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禾一夜睡得安稳,第二天清晨被窗外的鸟鸣叫醒时,天刚蒙蒙亮。


    她简单洗漱完,吃了早餐,就慢悠悠往街道办去了。


    刚踏进街道办的大门,就见李主任站在走廊里,眉头拧得紧紧的,手里还攥着一叠材料。


    看到舒禾,连忙招手:“豆芽,你来得正好,这有个急事,你去处理一下。”


    诶?


    又被抓壮丁了?


    舒禾跟着李主任进了办公室,只见桌上摆着几份居民投诉信,最上面一封的标题写着“关于光明巷个体户占道经营,影响出行的投诉”。


    李主任把投诉信推到舒禾面前:“光明巷那几家卖年货的个体户,最近把摊子都摆到路中间了,大雪天的,路本来就滑,有个老太太差点被绊倒。居民们投诉到街道办,说找了个体户好几次,人家都不听,还说‘年前就这几天,忍忍就过去了’。”


    舒禾忙展开投诉信看。


    “你脑子活,又跟个体户打交道有经验,务必今天把这事解决了。既要让个体户配合,也别跟居民闹僵,毕竟快过年了,大家都图个顺心。”


    投诉信里居然还夹着一张照片。


    光明巷的窄路上,几个摊位顺着墙根摆开,有的卖对联福字,有的卖糖果点心,最靠边的一个干货摊甚至把麻袋堆到了人行道中间,只留了窄窄一条缝过人。


    舒禾心里有数了。


    年前个体户想多赚点钱能理解,但占道经营确实影响居民出行,尤其是老人小孩,太不安全。


    “李主任您放心,我这就去光明巷,保证今天把事解决。”


    舒禾把投诉信收好,又问,“那几家个体户有登记过信息吗?我先了解下他们的情况,免得上去不好沟通。”


    李主任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登记册:“都在这呢!最里面那家卖对联的是张大姐,徽市来的,家里俩孩子在南城上学;中间卖糖果的是老周,本地的,老伴身体不好,就靠这摊生意过年;最外面那个干货摊是小王,刚毕业没找到工作,跟家里凑钱开的摊。”


    她指着登记册上的名字,“这几家不像是找茬的主,估计是年前生意好,有点贪心了。”


    舒禾把登记册上的信息记在心里,又从办公室拿了几份“个体户经营规范须知”,揣进包里就往光明巷赶。


    这不巧了么,她刚到巷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争执声——


    快走几步进去,就见一个大娘正跟卖干货的小王理论:“你这麻袋堆这儿,我刚才差点摔了!你就不能往里面挪挪?”


    小王却是摇头,“大娘,不是我不挪,这巷子里就我这位置能晒着太阳,干货怕潮,挪里面就发霉了。您多担待几天,等过了年我就挪。”


    “等过了年?这还有个把月才过年呢!我天天从这儿过,天天提心吊胆的?”老太太越说越气,声音也拔高了。


    舒禾连忙上前,“大娘,您别生气,我是街道办民政科的舒禾,专门来解决这事的。小王,咱们也别跟大娘争了,先把麻袋往里面挪挪,让道先通了,咱们再慢慢商量。”


    小王见是街道办的人,也不敢再犟,连忙招呼旁边的伙计一起,把麻袋往自己摊位里面挪了挪,终于让出了能两人并行的路。


    大娘见路通了,脸色也缓和了些,对着舒禾点点头:“舒干事,那就麻烦你好好说说他们,别总想着自己方便。”


    舒禾送大娘走了一段距离,才转身回来,对小王说:“小王,我知道你这干货怕潮,想晒晒太阳,可占道经营确实不安全。昨天就有居民差点摔倒,要是真出了事,你这摊生意不光做不成,还得赔医药费,多不划算?”


    小王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舒干事,我也知道不对,可年前这几天生意最好,我要是挪里面,晒不着太阳,干货发霉了,这年就白过了。”


    舒禾从包里拿出“经营规范须知”,递给小王:“你看,这里面写了,个体户经营可以,但必须在划定的区域内,不能占道。不过咱们也不是不让你晒干货——我刚才看了,你摊位旁边那家理发店,门口有块空院子,我去跟理发店老板说说,你白天把干货搬到院子里晒,晚上搬回自己摊,你看行不行?”


    小王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我之前跟理发店老板提过,他说怕我占他地方,没同意。”


    “我去跟他说,”舒禾笑着说,“他也是个体户,知道做生意不容易,只要咱们保证不弄脏他的院子,适当支付点费用,他肯定愿意帮忙。”


    “成!”


    说着,舒禾就往理发店走。


    理发店老板正在给客人剪头发,见舒禾进来,笑着打招呼:“舒干事,今天怎么有空来?是要剪头吗?”


    上次有人在理发店闹事,凑巧也是舒禾来解决的,跟老板也算有点交情。


    “老胡,跟你商量个事,”舒禾把小王的情况跟老胡说了说,“小王的干货怕潮,想借你院子晒几天,他保证每天都打扫干净,不影响你做生意,然后支付你一些费用,你看行不?”


    老胡想了想,点头道:“行!都是做生意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只要他别把院子弄得乱七八糟,晒就晒吧。”


    “行,谢谢。”


    小王得知理发店老板同意了,连忙跟舒禾道谢:“舒干事,太谢谢你了!我以后肯定按规矩来,再也不占道了。”


    舒禾又去跟卖对联的张大姐和卖糖果的老周沟通。


    张大姐的问题是对联挂得太长,垂到了路上,舒禾建议她把长对联卷起来,只露个横批和上联,下联等顾客买了再展开。


    老周的问题是糖果摊摆得太宽,舒禾帮他找了块木板,把摊位往自己门面里缩了缩,既不影响生意,又让出了路。


    不到一上午,光明巷的占道问题就解决了。


    居民们见路通了,都笑着跟舒禾道谢。


    个体户们也没耽误生意,反而因为舒禾的帮忙,对她更服气了。


    舒禾看着巷子里恢复了通畅,满意地点点头,看了看表,才十一点多。


    这正准备走呢,就听到了身后喧闹的打砸声。


    “孔牛妹!这日子还过不过了?!家里但凡有点东西,你就往娘家搬!平日里也就算了,这可是二丫救命的奶粉,是好不容易托人买的,你究竟有没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