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虚假警报
作品:《苍穹之下:无声的守望者》 凌晨的办公室里就剩下我键盘的敲击声,还有窗外隐隐约约的风声。
夜间巡检,这是我雷打不动的习惯,就算当了技术支援中心的副组长,这事我也没假手于人。
最后一遍流程走完,数据流平稳得像条直线,我准备关机走人。
就在鼠标指针挪到“退出”按钮的瞬间,监控日志列表的末尾,一个毫秒级闪动的小红点,硬生生拽停了我的动作。
一条异常数据流,来源端口锁定在三号楼204实验室的外协数据接入端,持续时间只有零点三秒,流量微小得几乎可以忽略。
“小刘。”我接通内部通讯,眼睛没离开屏幕上的参数。
“三号楼204的外协端口,十分钟前,记录到一个瞬时微流量。”
“调一下该端口同一时段的所有底层日志,包括硬件自检和协议握手记录,交叉比对一下。”
通讯那头传来敲键盘的声音,夹杂着一声轻微的、像是刚打完哈欠的吐气声。
过了一会儿,小刘的声音传过来,带着点儿夜班的懒散。
“查了,琳姐。系统自检日志显示那时间段有例行握手信号。波形匹配度很高。”
“大概率是底层协议抖动引起的误报吧?这种小毛刺,常有的事,系统自己就消化了。”
他的语气很放松,甚至有点“你太敏感了”的潜台词。
我盯着那行几乎要被系统自动归入的记录,手指在鼠标滚轮上滑动,将数据包的结构解析视图放大。
“自检信号和协议握手,通常走标准内网通道,波形峰值和衰减模式有标准模板。”
“这个端口走的是对外协单位的物理隔离专线,协议不同。你看这个脉冲的起振波形和衰减尾迹,跟标准模板对不上,更像是……”
“一个极短暂的、非标准的试探性连接请求,然后被我们的物理隔离掐断了。”
“呃……”小刘似乎在屏幕那头挠头,“也许是外协那边那台老掉牙的数据交换机又抽风了?”
“他们那套系统超期服役好久了,散热风扇响得跟拖拉机似的,出点电磁干扰或者信号毛刺,太正常了。”
“设备故障有设备故障的频谱特征,通常是宽频杂讯或者规律性抖动。”
“这个脉冲频率很集中,形态很‘干净’,不像干扰,更像是一个有明确目的的、极其短暂的信号释放。”
我截取了她刚才分析的那个特征值,拖入一个新建的临时分析窗口。
“把这个特征值录入二级异常库,标记为‘待观察-类型待定-疑似非标准连接试探’,并做一次重点标记。”
“下次系统内任何端口捕获到同类或高度相似特征,自动预警级别直接调高到黄色二级,并立即触发人工复核流程。”
“琳姐,就为了这零点三秒,还是微流量……至于启动二级预警吗?”小刘的声音透出明显的为难,甚至有点不理解。
“这特征太模糊了,万一真是误报,以后类似信号多了,值班的兄弟光复核预警就得累趴下,压力太大了。”
“而且,录入二级异常库需要双重审核,为这个去把主任吵醒?”
我吸了口气,身体坐直了些,语气没得商量。
“小刘,在北峰,在我们这个岗位上,没有‘至于吗’这三个字,只有‘万一呢’。”
“我们脚下踩的不是普通公司的地板,我们键盘敲下去的每一个指令,都可能关联着厂区另一边车间里、实验室里那些真家伙的安全。”
“再小的浪花,也可能是水下有东西在动。规矩就是规矩,流程就是流程。按我说的做,立刻录入,标记。”
“主任那边,明天一早我亲自去汇报。”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然后传来键盘敲击声,以及更认真些的回应。
“明白了,琳姐。是我考虑不周。正在录入二级异常库,标记已完成。预警级别同步调整。”
“好。今晚值班辛苦了,继续保持监测。”我挂掉了电话。
办公室里重新安静下来。我揉了揉有点发酸的后颈。希望真是我神经过敏,希望真是外协厂那台破机器又该退休了。
刚缓了口气,桌上那部保密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这个时间点,这部电话响,非同寻常。
我立刻坐直,深吸一口气,拿起听筒,声音尽可能保持平稳:“技术支援中心,孙琳。”
“孙琳,我是张薇。”电话那头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清晰,不带多余情绪。
“你刚才是否在处理一条关于三号楼204外协端口的数据异常?特征编码涉及‘Delta-Seven-Niner’序列?”
她怎么会知道?从我发现异常到和小刘沟通完毕,绝对不超过十分钟。
而且,她连我临时命名录入的特征编码序列号都知道了?这反应速度和信息穿透力……
“是。一条瞬时微流量异常,持续时间零点三秒,特征波形与标准自检协议不符,已要求值班人员录入二级异常库。”
“并提升后续同类特征预警级别至黄色二级。”我迅速通报,省略了判断过程,只陈述事实和处置结果。
“特征编码确认是‘Delta-Seven-Niner’。你那边是……?”
“我们监控到了相同的底层信号扰动,触发源追溯到一个已标记的可疑境外跳板节点,比你这边系统捕捉到的要早若干毫秒级。”
张薇的话言简意赅,信息量却像重锤。
“你的现场判断和处置流程完全正确。这个特征已被我方记录并纳入更高层级监控网络。”
“保持警惕,后续该端口或关联系统有任何细微发展,不必等待常规汇报流程,第一时间通过专线直接报告。”
“明白!”我的后背微微挺直。
“辛苦了。保持状态。”电话挂断,忙音传来。
窗外,江城的夜色深沉,城区零星的灯火像沉睡的眼睛。一切看起来都和往常任何一个加班夜没什么不同。
我们这座固若金汤的堡垒,每一个像我和小刘这样的守望者,就是感知这些触碰最灵敏的神经末梢。
我重新坐回屏幕前,调出三号楼204端口的实时监控界面,绿色的数据流依旧平稳地滑动着,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我盯着那平稳的绿线,知道今晚,或许很多人又能睡个安稳觉了。
但我的眼睛,还得再睁大一会儿。
而我,必须守好我这班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