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五十封信

作品:《八零男友是疯批?躺平做枕头公主了

    舒禾跟着舒奶奶往磨盘上撒五谷,金黄的小米粒滚进磨盘凹槽里,倒像是给青灰色的石头镶了层金边。


    正撒着,就听见隔壁福娃跑过,“大院门口王爷爷家的老母鸡,居然在石槽里下了个双黄蛋!”


    “呦~这兆头好啊!”舒奶奶扔了手里的黄豆,也拉上舒禾去看看。


    “奶,这都看啊?”


    “瞧瞧呗。”


    到了大院门口,居然围了一圈人,王爷爷正捧着个鸡蛋笑得合不拢嘴:“我活了七十多年,头回见老母鸡在‘石不动’这天现下双黄蛋,这指定是石神显灵,给咱们大院送福气呢!”


    舒禾凑过去看,那鸡蛋比普通鸡蛋大一圈,蛋壳泛着淡淡的粉,其余还真看不出什么。


    围观的人都笑着打趣:“王大爷,您这鸡养得好啊,到时候可得向您取取经。”


    王爷爷乐呵呵应着:“好说,好说!我其实就瞎养的嘞。”


    这桩趣事让整个大院的年味更浓了。


    等看完热闹回家,就见舒母拿着一叠信封从外面进来:“豆芽,你的信!邮局的同志刚送过来的,可真不少。另外还有张通知单,让你去邮局取包裹。”


    舒禾接过来一看,信封上的字迹熟悉又挺拔……居然是沈淮安寄来的。


    她笑着抱回房间,数了数,足足有五十封!指尖捏着信封,心跳莫名快了几分。


    舒禾坐在书桌前,轻轻摩挲着信封边角,油墨印的邮票还带着点邮局的油墨香。


    她拆开最上面一封,信纸是京都特有的米白色稿纸,沈淮安的字迹力透纸背,连笔处带着几分洒脱,却又在细节处藏着认真——连标点符号都规规矩矩,像是怕她看漏了一个字。


    “舒禾,今日抵京,住处已安排妥当。房间不大,简单却温馨,我这一切都好,就是有些挂念你......”


    开篇没有半句寒暄,尽是些稀碎日常与直白思念。


    她接着拆第二封,日期是抵京后的第二天:“今日去实验室报道,同事都很热情,给我塞了不少本地的糖糕,甜得很,我不爱甜食,但你应该会喜欢,有机会带给你尝尝。”


    字里行间全是“报喜”,可舒禾却能读出背后的“忧”——初到陌生的环境,要适应新的工作节奏,哪会真的一帆风顺?可他半句没提难处,只捡着糖糕这些轻松的事说,怕的就是让她担心。


    一封封读下去,五十封信,从京都的冬寒料峭,写到春节时分,每日的生活都被他细细密密地记在纸上:


    “今日下了小雨,实验室门口的路有点滑,有位大叔险些摔倒,我扶了一把,他非要塞给我个苹果,脆甜多汁,你肯定喜欢,我已经托人往家里寄了一箱。”


    “周末去了趟琉璃厂,有位老师傅手艺了得,做了个兔子笔筒,特别漂亮,我买下来了,希望你会喜欢。”


    “今日加班到很晚,实验室只剩我一个人,窗外的路灯很亮,感觉满脑子都在想你……”


    “部里组织体检,医生说我血压有点低,人也偏瘦,让多吃点肉。你别担心,我已经跟食堂师傅说了,每天都要一份肉菜。我肯定给自己养好,不能连这唯一的好样貌都丢了。”


    看到这,舒禾“噗呲”一声笑了出来,“这人怪有意思的,还知道照顾好皮囊和身体,真是……”


    读到最后一封,日期是前几天,“京都的冬天很热闹,也很冷。舒禾,我被领导委以了重任,相信很快就会争取到假期了。最多……三个月,三个月后我就能回去看你了,到时候我给你带很多好吃的回去,等我。”


    舒禾把五十封信按日期排好,收到一个小檀木箱里,指尖轻轻按在信纸上,像是能摸到沈淮安写字时的温度。


    她想起去年他走的时候说:“别担心,我会每天给你写信”,当时她还笑着说“用不着”,可如今看着这五十封信,心里却满是滚烫的暖意。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信纸上,泛着淡淡的光。


    舒禾拿起笔,在一张新的信纸上写下:“沈淮安,你的信我都收到了,一共五十封,一封没少。我这边一切顺利,也望你前途似锦,心想事成……”


    写到最后,笔尖顿了顿,她又添上一句:“我好像也有点想你了。”


    写完最后一个字,舒禾把信纸叠好,刚要装进信封,就听见院外传来舒母的声音:“豆芽,取包裹的事别忘了!邮局说那包裹不轻,让你带上个帮手去!”


    “知道啦,妈!”舒禾应着,把信放到布包里,揣上钱和通知单就往外跑。


    刚到院门口,就碰上要去公司的舒小叔,他笑着拍了拍舒禾的肩膀:“正好,我顺道送你去邮局,省得你自己扛。”


    邮局里人不多,工作人员找了好一会儿,才搬出个半人高的木箱子,上面印着京都的字样。


    舒小叔一起把木箱扛到自行车后座,箱子沉甸甸的,一看东西就不少。


    回到家,舒小叔帮着拆开箱子,里面塞得满满当当的,一个包裹一个包裹,归纳得相当整齐。


    最上面的包裹里是三件羊毛衫,粉色、蓝色、白色各一件,件件针脚细密,质地柔软,一看就是牌子货;再下面是两罐京都老字号的茯苓饼和两盒进口果糖;底下是个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正是沈淮安信里提过的兔子笔筒,玻璃制的笔筒,兔子形状,兔眼睛上还嵌着两颗小小的红玛瑙,精致得让舒禾忍不住笑出了声。


    盒子底下还压着张字条,是沈淮安的字迹:“都是小礼物,希望你会喜欢。舒禾,照顾好自己,别总想着工作,按时吃饭。”


    舒禾捏着字条,指尖有些发颤。


    他在京都忙着适应新环境、接重任,还天天念着她的喜好,连羊毛衫的尺码都刚刚好,这份细心,让她心里像揣了个暖炉,连指尖都暖融融的。


    “哟,这羊毛衫真好看!”舒母凑过来,摸了摸羊毛衫的料子,“这针脚,得是老手艺人才能织出来,谁给你寄的?”


    舒禾抱着羊毛衫,抿了抿唇,脸上发烫,没吭声。


    舒小叔朝舒母使了个眼色,舒母立马会意,没多说什么,只是脸色有些不好看。


    舒奶奶正好也进来,被舒母拉了出去,两人小声嘀咕着什么,就把房门给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