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近乎完美的完成分?

作品:《快穿:老实人和龙傲天系统

    当音乐迎来第一个高潮,谢黎右腿毫无征兆地蹬地腾空,利落完成后空翻一周接转体720度。


    约1.2米的腾空高度,身体在空中保持笔直直板型,漂亮的两周旋转甚至还有空卡了音乐重音节点。


    裁判快速在平板上标注 “难度分 6.5”,随即抬头与身旁同事对视一眼,眼神中带着明晃晃的惊叹。


    6.5 的难度分虽比林越的 6.8 低,可这完成质量,几乎挑不出明显失误,完成分大概率能冲到高分段。


    乐声渐缓,谢黎衔接侧手翻接并腿跳,脚背贴紧轻擦垫面,顺势跟着旋律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一个动作。


    混合组候场的选手们此刻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第二个出场的选手目露崇拜:


    “这难度分也不低啊,要是完成分能上 8.5,是不是能和林越掰手腕了?咱们组居然有这样的大神……”


    旁边人点点头,目光紧紧锁在谢黎身上。


    任谁都看得出来,谢黎的动作没有明显瑕疵,完成分绝不会低。


    音乐进入尾声,一个跪转360度接半蹲收势完美收尾,谢黎的额角仅渗出一点薄汗。


    “漂亮!”001一蹦三尺高,在谢黎走下比赛区的那一刻化作小炮弹撞入对方怀中。


    谢黎脚步一顿,停在到候赛区边缘兜了兜001的“玉臀”,干脆就这么看着后续选手上场。


    可惜,接下来的几位选手大多没有发挥出太好的表现,平均技术分在5.6-6.2上下,动作完成度也不及谢黎。


    更有甚者没有被其他组别的优秀选手干扰,反而受到了谢黎的影响,临时加难造成好几处大错,完成分扣得厉害。


    赵鹏脸色很不好看,他自己因为性格问题多次被教练警告谈话,也自认已经够收敛了,没有随意评价其他专业选手。


    迫于发泄特意找的不知名业余选手挑刺,没想到这么快就打了他的脸。


    表情几番变幻,本想甩手离开,可下一场预选赛马上开始,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相当尴尬。


    终于,混合组第三组所有选手完成比赛,裁判席经过短暂合议,电子屏上开始依次滚动这一组别的分数。


    当谢黎的名字出现时,哪怕是早有准备的李哲也傻眼了。


    难度分 6.5,完成分 8.9,最终得分 15.3 分!


    这个分数可是比林越的 15.1 还高出 0.2 分,稳稳暂列资格赛第一!


    8.9的完成分啊……


    完成分可不像难度分那样没有上限,每个人的初始完成分都是10,按照小错-0.1分、中错-0.3分、大错-0.5分、重大错误-1.0分的标准往下扣。


    在全国锦标赛、世锦赛这样的赛事中,E分8.9 分绝对是第一梯队水平。


    仅比 “近乎完美” 的9.0+略逊一筹,已经是多数普通运动员这辈子难以企及的高度了。


    媒体区的实习记者反应很快,意识到有黑马出现,举起相机飞快按动快门,为没有记录下方才的精彩画面感到懊恼不已。


    赵鹏攥紧了拳头,难以置信的同时深受打击。


    比他牛的运动员,他可以厚着脸皮争辩对方天赋好,教练好,资源好。


    但这样一个浑身上下都透着随便来玩玩气息的业余选手,竟然逆袭压过了连他都望尘莫及的林越……


    赵鹏破了大防,原本靠着厚脸皮反向构建的心态一息之间崩塌殆尽。


    资格赛还在继续,等混合三组来到吊环场地时,在混合组之前的团队已经完成了所有单项的比赛。


    虽然参赛人数足有上百人,但除了跳马以外,所有的体操单项每个选手都只能尝试一次, 没有多余的试错机会。


    这样排下来,倒也不算慢。


    所有的队伍都在等资格赛结束后统一公示的排名,一时间,无数视线集中在混合三组上,让一些心态本就不好的选手愈发紧张。


    上一场的鞍马谢黎没有参与,极大的留存了体力,目前状态良好。


    谢黎打量着场中的器械:两根圆环用绳子吊在高处,高度是能让大部分运动员伸直手臂可以抓得住,脚不沾地。


    和自由操的 “随便翻”、鞍马的 “绕着转” 不同,吊环就没那么多花里胡哨。


    普通观众只需要记住两类关键动作。


    一是定住不动的力量动作。


    比如双手抓环,身体绷直呈现十字,或者身体水平展开,类似挂在半空的平板支撑,得保持 2 秒以上才合格。


    二是摆动 + 落地。


    力量动作之后,运动员会抓住环前后摆动,像荡秋千一样攒劲儿,然后撒手腾空翻几圈稳稳落地。


    这一步有个专业名词叫做“下法”,是整套动作的收尾,落地越稳分越高。


    吊环比的不是 “翻得多花哨”,而是 “力气够不够大、动作够不够稳”。


    001结合了其他选手的数据,给谢黎安排了难度分为5.9的吊环成套动作。


    别小看这5.9,若是完成分能达到8.8以上,夺冠还是没问题的。


    谢黎来到场地中心,仰头看着离地2.6米的吊环,衬得他略显娇小。


    在场的选手清一色都是1.75米以上的身高,肩宽背厚,相比之下,身高1.73米的谢黎,身形确实单薄了些。


    “来,我帮你一把。”负责吊环项目的李教练主动走过来。


    他常年带专业队选手,深知对身高偏矮的运动员来说,直接起跳抓环不仅耗费体力,还容易因发力不当影响后续动作。


    按照规则,上场环节是允许辅助人员托举运动员抓环的。


    谢黎没有拒绝,能节省力气当然是好的,他走到吊环正下方,双脚微微分开,双手抬起做好抓环准备。


    李教练站在他身后,双手稳稳托住他的腰腹,待谢黎调整好姿势,轻声说了句:“起”,便顺势往上。


    谢黎借着力道指节紧扣环体,身体自然悬垂,干脆利落地进入了吊环的起始动作直臂悬垂。


    他甚至还借着悬垂的惯性,轻轻晃了晃身体,感受着吊环的摆动节奏。


    李教练多看了谢黎一眼,什么也没说,退到赛场边缘。


    这一幕落在场外的赵鹏眼里,却让他心下一喜。


    他本就觉得谢黎瘦削的身形不像能扛住吊环力量动作的选手,此刻看到谢黎需要教练员托举才能上环,更加笃定了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