”、“不科学”的地方骂了个遍。


    工人们被训得不敢抬头,王建民、赵胜利脸上挂不住。


    林卫国赶来时,韩纳谷正指着墙上的技术革新英雄榜,痛心疾首:


    “还有这个!胡闹!技术靠的是严谨,不是大-跃-进式奖励!”


    “林总工,”他转身直视林卫国,毫不掩饰失望,“您这厂子,从根上就烂了!”


    “必须立刻停产整顿!从打扫卫生开始!”


    林卫国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韩先生,我理解。可我们时间紧任务重,有些事得迁就。等项目完成,我们再慢慢调整。”


    “不行!”韩纳谷比他更硬,“没有标准,哪来的好产品?这是原则!绝不能退!”


    两人谈崩了。


    ……


    那晚,林卫国独自坐在办公室。


    他知道是劳大业的毒计。


    他不是怕高标准,是怕无休止的内耗拖垮进度。


    必须反击。


    他接通新九分队的专线。


    “周默,是我。”


    “队长。”


    “有任务交给你。”


    ……


    第二天,雷天明的公司来了个新保洁。


    五十来岁,瘸腿,看着老实木讷。


    雷天明扫了一眼,摆摆手,再没留意。


    他怎会想到,这个他瞧不上的瘸子,将会成为他商业帝国的……掘墓人。


    周默推着保洁车,在明亮办公区不紧不慢地拖着地。


    那双浑浊的老眼,却像精密的扫描仪,将人员分布、监控点位、安漏洞一一记在心里。


    当他不小心把脏水泼在雷天明年轻漂亮的女秘书身上。


    随即,他趁对方尖叫跑开,迅速从拖把杆抽出微型相机,将雷天明桌上那份摊开的原料清单,完整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