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老沈家的家底
作品:《八零娇气包落难,他掐腰锁我入怀》 “放平,侧卧位!”
“氧气!监测胎心!”
“血压有点低,脉搏快!”
军医和护士训练有素,动作麻利地将温时宁安置在简易检查床上。
嘈杂的人声和急救指令充斥在小小的空间。
温时宁紧闭着眼,额发被冷汗浸湿贴在脸上。
沈连杞紧绷着脸站在急救床侧后方,像一堵沉默的墙。
吴妈急得直抹泪:“小姐,小姐你别吓吴妈啊……”
赵兰英也在一旁,脸色凝重,眼神复杂地在沈连杞和温时宁之间扫过。
“情绪剧烈波动引发急性应激反应,伴有妊娠期一过性心动过速和低血压。”为首的中年军医快速评估完基础体征,对护士说,“继续吸氧,补点液体稳定血压和电解质,密切监护胎心胎动。”
他转过头,看向神情沉郁的沈连杞,语速放缓但带着职业性的肃然:“沈同志,温同志是看到哪部分内容反应这么大?这很重要,有助于判断刺激源,避免后续再诱发。”
沈连杞的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视线艰难地从温时宁身上移开,投向医生。他的声音干涩紧绷,像在粗砺的砂纸上摩擦:“黑山阻击战……尖刀连……最后七个人。”
短短几个词,像冰冷的铁块砸在空气里。
军医的瞳孔猛然一缩。
作为军区医院的资深医生,他太清楚“黑山”和“尖刀连”对那些曾经历过地狱的老兵意味着什么,更明白它们对老沈家意味着什么。
他沉默了,只是沉重地点点头,没再追问具体。
几片温和的镇静贴剂贴在温时宁手腕内侧。
在休息的作用下,她的脸色终于不再惨白如纸,急促的呼吸慢慢平稳下来。
医生仔细听完胎心:“胎心正常,频率强而稳。”
这简短的一句话,让紧绷的空气为之一松。
吴妈“阿弥陀佛”念出了声。
沈连杞紧握的拳头终于缓缓松开了一丝缝隙,手心里全是冷汗。
但他站立的姿势依旧僵硬,脊背挺得笔直,只是眼底深处那几乎要溢出来的冰寒和隐痛,依旧浓烈得化不开。
“可以回去了,但务必注意休息,情绪绝对不能再受刺激。”军医严肃地叮嘱吴妈和张嫂,又看向沈连杞:“环境要保证安静舒适。”
沈连杞无声地点点头。
温时宁被搀扶着坐起来,头还是有些昏沉。
她避开了所有投向她的目光,只想快点离开这个地方,离开那面旗帜带来的冰冷窒息感。
吉普车停在医疗点外。吴妈和张嫂小心地护着温时宁上车,在后排坐好。
沈连杞沉默地打开驾驶座车门,却被赵兰英拦了一下。
“沈同志,”赵兰英压低声音,语气带着街道干部的圆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劝解,“车我来开吧,我看你也吓得不轻,手都是凉的。让温同志安心休息会儿,你坐副驾?”
沈连杞动作顿住,目光穿透挡风玻璃落在后视镜里温时宁低垂冷漠的侧脸上。
一秒后,他松开了门把手,绕到副驾驶位坐了进去。没有一句多余的争执。
车子平稳地驶离军史馆。
车内一片死寂。
暖气开得很足,温时宁裹着毯子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残雪景象。
那些冰冷残酷的战争画面和被遗忘的创伤细节,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沈连杞僵直地坐在副驾驶位,目光空洞地看着前方道路,整个人如同一座被寒冰封印的石雕。从赵兰英的角度,能看到他下颌线绷得像拉到极致的弓弦。
他放在膝盖上的手,几次不易察觉地紧握又松开,泄露着内心汹涌却无处宣泄的沉痛。
这一路,没有人再说一个字。
只有车轮碾压积雪的声音,单调地敲击着令人窒息的沉默。
车子停在梧桐街32号院门口。
吴妈和张嫂立刻下车去扶温时宁。
赵兰英也跟着下车,准备去帮忙。
“赵主任。”沈连杞沙哑的声音从副驾驶传来,他没有动,“麻烦您……和吴妈她们,多费心。”
赵兰英停下动作,回头看向车内。
沈连杞依然维持着直视前方的姿势,侧脸轮廓在阴影中显得无比冷硬,只有微颤的嘴角泄露了一丝情绪。
“我……就不进去了。”他补充道,声音低得像叹息。
温时宁的脚步顿了一下,没有回头,在吴妈和张嫂的搀扶下径直走进了院子。
门在身后轻轻关上,隔绝了院外的一切,也似乎隔绝了他。
赵兰英看着紧闭的院门,无声地叹了口气,走回驾驶位。
坐进车里,她斟酌着开口:“沈同志,你也别太……”
“开车。”沈连杞打断了她,声音疲惫而低沉。
他闭上眼睛,靠在了头枕上,眉宇间刻着深深的倦怠和无言的苦涩。
当晚,温时宁靠坐在卧室床头,看着窗外清冷的月光洒在雪地上。
吴妈端着一碗温补安神汤进来。
“小姐,喝了早点睡吧。”吴妈小心翼翼地把碗递过去。
温时宁接过碗,暖意透过瓷壁传到掌心。
她看着碗里氤氲的热气,忽然低声问:“吴妈,这些年你见过他真正放松笑过的时候吗?在那些事发生之前?”
吴妈一愣,浑浊的眼睛里透出回忆的神色,许久,才缓缓摇头:“姑爷他从小性子就沉,不太爱笑,在部队里更练就了一副冷面孔,真正松快的时候好像不多,除了刚跟你结婚那阵子,眉梢眼角都是暖的,那会儿他看着你的时候,那眼神……”
她没再说下去,叹了口气,“后来就越来越冷了,尤其打仗回来,黑山之后那次……哎,不提了不提了,小姐你喝汤。”
温时宁沉默地喝着汤,温热的液体流过喉咙,心里却像塞满了冰渣。
黑山的影子,像一个巨大的阴霾,笼罩着过去,也深深烙在了他身上。
这个念头如同一根冰冷的楔子,刺进她本已纷乱的心口。
恨的根基松动了一角,却又被这更沉重的命运感冻结在原地。
解开一个谜,似乎又陷入了另一个更庞大、更冰冷的谜团。
温时宁的生活再次被罩上了更厚的冰壳。
她遵医嘱卧床休息,努力平复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