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气运轮转

作品:《抄经得法,只要活着终会无敌

    难得天阴,下了一场小雨,使得汴梁燥热褪去了几分。


    可另一股由战火与杀伐所凝聚而成的无形热浪,却又从遥远的江南所在,席卷而来。


    江南大捷!


    自号圣公的方腊授首,乱匪尽皆平定!


    一则足以震动天下的捷报,从江淮宣抚使童贯的手中发出。


    八百里加急,传回京城。


    消息传开,满城欢腾。


    压抑了近两载光阴的阴霾,仿佛在这一刻被一扫而空。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处处皆是议论此事之人。


    言语之间,无不充满了对官家天威、朝廷强盛的赞叹与吹捧。


    而在这般热烈的氛围当中,童贯率领着得胜之师,押解着一众匪首,浩浩荡荡地回返了汴梁。


    同样也是在这一天,被夺取了军功的林冲等人离开安竹山庄,再往西北。


    ......


    这一日,惠风和煦。


    汴梁城中万人空巷,百姓们自发涌上街头,将本来宽阔无比的御道围堵得水泄不通。


    人人皆是伸长了脖子,翘首以盼。


    群情激奋的同时,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睹那传说中搅得整个江南不得安宁的“圣公”方腊,究竟又是何等模样。


    是真如传闻中所言一般,生就三头六臂、头角峥嵘?


    午时三刻,禁中钟鸣。


    只见一队身披重甲的禁军士卒,手持长戟,自远处而来,为大军开道。


    其后一马当先的,便是那身为江淮宣抚使的童贯。


    此时里,其人身骑一匹神骏的西域宝马,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笑意与自得。


    时不时还还着两旁欢呼的百姓,挥手点头示意。


    而紧随其后的,则是一辆通体由精铁打造的囚车。


    车中,一个身形魁梧,须发张扬的中年人,正被粗大的锁链牢牢捆缚,动弹不得。


    其人虽是衣衫褴褛,形容狼狈。


    只是那双带着深深疲倦的眸子里,倒也看不出什么即将面临死亡的恐惧。


    反倒是有几分看开的淡然无畏,以及对四周无知欢呼民众的淡淡嘲弄。


    ......


    皇城,午门之外。


    周天子一身十二章纹的衮龙常服,立于高台之上,俯瞰着下方那黑压压一片的人群。


    神情漠然,不怒而威。


    这些时日他想了很久,却也怎么想不通。


    这些刁民吃穿用度,都是他这个官家给的。


    眼下不过是稍微饿了几顿,就要掀桌子造反。


    当真是以前叫他们吃的太饱了!


    心头思绪划过,待到童贯献俘上前,周天子含怒发声。


    “方腊,你本为大周子民,朕亦不曾亏待于你。”


    “缘何要兴此叛逆之事,祸乱江南,荼毒百姓?”


    高台下方,被禁军死死按在地上跪着的方腊缓缓抬起头。


    本来平淡,坦然赴死的神情里浮现出几分波动。


    他望着那个高高在上,看不清面容,只模糊出一个身形存在道君皇帝,脸上露出一抹浓郁的讥讽笑意。


    “为什么?”


    “活不下去了。”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轻描淡写。


    却好似一记无形的耳光,狠狠抽在了周天子的脸上。


    让他那本是有些微微得意的神情一滞。


    也让他那颗早就沉浸于修道长生,自觉平静的圣心,在此刻不受控制地燃起了一股无名怒火。


    “冥顽不灵!”


    周天子拂袖转身,声音压抑不住咬牙切齿的怒意。


    “传朕旨意,将此獠于午门之外,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喏!”


    ......


    是日午后。


    午门之外,人山人海。


    被关在囚车当中游街示众过后的方腊,此刻则是被绑在刑台上。


    上身赤裸,面容平静。


    身后站着一个面容阴鸷的宫人,正整理着手里的刀具。


    他是宫廷御用的刽子手,几辈人单传只练习一道凌迟手艺。


    可从学成至今,根本没有罪大恶极之人来让他施展手艺。


    直到今天,一身技艺方才有了用武之地。


    而在他之下,周遭百姓围观者众,群情激愤。


    有痛骂其不感皇恩,祸乱一方,搞的汴梁近些日子物价飞涨。


    亦有人唾骂其为杀人狂魔,为南方死难的无辜者感到冤屈。


    种种声音交织在一处,好不嘈杂。


    陈安隐于人群之后,并未上前。


    视线望着高台上那道即将走向生命尽头的身影,除了有些唏嘘之外,倒也平静。


    除他之外,谁又能料到,不到半年前还形势一片大好,隐有割据大周半壁江山的方腊,现在就已经变成了阶下囚。


    而此刻在旁人眼中所见,是一代枭雄落幕,是王朝的铁血威严。


    可落在陈安眼中,便又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光景。


    只见高台上空,无人可见的地方。


    一条本是气势汹汹的赤色蛟龙虚影,此刻正不住地哀嚎、翻滚。


    而伴随着方腊身上的骨肉被一片片削落,其身形虚幻,鳞甲脱落,周身的气焰黯淡到了极致。


    便在此时,自那皇城深处的地方,豁然升腾起一条身形更为庞大,却也通体散发出一股衰败暮气的金色巨龙。


    那金龙甫一出现,便张开血盆大口,一口便咬在了那赤色蛟龙的脖颈之上。


    任凭其如何挣扎,都是不能从其口中逃脱而出。


    同时,不断撕咬其血肉,将其一寸寸吞入腹中。


    一口,又一口。


    不过片刻的功夫,那赤色蛟龙身形便就已经是消失了小半。


    而那本是老态龙钟的金色巨龙,在吞噬了这蛟龙血肉之后,周身的那股衰败气机,竟是悄然消散了几分。


    仿佛是久病的枯木,逢了春雨,重新焕发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生机。


    “原来如此。”


    陈安望着眼前这般景象,眼中闪过一抹新奇。


    “所谓气运,亦不过是此消彼长,相互吞噬罢了。”


    “乱世起,英雄出,聚拢民心,汇聚气运。”


    “朝廷再将其剿灭,便可借此吞噬其气运,为这本已是日薄西山的国祚,再续上一丝生机。”


    他缓缓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意味。


    “这般看来,无论是方腊也好,亦或是田虎、王庆也罢。”


    “于这腐朽的朝廷而言,是祸也是福,撑不过去自然休提,可若是撑过去了又能多续上几年命……”


    一念至此,陈安心中波澜隐去。


    他转身,融入人群,悄然离去。


    身后是震天的呼喊,以及早已注定的结局。


    宣和三年,七月。


    一代巨寇方腊,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