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重振旗鼓代号T-6

作品:《黎明之箭

    “我们去放烟花吧。”林嘉娴拉着王北海的手,跑出门外。


    “这孩子,着什么急,等吃完饭再放也不迟。”张慧芬望着两个跑出去的背影大喊。


    “我们吃饱啦!”林嘉娴头也不回地摆了摆手。


    王北海被拉着跟在后面一阵无语,大小姐,你是吃饱了,我还没开始吃呢。


    两人在弄堂口买了几串鞭炮和几支烟花,王北海点燃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引来不少孩子,他们围着烟花,欢呼雀跃。


    王北海拿起一根烟花棒,点燃后,金色的火花从棒尖冒出来,照亮了孩子们的笑脸。林嘉娴也拿起一根,跟王北海一起挥舞着,火花在夜色里划出美丽的弧线,她站在王北海身边,看着王北海跟孩子们玩闹的样子,眼里满是温柔。烟花在夜空绽放,映在林嘉娴的眼睛里,像藏着星星。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王北海要回敬老院了,林启明和张慧芬叮嘱他:“年初一早点来,咱们吃饺子。”


    林嘉娴送他到巷口,小声说:“明天我等你,带你去弄堂里逛,年初一有很多好玩的。”


    “好!”王北海点点头,看着林嘉娴的身影消失在巷子里,才转身离开,走在空荡的街头,烟花的余味还在空气里弥漫,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照片,嘴角忍不住上扬。


    大年初一早上,王北海起得格外早。敬老院里积了一层落叶,老周师傅正在清扫满地落叶,小黄狗躺在落叶上撒欢。王北海接过扫帚,帮着一起扫,嘴里哼着歌,看得出来今天心情不错。扫完地,他回到房间,换上新洗的棉袄,又对着镜子打理了一下卷发,虽然烫了有些日子,但依旧蓬松,收拾妥当后他便出了敬老院朝着江园里走去。


    弄堂里满是拜年的人,孩子们穿着新衣服,手里拿着糖果,互相说着“新年快乐”。


    刚走到林家楼下,王北海就被几个孩子围住:“叔叔,新年快乐!”说完孩子们伸手仰头望向他,眼神中满是充满稚气的期待。


    王北海愣了一下,他根本没准备红包,尴尬地站在原地,挠着头说:“对不起啊,叔叔没带红包。”


    孩子们却盯着他不停地摇头,王北海不解。


    这时林嘉娴正好下来,看到这一幕,赶紧从口袋里掏出糖果分给孩子们:“来,每人一块糖,新年快乐!”孩子们接过糖果,高兴地跑开了。


    “谢谢你啊。”王北海松了口气,心里满是感激,原来这些孩子是管他要糖果呢,他还以为是要压岁钱,真是冒昧了。


    “跟我客气什么!”林嘉娴笑着说,“快上去吧,我爸妈都等你一起吃饺子呢。”


    屋里,林启明和张慧芬正坐在桌边等他们,桌上盛好的大盘饺子正冒着热气。


    “阿拉在饺子里面包了一枚硬币,谁吃到硬币,寓意来年走好运。”张慧芬说着给几人各盛了一碗饺子。


    王北海咬了一口饺子,突然“咯嘣”一声,吐出一枚硬币,不会运气这么好吧,第一口就吃到了?王北海一脸吃惊。


    “吃到了,吃到了!”林嘉娴高兴地拍手,“你来年肯定有好运。”


    林父和林母也笑着给王北海送来新年祝福。


    王北海看着身边的林嘉娴和林家人真挚的笑声,望着桌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心里一动,忽然觉得,在上海他好像也有个家了。


    正月初六,厂里开工了。


    上海的冬天格外湿冷,柴油机厂的车间里没有暖气,只能靠生铁铸造的火炉取暖。工人们穿着厚重的棉衣,戴着棉手套,手里拿着工具,依旧冻得瑟瑟发抖。王北海带领技术骨干们围着图纸,讨论火箭发动机的冲压模具问题。机械的冰冷感透过手套传来,他却毫不在意,手里拿着游标卡尺,仔细测量着零件的尺寸:“这个导柱的间隙太大了,得重新加工,不然会影响精度。”


    老常裹着件厚棉袄,手里拿着保温杯:“小王,我带了点生姜茶,你们喝点暖暖身子。”


    王北海接过生姜茶,喝了一口,浑身都暖和了。


    为了抵御寒冷,厂里还组织了体育活动,北大门外的足球场成了工人们的乐园,足球场的荒草坪上,工人们穿着劳保鞋,在荒草地上奔跑,汗水浸湿了棉衣,却没人喊累。


    王北海也加入了足球队,他以前在北京上大学时就喜欢踢球,技术还不错,很快就成了柴油机厂足球队的主力队员。


    周末,柴油机厂足球队要和隔壁机床厂足球队进行友谊赛,比赛当天,足球场周围围满了人,林嘉娴也来了,手里拿着水壶,给王北海加油。


    比赛开始后,双方队员立刻展开了激烈的对抗。机床厂的队员身材高大,冲击力强,一上来就发起了猛攻。王北海作为前锋,灵活地躲过对方的防守,带着球往前冲,突然一脚射门,球进了!全场爆发出欢呼声,林嘉娴激动地拍手,眼里满是骄傲。


    比赛进行到一半,场边突然来了个穿着蓝布棉袄、裹着小脚的老太太,是林嘉娴的外曾祖母,老人家清朝出生,跟着女儿来上海短住,今天特意让林母张慧芬带她来厂里看曾孙女林嘉娴。她看到场上一群人围着一个皮球抢来抢去,顿时惊呆了,拉着林嘉娴的手,用带着上海话的口音说:“这么大一群人抢一个皮球,真是木腔(不害臊)!多买几个不就行了?”引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林嘉娴赶紧解释:“太婆,这是足球比赛,就是要抢球的,这样才热闹。”


    老太太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还是忍不住嘀咕:“有啥意思,不如在家绣花。”


    比赛还在继续,林嘉娴将老太太搀扶坐下,一起看王北海带领柴油机厂队员和机床厂队员踢球,老太太很快就困倦了,接连打着哈欠,林嘉娴见状只能暂时告别球赛,和外婆还有姆妈一起送老太太回去休息。


    春节过后,上海下了场大雪。


    晨起时,大雪还在纷飞,屋顶上、树枝上、地面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积雪厚达五寸,很久没见过这么大的雪了。


    王北海推开敬老院的门,看到小黄狗在雪地里跑着,留下一串小脚印,忍不住笑了。


    大清早,林嘉娴来找王北海玩,两人就在敬老院里面的空地上堆起了雪人,王北海滚了个大雪球当雪人的身子,林嘉娴滚了个小雪球当脑袋,两人一起给雪人安上眼睛、鼻子和嘴巴,还用红围巾给雪人围上。


    “你看,这个雪人像不像你?”林嘉娴笑着说,她指着刚用树枝给雪人插的卷发造型。


    王北海也笑了,突然抓起一把雪,朝林嘉娴扔过去,林嘉娴也不甘示弱,抓起雪反击,两人在雪地里打雪仗,笑声传遍了整个敬老院。


    周末,王北海回到衡山路蕃瓜弄宿舍,给老坛、强子和大黄带了好吃的,糖炒栗子、米花,还有林嘉娴妈妈做的红烧肉。


    “海哥,你可算回来了!”强子接过红烧肉,迫不及待地打开,“我们都快馋死了。”


    老坛也凑过来,一边吃栗子一边问:“大海,你跟林妹子怎么样了?啥时候结婚啊?”


    王北海脸颊一红,赶紧转移话题:“哪儿有那么快,现在就是同事,慢慢发展。”


    大黄坐在旁边,手里拿着米花,吃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点头附和。


    就在这时,王北海接到通知,柴油机厂的技术团队有重大突破,T-5火箭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已经生产完成。


    来不及歇息,王北海和老常立刻跟着杨院和王总工赶往柴油机厂,车间里,技术骨干们正围着零件,脸上满是激动。


    在杨南生和王希季带领下,王北海和老常的两个技术小组紧密配合,小心翼翼组装零件。


    当最后一个零件安装完成,一枚完整的 T-5火箭发动机出现在眼前时,整个保密车间都沸腾了,技术骨干们互相拥抱,欢呼雀跃。王北海看着发动机,眼里满是泪水,这是他和团队日夜奋战的成果,是他们的心血。


    林嘉娴也来了,看着王北海激动的样子,心里满是骄傲。两人在车间的角落里,悄悄牵着手,不需要太多言语,却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


    “你是不是要离开了?”林嘉娴小声问,语气里满是不舍。


    王北海点点头,心里也很失落:“发动机完成了,我得回设计院,继续推进火箭项目。”


    林嘉娴闻言陷入了沉默。


    第二天,王北海和老常就收拾行李返回了设计院,本以为完成了火箭重要的发动机部分,项目就可以顺利推进,然而,T-5火箭的其他环节却出现了大问题,负责联系火箭发动机试车台的大民那边传来了噩耗,他带着团队跑遍整个上海市,都没有大型发动机试车台,无法对发动机进行试车。


    除此之外,由于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生产不出贮存低温推进剂的设备,还有自动控制系统缺少关键部件,不能按照设计要求连续运动。


    T-5面临着这“三座大山”根本无法逾越,最终,T-5火箭项目不得不暂停。


    消息传回机电设计院,所有科研人员都如同霜打的茄子,变得士气低落。


    正月十七,天气阴沉,朔风凛冽,积雪未消,屋上皑然一望皆白。


    蕃瓜弄207宿舍早起扫雪,老坛拿着扫帚,强子拿着铁锹,大黄也帮忙铲雪,王北海却提不起劲,只是机械地挥动着扫帚。


    来到设计院,往日热闹的办公楼变得格外冷清,走廊里听不到说话声,只有偶尔传来的叹息声。


    杨南生找到王北海,把他带到办公室,递给一杯热茶:“小王,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但我们不能放弃,航天事业本来就是在挫折中前进的,一次失败不算什么,我们可以重新再来。”


    王北海看着杨南生坚定的眼神,心里渐渐有了力量,他想起柴油机厂足球队的比赛,突然有了主意:“杨院,我们举办一场足球比赛吧,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提升士气。”


    杨南生眼前一亮,立刻支持他的想法。然而,政治部主任张海洋却拒绝了,他给出的理由是,现在项目暂停,大家都没心思比赛,还是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吧。


    杨南生和王希季反复跟张海洋沟通,强调比赛对提升士气的重要性,张海洋最终同意破例举办比赛。


    然而,正月十八,大雪下得更甚,比赛只能暂且搁置。直到正月十九,天终于放晴,太阳出来了,积雪开始融化,草地显露出来,正是比赛的好时候。


    比赛地点选在淮中大楼后面的草坪上,上次王北海他们在这里踢过一次,还被张海洋训斥了一顿,这次却是名正言顺。


    参赛队伍分为两队:杨南生和王希季率领的中年队,老常和大民也加入其中,而王北海和谭济庭则是率领的青年队。比赛开始后,中年队虽然年纪大了,但经验丰富,配合默契;青年队年轻有活力,冲击力强。王北海作为青年队的前锋,多次发起猛攻,老常则在中年队的后卫线上,严密防守。


    一次进攻中,王北海带着球往前冲,老常上前拦截,两人争夺激烈,王北海突然一脚传球,强子接到球,一脚射门,球进了!青年队欢呼起来。中年队也不甘示弱,杨南生传球给王希季,王希季一脚远射,扳平了比分。比赛进行得格外激烈,双方队员都拼尽了全力,汗水浸湿了球衣,脸上却满是笑容。


    一场球下来,所有人都大汗淋漓,累得躺在雪地上和草坪上,却笑得格外开心。王北海看着身边的兄弟们,看着杨南生和王希季两位热情高涨的领导,心里突然觉得,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回到宿舍,冲了个热水澡,浑身的疲惫都消散了,压抑了许久的心情也渐渐好转。


    王北海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雪景,突然想起了林嘉娴,有段时间没见到她了,不知道她在柴油机厂过得怎么样。他拿起桌上的照片,那是林嘉娴的艺术照,照片上的她笑得格外灿烂,王北海的嘴角忍不住也挂起了一抹微笑。


    很快,机电设计院重振旗鼓,开始设计一枚常规推进剂火箭,代号为 T-6。科研人员们重新振作起来,王北海也将全部身心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图纸、数据、讨论声,充满了生机。


    而在柴油机厂,林嘉娴却有些无聊。她拿出王北海送她的磁带,放进录音机里,《Love Me Tender》的旋律缓缓响起。她靠在书桌前,看着窗外的雪景,心里满是思念,她想起和王北海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的场景,想起他在舞会上跳迪斯科的样子,想起他保护她时的坚定。


    磁带里的歌曲时而宛转悠扬,时而热情奔放,每首歌都让她想起和王北海在一起的愉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