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归晋

作品:《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公元260年, 魏甘露五年,魏帝曹髦再次被迫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 司马昭再次推辞。】


    【同样的戏码一次次上演, 曹髦成为衬托司马昭谦虚恭谨的小丑,这让曹髦深感受辱。再加上司马氏擅权, 皇权日渐衰微, 身为天子, 国家大事却不由自己做主,于是, 曹髦下定决心要废黜司马昭!】


    评论区


    “一边强迫曹髦封赏, 一边又假惺惺的推辞,真是又当又立。”


    “司马师死后,曹髦命司马昭镇守许昌, 令尚书傅嘏率六军回京师,想要借此削夺司马昭的兵权, 但司马昭用傅嘏及钟会的计谋, 公然抗旨, 自己率军回京。”


    “曹髦有心奋起,也有相应的才能和心计, 但他毕竟太年轻了……”


    曹操咬牙切齿道:“胆敢如此戏耍我曹家天子!如果说司马懿还有一丝可能活命的话, 司马昭必死无疑!”


    即便现在的他还不满十岁。


    曹髦:“身为曹家子嗣, 当奋起反抗, 诛灭逆贼,岂能苟且偷生,丧权辱国!”


    两汉的皇帝们有些隐秘的兴奋,曹家篡汉, 如今来个司马家篡魏,焉知不是报应!


    刘邦多没心思喝酒了:“嘿嘿,子房说哪边能赢?”


    张良:“曹髦虽有志气,却毫无根基,满朝文武都依附司马家,曹髦需要时间培植自己的势力。”


    萧何:“若是他能安下心来,隐忍不发,将来熬死司马昭,便能绝处逢生。”


    刘邦:“司马氏从司马懿开始布局,已经经过了两代三人的经营,司马昭怕是要做曹丕,他不需要等到儿子上位。”


    【曹髦召集自己的亲信侍中王沈、散骑常侍王业、尚书王经,愤慨道:“司马昭之心,连路上的行人都知道!我不能坐等被废之辱,如今要率领你们去讨伐他。”他要立刻行动,一刻也不想等下去了。】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他以为的亲信中,王沈王业早已背叛了他!】


    刘彻锐评:“曹髦有心成为中兴夏朝的少康,却没有一个虞国君主肯帮他了。”


    曹操为自家后代着急:“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现在最需要的是忍耐啊!”


    曹丕也提着一颗心:“若能一举成功那便是汉宣帝,若是失败就是海昏侯了……”


    曹髦:“反正司马昭看朕不顺眼,早晚要废了朕,何不拼死一搏,他有本事就杀了朕啊!”


    他们都想象不到司马昭会做什么样的事——


    【王沈王业将此事报告司马昭,司马昭立刻召集军队做出部署,曹髦知道事情已经败露,立刻拔剑登辇,亲率数百宫廷侍卫进攻司马昭所在相府,司马昭的心腹贾充在南阙外带兵拦住了皇帝的车架。】


    【面对挥舞着宝剑亲自开路的皇帝,相府外的兵将都不敢动作,贾充鼓动道:司马公养你们就是为了今日!】


    【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惊天巨变在光天化日下发生了,太子舍人成济当街刺杀曹髦,十九岁的曹魏天子横死当场!曹髦以自己无畏的勇气将司马氏一族牢牢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曹操:噗!


    自司马家出现,便梗在喉头的老血终于喷了出来……


    曹丕跌坐在地,曹叡大惊失色!


    他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始皇一把捏断了手中的毛笔,看着被墨汁污染的奏章神情如冰。


    扶苏震惊之色溢于言表,李斯等人吸气声此起彼伏。


    汉武帝将手中的酒爵砸在地上,他不敢置信的询问身边的大将军:“仲卿,天幕说什么?”


    卫青也目瞪口呆,不知该如何回应……


    评论区


    “王莽和梁冀也只敢暗中用毒,赵高杀胡亥都是避着人做的。”


    “当街弑杀天子,将皇权的神圣踩在脚下,将君臣之间上千年的规矩视若无物!”


    “曹髦以为天子的身份就是金字招牌,没有人敢对他动刀,他有很大可能胜利,但他没有料到司马昭贾充都是不在乎规矩的人。”


    “宁为高贵乡公曹髦死,不为常道乡公曹奂生。”


    “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西晋建立后,贾充位列三公,却最怕别人提起高贵乡公曹髦。”


    ……


    曹操双目赤红,曹营众文武都大惊失色,就连孙刘阵营也没有任何喜悦的情绪。


    曹真:“丞相,某请命将司马懿千刀万剐!”


    夏侯渊:“臣附议,司马氏一族都要斩草除根!”


    郭嘉:“后人对司马家的不喜,不只是因为谋朝篡位,弑杀天子,定然有其他的原因,司马一族死不足惜,但主公不能因此背上污名。”


    陈群:“可先将司马懿父子枭首示众,其余族人等候发落。”


    曹操语气嗜血道:“不急,不急……先让司马懿看看他的后人做了什么,然后,孤要亲自料理他!”


    【司马昭听说后,假惺惺的哭拜在地,说不知天下人会怎么议论他。但他内心深处还不知怎么得意——从此,曹魏皇室的脸面彻底被他踩在了脚下。】


    【事后,司马昭贼喊捉贼,杀人灭口。他说皇帝曹髦刺杀太后未遂,被成济斩杀,将其废为庶人,就连曹髦的葬礼都只是平民之礼,后来在大臣的劝谏下,才升级为王侯之礼。】


    评论区


    “陈泰提议腰斩贾充,司马昭却不肯,只将罪名归于成济,成济成了替罪羊。”


    “贾充是在执行司马昭的命令,因为这件事之后,贾充不仅没有任何处罚,还加官进爵,封侯拜相。”


    董仲舒:“这才是真正的礼崩乐坏!”


    主父偃:“司马昭就应该杀了贾充,还能将自己身上的污名扣到贾充头上一部分。”


    “司马昭保住了贾充,可他若是知道几十年后贾充的女儿霍乱西晋,不知会不会后悔。”


    “不能将八王之乱都归咎于贾南风吧。”


    “首先贾南风掌握朝政大权,其次她杀了司马衷唯一的儿子,还引司马氏诸王入京,所以,她有脱不开的责任!”


    ……


    司马炎拍案而起:“太子妃居然敢杀了我的乖孙!”


    还有八王之乱是什么?


    西晋朝臣:陛下是不是反应太迟缓了,天幕都将司马家骂的狗血淋头了,陛下才开始感到愤怒!


    殊不知司马炎根本不在乎后人的看法,后人骂几句也不耽误他做天下之主。况且这件事本就是满朝皆知的,只是不曾在民间宣扬罢了。


    满朝文武都是司马家的从犯,又有谁比谁高贵呢!


    只要掌握住世家大族,便没有人能够推翻司马家的统治!


    能让司马炎破防的,只有超出他预料的事……


    【从司马懿洛水背盟到司马昭当街弑君,司马家的权势之路,从一开始便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规矩之所以是规矩就在于所有人都要去遵守,司马昭开了一个很坏的头——从此,所有人都不必再守规矩,天下即将滑入比春秋战国还要混乱黑暗的三百年!】


    评论区


    “司马懿背盟后,为他作保的四朝元老蒋济呕血而死,司马昭弑君后,提议斩首贾充以谢天下的陈泰也自杀而亡。”


    陈群不自觉的上前一步:“陈泰,是我儿陈泰!”


    “还有司马孚,为曹髦伏尸痛哭,这是司马家唯一一个没有与司马懿合谋的人。”


    “蒋济就是在第一次合肥之战中用假情报骗了孙权的人,没想到最后却被司马懿给骗了。”


    ……


    蒋济:“噗……”


    其子蒋秀提剑在手,“父亲,若不是司马老贼背信弃义,父亲也不必承受如此煎熬,我这就去杀了司马懿!”


    蒋济忙拦住他:“不要冲动!司马懿没几天好活了,如何帮陛下拿回大权才是最重要的。”


    蒋秀:“父亲,您是当朝太尉,只有您活着才能做到啊!”


    蒋济如何不知:“若不是天幕的提醒,让我撑着一口气,我怕是早就活不下去了。”


    过去曹爽专擅朝政,他便与司马懿合作除掉曹爽,如今司马懿狼子野心,他也要为自己曾经的眼拙负责!


    【曹髦被杀后,忠于曹魏的势力都被一一剪除,司马氏代魏的最后一个障碍也没有了。司马昭彻底撕下了自己的遮羞布,立常道乡公曹奂(曹操之孙,曹宇之子)为帝,这是曹魏最后一个皇帝。】


    【但是因为弑君的恶劣影响,司马昭只能被迫暂缓代魏的脚步,曹髦以生命为代价,为后来的曹奂争取了一点时间,但曹奂却完全没有曹髦的心志!】


    两汉的皇帝们终于缓过神来,他们这次感觉到了冷汗涔涔。


    刘邦:“后世这些小子真是无知无畏啊,乃公希望曹魏快点灭亡,但不能是这样的方式啊!”


    刘彻冷笑:“呵呵,怪不得后世看不上儒家,朕定下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已经没有任何神圣感了。”


    刘询:“朕过去只是如芒在背,曹髦是真的被权臣一剑穿胸啊!”


    刘秀:“刘协若是有如此气性,大汉说不定还能延续下去!”


    刘庄也肯定道:“曹操是个守规矩的人,他不会行司马昭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