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吊环!多么令人惊叹的核心!
作品:《快穿:老实人和龙傲天系统》 李教练不远不近看着场内,心里早有了判断。
他常年负责吊环项目的辅助工作,见过的选手没有上百也有八十,像谢黎这样的身高,大多不是专精吊环的料子。
更别提他压根没在任何省队的集训名单里见过这张让人印象深刻的脸。
以个人名义参赛的业余选手最容易出现偏科问题。
可能在自由操、平衡木这类侧重技巧的项目里有些天赋,到了吊环这种纯靠力量的项目,多半就露怯了。
李教练还不知道,谢黎刚在自由操项目里拿下了15.3的高分。
他只盯着谢黎那覆盖着薄薄一层肌肉的胳膊和不算宽厚的肩膀,忍不住皱了皱眉。
尤其是想到国际体操规则调整后,吊环项目的难度更是难上加难。
原本的五类动作组别减到四类,成套动作的组别基础分从2.5分降到2.0分,直接让难度分基准线掉了一截。
加上相同的力量静止姿势不能多用这一条款限制。
没什么力量储备的选手,要么只能放弃高难度动作,要么就得硬着头皮练成功率低的替代动作,最后难度分肯定高不了。
而且裁判对吊环动作的完成标准执行比自由操要严格得多。
稍微有点偏差,比如十字悬垂时手臂没绷直、水平支撑时身体倾斜,要么降组算分,要么直接不认可。
他见过太多因动作不达标丢分的选手,更见过有人因力量不足在悬垂时脱环,摔得胳膊脱臼的案例。
谢黎这小身板,他得看紧点,要是真在赛场上撑不住,出了什么意外可咋整?
李教练可不承认他是因为谢黎长得一副俊俏大姑娘模样跟队里那群皮实的小伙子画风迥异而心生怜惜以及一丝丝好奇。
新面孔,瞅一眼,再瞅一眼。
在他的密切关注下,谢黎以垂悬助摆的方式开始了他的吊环动作。
A组动作,0.1分到手。
李教练摸着下巴点了点头,这个起手中规中矩,适合上肢爆发力中等、注重动作连贯性的选手。
不过这个动作虽然简单,但容错率还是挺低的,眼前这小选手肩角很稳,应该扣不了印象分。
谢黎借助摆动惯性,双臂猛地发力,将身体从悬垂拉至直角支撑。
此时的他身体与手臂呈 90°,大腿绷直,脚尖回勾。
一秒,两秒……
好!
李教授在心里默默竖起大拇指,稳住了,0.3分到手。
他紧紧盯着谢黎缓慢打开双臂,直至双臂与肩同高,形成十字支撑。
这核心……
十字支撑是吊环核心力量动作,D 组难度直接提升了基础分值,+0.4。
重头戏要来了!
李教授来不及反应谢黎开场0失误这回事,神情愈发专注。
谢黎双臂持续发力,就着十字支撑的姿势慢起倒立,没有借助任何摆动惯性,纯靠上肢力量将身体向上推起。
直至双臂完全伸直,脚尖朝上指向天花板,形成标准的倒立姿势。
裁判们同时低头,在平板上快速标注 “D 组动作完成,稳定性满分”。
场外的赵鹏心中一紧,表情有些僵硬。
居然是没借助摆动的慢起倒立,连他都需要反复调整才能完成,这人怎么能做得这么稳?!
又一个0.5分入账,谢黎开始小幅前后摆动,顺势转入托马斯全旋。
这是一个C组的过渡动作,依旧完成的漂亮。
以吊环横轴为中心做圆周摆动,下摆时腰背微微下沉卸力,上摆时以腰腹发力带动身体回升。
整周摆动流畅连贯,双腿也始终没有触碰吊环。
李教练忍不住频频点头。
谢黎的核心控制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
借助托马斯全旋的惯性,谢黎双臂再次发力。
是水平支撑!
如果0.5分无法体现出这个动作的含金量,那么你想象一下,选手仅仅是抓着两个圆环,除此之外再无支撑。
仅仅凭借着圆环做到身体与地面平行,多么令人惊叹的核心!
李教练离得近,他能看到谢黎的腰腹紧绷到极致,肋骨轮廓清晰可见,却没有丝毫塌腰迹象。
他在此姿势下稳稳保持2秒,吊环摆动被精准控制在了最小范围。
候场的混合组选手们控制不住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
水平支撑比十字支撑更考验核心与肩背协同力,如此稳定的表现,完全打破了他们对 “身形瘦削 = 力量不足” 的偏见。
2 秒静止结束,水平支撑转摆动,再接后摆上,这一衔接行云流水,裁判席上有人直接在打分表上圈出 “结构加分” 字样。
李教练此刻已完全收起担忧,眼神充满了惊喜。
谢黎在低支撑状态下继续后摆,双臂突然反向发力。
这一E组高难度动作彻底引爆了赛场。
“反十字!他居然能做反十字!” 赵鹏脸色铁青,下意识后退半步。
反十字支撑对肩袖力量的要求极高,他所在的省队里,也只有主力选手能勉强完成。
不曾想,这样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选手能做得如此标准。
裁判席陷入短暂的安静,他们忍不住抬头交换眼神。
6.5的基础难度分,加上E组动作与满额结构加分,这整套动作的难度分已经超越了此前的大部分选手,再配上近乎完美的完成度……
倒立静止的最后一秒,谢黎双臂肌肉骤然绷紧,当摆动幅度达到最大时,他指尖一松,整个人瞬间腾空而起。
短暂离开吊环置身于空中的谢黎没有丝毫慌乱,双腿迅速屈膝收拢,双臂环抱膝盖,将身体蜷缩成规整的球形。
李教练:“!!!”
一周、两周……
倒立前摆接团身两周空翻?!
第二周翻转接近完成时,他的视线扫向下方的落地垫,提前锁定落点。
没有丝毫滞涩,连空中的气流仿佛都在为他助力一般。
当团身空翻抵达至最高点,谢黎倏地展开身体,腰部发力带动躯干旋转。
空翻接转体360°!
360°的转体不多不少,恰好将身体调整到正对落地垫的方向。
此时的候场组选手们都站了起来,其中一个男生忍不住握紧拳头,陶醉于谢黎硬实力的同时已然美美代入:
“太稳了,太稳了……我要是有这么稳,教练做梦都要笑醒。”
转体刚结束,直体后空翻两周又来了。
两道流畅的圆弧空中划过,第二周翻转完,全场都屏住了呼吸。
只见他双脚稳稳落在落地垫中央,微屈的角度恰好控制在130°。
没有晃动!没有小步调整!
完美的下法!
李教练率先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随后察觉到场馆之中寂静的氛围,略有些尴尬地收回手。
负责完成分的裁判在打分表上标注:“落地无误差,奖励0.1分”。
看着赵鹏苍白的面容, 李哲心底一阵灾乐祸,面上却体贴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感慨:
“咱们之前真是看走眼了,有这样的基本功,未来注定不可限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