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安稳的幸福
作品:《八零娇气包落难,他掐腰锁我入怀》 沈连槿心头一凛,瞬间明白大哥什么都知道了:“是!我马上去办!”
沈连杞揉着眉心,目光落在窗外纷飞的雪上,沉默半晌,声音低沉下来:“还有以后,她那边任何风吹草动,第一时间告诉我,哪怕只是让她耳根清净点。”
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无力。
隔得再远,他终究无法替她挡掉所有的风雨和恶意,只能尽力清扫这些靠近的污秽。
日子在飞雪与寒冷中缓慢滑行。
温时宁腹中的胎儿胎动越来越有力,像个小拳击手在腹中伸展拳脚。
赵兰英极力建议孕期要适当运动,天气极寒不适合户外时,她便联系文化馆,偶尔在下午开馆人少的时间段,安排温时宁去空旷的活动室扶着双杠慢慢走几圈。
这天下午,雪停了,难得的夕阳余晖透过高大的玻璃窗洒进来。
吴妈和张嫂一左一右小心护着,温时宁缓缓地在柔软的地垫上活动着腿脚。
走了几分钟,感觉有些累,便在靠窗的双杠边休息,看着窗外屋檐下晶莹的冰凌。
活动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赵兰英走了进来,笑容满面:“温同志,活动活动挺好,咦,你气色好多了。”
温时宁笑笑:“嗯,多亏赵主任提醒。”
“别叫我赵主任了,显得生分,叫赵姐就行!”
赵兰英很自然地走过来,目光不经意扫过双杠另一端被墙柱遮挡的角落,似乎顿了一下,笑意更深了些,“对了,下周咱们区妇联组织参观军史馆新馆,那里暖和,也有教育意义,还能见见世面,你有兴趣不?就在我们院里,安全得很!”
温时宁想了想,军史馆……对军属开放是常态,地方也确实宽敞安全。
她也确实在家闷久了。
“好,麻烦赵姐安排。”她点点头。
“那行!说定了!”赵兰英笑容满面地又寒暄几句,才离开。
吴妈和张嫂继续陪着温时宁在活动室活动。
温时宁休息了一会儿,准备再走一圈,下意识地往刚才赵兰英目光停顿的角落方向看了一眼,那里空无一人。
只有墙角暖气管旁的地上,似乎有一点细小的被踩化又结冰的水痕,在阳光下微微反光,像有人曾默立在那里。
温时宁的目光在那水痕上停留了一瞬,缓缓移开,手无意识地轻轻放在了隆起的腹部。
孩子在里面适时地动了一下。
军史馆参观那天,天气放晴,积雪初融。
温时宁穿着厚实的羽绒服,在赵兰英和吴妈的陪同下,随着街道组织的妇女代表队伍走进宽敞肃穆的新军史馆。
馆内温暖明亮,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珍贵照片,无声诉说着波澜壮阔的岁月。
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解着战争年代的艰苦卓绝和革命先辈的牺牲奉献。
队伍慢慢移动着,气氛庄严而有些沉重。
当走到解放战争后期某个著名战役的展区时,讲解员指着展柜里一面焦黑破损布满弹孔的红旗。
“这就是在黑山阻击战中飘扬在最后阵地的旗帜!当时,担任坚守任务的尖刀连在数倍于己敌人的疯狂围攻下,战至仅剩最后三人!连长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然手握这面旗,鼓舞着幸存的战士……”
“黑山阻击战……”温时宁的脚步猛然钉在原地,如同被雷击中!
她的脸色唰地变得惨白,血色尽褪。
那几个字像冰锥一样狠狠刺穿了她刻意冰封的记忆深潭!
“时宁?”赵兰英发现她的异常,连忙扶住她,“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温时宁浑身不可抑制地颤抖起来,眼睛死死盯着那面残破的旗帜,仿佛透过它看到了血与火的炼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炮火和那绝境中孤狼般冰冷的命令。
“黑山东侧高地必须守住!不惜代价!增援最快也要两小时!沈连杞!你告诉我,你还剩几个人?!”
“报告首长!尖刀连算我在内,还剩七个。”
“好!沈连杞!我再给你最后两小时!阵地不能丢!你听着,那高地后面是我们上千转移中的伤病员和无辜百姓!阵地若破,他们就是待宰羔羊!你给我钉死在那里!钉到最后一个人!钉死!”
“是!保证完成任务!钉死!”
那个冰冷果决、没有丝毫感情起伏的声音是他的父亲!他沈连杞的父亲!那个下达钉死命令的人!
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片段,带着硝烟和血腥味瞬间冲进脑海!吴妈当年模糊的讲述变得更加清晰:“那高地人打光了,老首长下了死命令,姑爷是七个里的最后一个活口,后背都打烂了,捡了条命下来,可人也彻底变了……”
温时宁一阵天旋地转,腿软得几乎站立不住!胃里翻江倒海!
“呕。”她猛地捂住嘴,强烈的干呕感汹涌而来!
“时宁!”
“小姐!”
赵兰英和吴妈吓坏了,慌乱地扶住摇摇欲坠的她。
温时宁额头冷汗涔涔,眼前发黑,只能将身体的重量完全倚靠在两人身上,急促地喘息着,胸腹间剧烈的恶心和心头的翻搅让她说不出一个字。
周围参观的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动,纷纷投来疑惑和关切的目光。
一道身影如同猎豹般,极快地穿过人群,带着一股冷冽的风雪气息,瞬间到了她们面前!
沈连杞!
他面容紧绷,眼神锐利如鹰隼,没有丝毫犹豫,一把打横抱起几乎虚脱的温时宁,声音沉冷而迅速:
“让开!跟我走!”
赵兰英和吴妈被他的气势震慑,下意识地跟上。
沈连杞抱着温时宁大步流星地冲向场馆内的紧急医疗点,步伐又快又稳。
温时宁在他怀中昏昏沉沉,意识模糊。
那曾经让她感觉踏实的铁壁般的胸膛,此刻却因那一句冰冷的“钉死”而变得僵硬遥远甚至带着难以言喻的森寒。
她仿佛再次看到那个年轻的沈连杞,在炮火纷飞中执行着冷酷的“钉死”命令……
这就是他那近乎刻板的根源吗?
残酷的战争,早已把他的某些部分同样钉死在过去了……
军区总院驻军史馆应急医疗点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