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足利义满——死

作品:《大明霸王:李七岁带朱标打穿洪武

    片刻后,他睁开眼,脸色古怪:“暗道通往城外……但里面……只有几个惊慌失措的仆役和一名女眷,没有足利义满。


    而且……暗道深处埋了大量火药,是陷阱!”


    朱棣倒吸一口凉气:“这老狐狸!真够毒的!”


    朱标沉声道:“他肯定还藏在城里!而且,很可能就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李祺再次闭目,将范围扩大到全城,细细搜索每一个角落。


    百姓的恐惧,溃兵的绝望,明军的肃杀……各种气息混杂。


    突然,他感知到一处地方的气息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种诡异的“空无”,与周围的混乱格格不入。


    那是……城西一处看似普通的、香火冷清的寺庙。


    “找到了!”


    李祺猛地睁眼,“他在西城清水寺!用了某种方法隐藏了气息,差点瞒过我!”


    “走!”


    三人立刻率领精锐亲兵,直扑清水寺。


    清水寺果然异常安静,连个扫地的和尚都没有。


    李祺精准地指向寺庙后院一间不起眼的禅房:“就在下面!有密室!”


    士兵们冲进去,很快找到了机关,打开了隐藏的密室入口。


    阴暗的密室内,烛火摇曳。


    一个穿着普通武士服、头发花白、背影略显佝偻的老者,正背对着入口,安静地坐在一张茶桌前,仿佛在品茶。


    他身边,只跪坐着一名同样年老、手持肋差的老仆。


    听到脚步声,老者缓缓转过身,正是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


    他的脸上没有想象中的惊慌或愤怒,只有一片死寂的平静和深深的疲惫。


    “你们来了。”


    他用生硬的汉语说道,目光扫过朱标、李祺、朱棣,“比老夫预想的还要快。”


    朱棣战刀一指:“足利义满!你的死期到了!还不束手就擒!”


    足利义满却笑了笑,那笑容无比苦涩:“成王败寇,无话可说。老夫只是没想到,堂堂征夷大将军,最终会败得如此……彻底。”


    他缓缓拿起桌上的一个小巧的瓷瓶:“老夫纵横一生,不屑于受辱。这杯茶,就不请诸位了。”


    说罢,他竟毫不犹豫地将瓶中之物一饮而尽!


    “你!”


    朱棣想阻止已来不及。


    足利义满的身体微微抽搐了一下,嘴角流下一缕黑血,眼神迅速黯淡下去,最终瘫倒在桌前,气绝身亡。


    他身边的老仆发出一声悲鸣,猛地举起肋差,刺入了自己的腹部,也追随而去。


    密室内瞬间陷入死寂。


    朱棣愣了片刻,狠狠踹了一脚旁边的墙壁:“妈的!便宜这老小子了!”


    朱标看着足利义满的尸体,沉默片刻,叹了口气:“倒也算是一代枭雄,可惜……走错了路。厚葬了吧。”


    李祺的目光却落在足利义满刚才喝茶的桌面上,那里似乎用茶水写着几个模糊的倭文字符,正在慢慢消失。


    “等等!”


    他上前一步,仔细辨认。


    那字符的意思是——“鹿苑寺……金阁……”


    “他在暗示什么?”


    朱标皱眉。


    李祺若有所思:“鹿苑寺金阁,是他的别院,以奢华著称。或许……那里藏着什么东西?”


    一行人立刻又赶往鹿苑寺。


    金阁寺果然金碧辉煌,但同样空无一人。


    在李祺的感知指引下,他们很快在金阁下的密室里,发现了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古董字画,其数量和价值,甚至远超之前在樱岛矿区的发现!


    “好家伙……这得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朱棣看得目瞪口呆。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未及销毁的文书档案。


    朱标随手拿起一份,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变得无比凝重。


    这些文书,详细记录了足利义满多年来如何暗中支持、纵容甚至组织倭寇,


    劫掠大明和高丽沿海的计划、分红清单、与某些败类大明海商的秘密交易……铁证如山!


    “畜生!”


    朱标气得浑身发抖,“枉我还觉得他算个枭雄!根本是死有余辜!”


    李祺沉声道:“这些证据,必须妥善保管。带回大明,足以肃清内部,永绝后患!”


    京都之战,至此基本落下帷幕。


    明军迅速接管城防,张贴安民告示,肃清残敌,秩序逐渐恢复。


    夜幕降临,曾经繁华的京都城显得格外寂静,只有明军巡逻的脚步声和零星的火光。


    将军府(现已改为明军指挥部)内,灯火通明。


    朱标、李祺、朱棣三人虽然疲惫,却毫无睡意。


    “总算是……拿下来了。”


    朱标长长舒了一口气,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如释重负和一丝茫然。


    巨大的胜利过后,往往是巨大的空虚。


    朱棣却依旧兴奋,挥舞着拳头:“拿下了?这才哪到哪!大哥,祺哥,咱们接下来是不是该横扫整个东瀛四岛?


    把那些什么狗屁大名一个个全收拾了!


    把这地儿彻底变成咱大明的疆土!”


    李祺摇了摇头,给他泼了盆冷水:“老四,贪多嚼不烂。


    东瀛地形复杂,若要彻底征服,非一朝一夕之功。”


    朱标赞同道:“祺弟说得对。父皇给我们的旨意是‘惩戒首恶,靖清海疆’。


    如今首恶已诛,海寇根基已毁,首要任务是将缴获的罪证和财富运回大明,稳固战果。”


    朱棣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明白兄长和李祺的考虑更有道理,挠挠头:“行吧行吧,听大哥和祺哥的。”


    朱棣忽然想起什么,咧嘴笑道:“说起来,咱们这次可是发大了!


    那么多金银财宝,还有那金山银矿……回去老头子肯定乐坏了!


    说不定一高兴,能把我的王府修得比大哥的东宫还气派!”


    朱标笑骂:“滚蛋!没大没小!”


    随即也忍不住笑道:“不过此番收获,确实远超预期。于国于民,皆是大利。”


    李祺也笑了笑,但笑容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连番大战和高度运用能力,对他的消耗也是极大。


    这时,亲兵送来了简单的饭菜和酒水。


    三人围坐在一起,终于可以安心地吃一顿饭。


    朱棣饿坏了,狼吞虎咽,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地吹嘘自己攻城时多么勇猛。


    朱标细嚼慢咽,听着四弟的吹嘘,时而笑骂两句,眼神中充满了对弟弟的宠溺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