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归晋
作品:《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同时, 趁着孙权驾崩,东吴政局不稳,司马师派兵伐吴。司马师出兵十五万, 兵分三路, 西路王昶攻南郡(今湖北荆沙)、中路毌丘俭攻武昌(今鄂州市),以司马昭为都督的东路军是主力部队, 率军七万进攻东兴城, 东吴太傅诸葛恪率军四万阻击魏军。】
【当时天降大雪, 魏将胡遵等人因喝酒而毫无防备,吴军如同神兵天降, 突袭魏军营帐。魏军争相奔逃, 浮桥因超载而断,死于落水和互相践踏的就有数万人,魏军死伤惨重, 另外两路兵马见状纷纷烧营撤军,吴军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
【这次大胜, 为诸葛恪树立了无上的权威, 诸葛恪晋封阳都侯, 加封丞相,都督中外军事。为了收获民心, 诸葛恪广施德政, 废除监视百姓和官吏的制度, 取消关税, 减免税赋,惠泽百姓,深受民众爱戴。】
【但此战的胜利也让诸葛恪生出了自负轻敌之心,为了巩固他的地位, 诸葛恪兵出合肥北上伐魏,这就是第六次合肥之战!】
诸葛瑾揪着儿子的耳朵:“自得意满,你以为一次胜利就能代表你比司马氏强吗!”
诸葛恪:“……”
上次天幕结束后,诸葛恪就被父亲带到孙权面前请罪,孙权见他年纪尚幼,没有与他计较,但他的仕途却完了。
诸葛瑾恨铁不成钢,这是自己寄予厚望的长子,长大后居然变成了这样的德行,难道是我的教育出问题了?
【东吴朝臣都认为国力不支,士兵疲惫,一致劝阻,但诸葛恪不听。诸葛恪不顾众人反对,征兵二十万伐魏。此举,让东吴人心动荡,诸葛恪开始失去民心。】
【此战,充分暴露了诸葛恪的刚愎自用,心理脆弱。他一意孤行,好大喜功,又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甚至闭目塞听,自欺欺人。军营爆发瘟疫,死伤枕籍,诸葛恪却满不在乎,一心追求自己的功勋。他视百姓如无物,百姓对他也大为失望,过去经营的好名声荡然无存!】
诸葛亮冷哼一声:“混账东西,滥用民力,难怪会失去民心!”
他这就给兄长写信,惯子如杀子,诸葛家满门清正,可不能出这样的后代!
【回到建业的诸葛恪为了掩盖自己的过失,更加独断专行,排除异己,朝野上下怨声载道。他却一心整军备战,想用更大的胜利洗刷这次失败的污点。】
【诸葛恪的外甥女是废太子孙和的妻子,当时便有传言称诸葛恪想要拥立孙和为帝。于是,卫将军孙峻与皇帝孙亮合作下发动政变,杀死诸葛恪,废太子孙和也被牵连自尽。】
评论区
“诸葛恪太自大了,孙峻摆了个鸿门宴,在宴会上乱刀砍死了诸葛恪。”
“自刘邦项羽之后,想在鸿门宴上杀人的都能成功。”
“功高盖主,不知收敛,诸葛恪可能就没想过怎么收场。”
孙权:“原以为虎父无犬子,没想到……”
同为诸葛家的子嗣,诸葛恪怎么就不能学学他叔父诸葛亮。
孙权沉思片刻,突然想起一件事,诸葛恪可是很看不上诸葛亮的。
老年的我眼光居然差成这样,还是东吴人才凋零,已经找不到更好的了?
【诸葛恪死后,孙峻掌握东吴大权,成为新的丞相,大将军。但孙峻为人阴险狡诈,嗜好杀戮,比诸葛恪还要不可一世,无数人想要刺杀他都没有成功。】
【孙峻病死后,他的从弟孙綝成为东吴实际掌权者,孙綝与其兄一样阴险傲慢,随意嗜杀朝中大臣,用重刑统治天下,导致百姓苦不堪言。】
评论区
“东吴的大将大臣害怕被孙綝杀害投靠曹魏,曹魏的大将受司马昭排挤投靠东吴,你们真会玩!”
刘备:“孙仲谋的眼光,啧啧!”
孙权:……
曹操:……
【等到孙亮十五岁亲政后,权利依旧被孙綝把持,他不想做傀儡皇帝,想要发动政变杀了孙綝,却被孙綝察觉。孙綝先下手为强,包围皇宫,废孙亮为会稽王,后又贬为侯官侯,最后孙亮死于遣送途中,年仅十七岁。】
孙权拍案而起:“孙綝奸贼!胆敢废立皇帝,你比司马懿更甚!”
孙策怒目圆瞪:“这就是第二个董卓啊!”
周瑜冷静的分析道:“皇子年幼而无贤臣辅佐,如何能掌控大权,便是刘弗陵也得有霍光辅弼啊。”
【孙綝立孙权的第六子孙休为帝,时年二十四岁,史称吴景帝。孙休在位期间,诛杀孙綝,注重教育,想要振兴吴国,却天不假年,仅仅当了七年皇帝便死了。】
【孙休去世的时候,吴国面临内忧外患,交趾郡吏谋反斩杀太守,投降魏国。魏国扬言要南征东吴,实则声东击西,攻击蜀汉,东吴兵分两路,一路北上进攻寿春,一路救援蜀汉……】
【而孙休的太子年仅十岁,其他儿子更加年幼,朝臣们无视先帝的遗诏,拥立了前太子孙和之子孙皓继位为帝,孙皓时年二十三岁。】
评论区
“孙休还是想要有所作为的,他将国家大权重新收归自己手中,重视教育和农桑,立五经博士选拔人才,让东吴的政局恢复稳定,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寿命太短了。”
“他想要用文治稳定东吴,但东吴最大的危险还是来自于北方的曹魏。”
“……”
孙权:这就是孤最有作为的儿子?
还是想办法保住长子的命吧,其他人都靠不住!
【继位前的孙皓才识明断,颇有孙策之风,因此被张布等人看中。继位后他大肆封赏功臣,巩固自己的帝位,抚恤百姓,开仓赈济,减省宫女,俭朴自律,俨然一位贤明君主。】
【但好景不长,孙皓很快便暴露了他的本性,他行为暴虐,滥施刑罚,贪酒好色,穷兵黩武,大失人心,导致将领倒戈,民变四起!】
评论区
“孙皓很得孙权的喜欢,给他取名彭祖。”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孙皓就是那个不幸的人,他本来是太子的长子,后来变成废太子长子,然后,他的父亲因牵连进诸葛恪事件被孙峻杀了,母亲也殉情了,那个时候他已经十二岁了,对这件事一定印象深刻。”
“他设了很多酷刑,逼杀朱太后,把孙休的几个儿子都流放了。”
“孙皓一朝的丞相几乎都被他诛杀。(ΩДΩ)”
“给他还非常迷信,用玄学决定一切,坚信自己会一统天下。一听说哪里有神异之事就改元大赦,于是东吴官员开始大造祥瑞,甘露,宝鼎,凤皇,天册,天玺,天纪……都是孙皓的年号。”
“宋真宗玩的那些都是孙皓玩剩下的。”
孙权被气的话都说不利索了:“这……这简直就是……夏桀商纣!荒淫无度,胡作非为,难道天下会有人送到你手上吗!”
赵匡胤:“宋真宗?”
他是迷信神鬼还是玩祥瑞?
“拥立孙皓的张布见到他的倒行逆施,非常失望,后悔拥立其为帝,孙皓知道后,诛杀了张布,又将张布的女儿纳入后宫。”
“孙皓还下令两千石以上的大臣之女都要送到宫中给他选择,只有没有被选中的才能嫁人。”
“孙皓不喜欢别人看他,上朝的时候大臣只能低着头,谁看他就剥了谁的面皮。”
“哪个妃子看不顺眼就杀了扔河里。”
“孙皓纵容宠妃在集市上抢夺百姓财物,负责的官员想要将宠妃绳之以法,被孙皓锯断了头颅。”
……
东吴的朝臣都觉得自己脖子一凉……
他们瞬间达成一致,无论如何,绝对不能让孙皓上位!
【吴国内部的政权动荡,消耗了东吴的国力,让其失去了北伐的最好时机。不仅是司马师,接替兄长的司马昭也将东吴当作经验包,以南征树立自己的威望。】
【孙皓继位这一年是公元264年,就在前一年,蜀汉被灭,魏蜀吴只剩下两家。我们先将目光转向北方,在东吴内部剧烈动荡的时候,司马氏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公元254年,魏帝曹芳联合太常夏侯玄、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密谋,计划除掉司马兄弟。不料事败,司马师废曹芳为齐王,立曹髦(曹丕之孙,曹霖之子)为帝。三位大臣遭腰斩,诛三族,包括张缉之女张皇后也被诛杀。】
曹操的头一抽一抽的疼:“废立皇帝!”
曹丕咬牙切齿:“司马老贼!”
评论区
“这样说起来,只有蜀汉的政局最平稳。”
“刘备和诸葛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诸葛亮:“如此局面,正是北伐的最好时机啊!”
【公元255年,毌丘俭、文钦以废帝曹芳为旗号,在淮南起兵勤王,司马师南征,成功平定了叛乱,也死于平叛途中。】
【司马昭继承了司马师的权势地位,封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军事,录尚书事,剑履上殿……】
【公元258年,魏甘露三年,司马昭平定淮南诸葛诞之乱,牢牢控制住了魏国军政。魏帝曹髦被迫加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司马昭九次推辞。最后曹髦给司马昭加封食邑一万户,司马昭诸子都被封为列侯。】
曹丕:好熟悉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