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逐渐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作品:《快穿:老实人和龙傲天系统》 训练暂时告一段落,这群国家队的队员们缓缓坐在地胶上,揉着发酸的肩背各自休息。
皇又明是队里出了名的话痨,休息时也闲不住。
他拧开水瓶,灌了两口,瓶盖都没拧紧就开始八卦:“哎你们说,这届集训队员里,有几个还真有点东西。”
“我学弟那个自由操,转体角度比去年稳多了,我也没想到他进步这么大,今年就入选集训队了…
还有个小姑娘,跳马落地偏差能控制在5厘米内,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周围队员大多累得说不出话,只偶尔点头应和。
有人揉着腰叹:“别说集训队了,咱们队里不也来了新人?我昨天还看见他跟着集训那边一起考核,今天就过来和咱们一起练了。”
这话一下子勾起了皇又明的兴趣,他转头看向坐在器械旁的易琛。
易琛刚练完双杠,正用毛巾擦着手,表情简直就是林越的plus版。
皇又明声音拔高了些:“琛哥!刚列队的时候,旁边不就站着那新人吗?叫谢黎是吧,你知道点内幕不?”
这一句话着实让不少人都竖起了耳朵。
易琛动作一顿,缓缓摇头:“不清楚,没问过。”
他话少,向来不掺和这些八卦,说完就低头整理护具,没再接话。
皇又明遗憾地叹了口气:
“嗐,想吃点瓜还真不容易,不过说真的,那新人看着挺瘦,成年了吗?国家队这训练强度他能适应不……”
“长得也好看,你们说会不会是什么明星过来拍啥综艺得啊?”
坐在人群末尾的李谦言听见这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手指用力扣着训练服下摆,心里愤愤不平。
虽然他也是靠关系进来的,但他好歹是去年全运会体操团体冠军,这样的成绩才勉强挤进替补席,每天跟着主力队训练都得小心翼翼……
可谢黎一个新人,连集训都没完整参加,居然直接跳过替补,跟主力队员平起平坐,这让他怎么甘心?
“体能好有什么用,专项技术还不一定过关呢。”李谦言低声嘀咕,声音不大,却刚好能让旁边的人听见。
“说不定是走了什么关系,不然哪有这么好的待遇。”
旁边的孙邱听得直皱眉:“别这么说,刚入队就跟主力练,压力也大,再说人家什么本事你还不清楚,积点口德吧。”
李谦言没再反驳,却撇了撇嘴,孙邱是主力队员他得罪不起。
不过心里的疙瘩更重了,果然是小白脸,一天不到就有人维护了呵呵。
他倒要看看,这个小白脸能撑到什么时候。
休息时间结束后,易琛率先起身,拍了拍衣服,自发前往下一个专项训练场地。
由易琛领头,其他队员紧随其后。
他们刚走进训练馆,就看见王教练以难以形容的姿势蹲坐在自由操垫旁的器械架边,双手交叉捂住半张脸。
单看那双露出的眼睛,隐约能感受到其复杂心情。
顺着王教练的目光看去,只见刚被他们谈论过的八卦人物正站在场地中央,一个金发男人低头跟对方说着什么。
王教练从一开始就守在这里,没有插手两人之间的磨合,本想看完谢黎的训练后评估、指导几句,不曾想越看越心惊。
起初,谢黎练的是基础空翻类动作,重心稍晃,能看出对新场地的生疏。
可第二遍尝试时,居然很快调整过来了。
王教练微微点头,显然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只见那挂名教练比了个 “进阶” 的手势,谢黎立刻调整姿态,下一个动作直接变成后空翻两周加转体720°。
助跑、腾空、转体、落地,整套动作衔接流畅,身体轴稳定,落地甚至没发出太大声响。
王教练眉头立马皱了起来。
这个动作已经是队内主力队员的常规难度,刚才不还有些不适应吗,怎么突然这么稳了?
没等他消化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
001又比了个手势,谢黎深吸一口气,助跑后猛地蹬地。
一周、二周……三周?转体1080°??
“啊?” 王教练猛地从器械架边站起来,身体晃了一下,差点撞到身后的架子:“后空翻三周加转体1080°?”
这下他彻底不淡定了。
要知道,这个动作的难度价值高达 0.9,是国际体操界公认的最高难度动作之一 。
要求选手在短短 0.8 秒内,同时完成三周空翻和转体1080°。
现如今队内也只有易琛能稳定完成,其他主力队员很少尝试。
可这小年轻居然就这么水灵灵地做了出来,完成度甚至不亚于易琛的最佳状态!
王教练快步走近几步,揉了揉眼睛,生怕自己看错了。
于是他就听见001正指着谢黎的落地位置,说了句:“下次重心再往左调1厘米就更完美了。”
两人表情平常得像刚练完一个基础动作。
王教练人麻了。
拜托…你们这样轻描淡写会让我以为是自己眼花的……
接下来,两人开始打磨动作衔接。
将空翻、转体与前一个跳跃动作相连,反复调整助跑节奏和腾空时机,每一次尝试都在优化细节。
王教练站在旁边,张了张嘴,也插不进去,最后只能又蹲回器械架边,双手捂住漏风的嘴。
过于震惊以至于没有注意到易琛等人的到来。
“教练…?”
皇又明一连叫了好几声,都没能唤醒王教练,只好走到人面前挥了挥手。
“嘘——”王教练目不转睛,挥开皇又明的手,压声道:“别说话,往这边坐过来一起看,尤其是你,好好看好好学。”
“我…”皇又明一脸懵,他又怎么了?看什么?
虽然不是很懂教练又抽什么风,但还是如实传达王教练的意思,招呼后面的跟上来。
等专项教练急匆匆赶来的时候,茫然发现本该在训练的运动员们此时坐成了一排,均匀分布在主教练两侧。
搞不清状况的杨教练犹豫了两秒,也跟着加入到围观大军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