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小村姑躺平日常(78)
作品:《咸鱼宿主在年代文中混吃混喝》 安守亮不差钱,这些瑕疵品用不上,但是城里的百货商店“你们有票?”
周蓉蓉闻言一脸矜持地点了点头,随后指了指站在自己身后的林清淮,笑着露出一口整齐的大白牙,“找他,一切好商量。”
林清淮和安守亮跑去角落交易,作为不差钱的公子哥,手里钱财不缺,就是票总不够用。
“这些都要,全给我吧,”安守亮大手笔地从林清淮这里进货,只他一个人就顺利扫空了将近三分之一的票。
林清淮:……
周蓉蓉已经摸进了女知青们的宿舍,大通铺配芦苇草席,上面铺着她们自己带来的行李被褥。
苏韵和刘欣见到周蓉蓉,态度比昨天要热情的多。
两个磕了点皮的陶瓷缸周蓉蓉只要四毛钱,毕竟表示百货商店好的要五毛钱,同时还得有工业券。
苏韵和刘欣一人掏了四毛,顺便还问了一嘴那里有没有带点瑕疵的陶瓷盆。
“有有有,好点的一块八一个,就是破了点皮;如果齿缺的有点多,可以给到一块五。”
苏韵和刘欣听完眼睛微亮,齐声应下她们要买。
周蓉蓉摆了摆手,表示不着急,除了搪瓷缸搪瓷杯,还有饭盒,雪花膏,牙膏牙刷这些日常用品,包括她放在篮筐里的瑕疵布料,百货商店的库房可是宝藏!
苏韵和刘欣:……?!!!
两人都没想到周蓉蓉一个乡下姑娘能有这么多门道,听完简直目瞪口呆。
从屋里出来的陈涵和高子琪瞬间融入其中,四个女知青话说的叽叽喳喳,恨不得眼下就跑去城里的百货商店。
周蓉蓉不得不打断她们的畅想,一是她今天上工没空,二是她们并没有计划好要买什么,三是刚来的知青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今天先处理,去百货商店买东西?晚两天也不影响啥。
“百货商店的事咱们不急,你们先想想需要啥,最好记下来,去一趟能买就都买回来,公社的供销社里面东西不多,”周蓉蓉话说到这里,先是抬眼瞄了一圈周围,跟着压低声音,“我手里还有些票,暂时够你们几个用,如果想要,可以串换着来。”
这个串换就是可以给钱也可以易物,反正双方都不吃亏。
苏韵四人闻言互相对视一眼,心里各有各的犹豫。
倒不是不想要,而是担心周蓉蓉夸大其词,票不够她们几个人花的。
“放心,我这人从不说大话,”周蓉蓉扭头就从林清淮手里抢来一把,特意展示给四个人看个遍。
苏韵等人放了心,笑着表示她们非常需要这些票,尽管下乡插队的时候都带了不少应急用钱和票,只不过票有些限制地方,能全国通用的根本没有多少。
如今周蓉蓉的出现可是帮她们解决了不少麻烦,这意味着她们来到乡下的基础生活能够得到保障。
起码家里人短时间内都不用担心她们缺衣少食。
约定好去百货商店时带上钱票,几人接着又说起大队小学的事。
今天他们除了去找大队长领口粮,还有就是报名考试。
“你们领完粮食,菜咋处理?”不能光噎饭啊。
周蓉蓉提到他们周家菜地里的菜已经下来不少,要是需要可以去拿些回来,不过量太大就得花钱买。
当然,这里说是钱,但乡下得菜真的不值钱,尤其是八九月份的时候,白送人都不要。
周蓉蓉觉得既然是做生意,就得帮忙帮到底,给她们提了村里手艺不错的木匠,可以买些衣柜啥的,几个大妈婶子家的菜品多还水灵,拿着糖块或者自己不用的票可以换些回来日常吃。
像是知青点的院子,哪怕面积再小,也能开出来种上几垄,这个时节的青菜长得非常快,等她们自己有了资源点,就不需要再找其他人换。
不过知青点这边没有菜窖,冬天猫冬的时候需要柴火和冬菜,到时候再看看怎么处理吧。
不过这两样既可以花钱从村里买,也可以靠双手勤劳致富。
毕竟南湾村周围都是密密麻麻的山,只要不是故意砍伐树木,就随便捡掉下来的树枝落叶啥的,村里也没有人会拦着,因为大家伙儿都这么做。
话说到这,周蓉蓉又猛地想起马倩倩的对象在煤矿厂工作的事。
啧啧啧
这叫什么?钱来了挡都挡不住!
不过煤矿厂如今都是对接生意,主要供应各个厂子及其家属院还有城里没地捡柴火的居民,像他们这种有山能上的乡下人,大队也舍不得花钱买煤。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煤炭定量,一个家庭每年冬天的量在两至三吨,方猫冬需要四五个月,买的那点煤得精打细算才能过。
一吨煤价格将近三十块钱,周蓉蓉赶紧摇了摇头,心说他们自己还没跑过去占上啥便宜呢,还是先别把这事说出来了,万一不成,丢脸是小,人情是大啊。
就这么地,周蓉蓉在知青点说到要上工才住嘴。
赶紧挎着篮筐和林清淮往地里赶,周蓉蓉边走边不忘回头摆摆手,让苏韵她们抓紧时间去办正事。
苏韵等人:……
见院子已经没人,苏韵赶紧招呼其他三人回屋。
一会儿得去找大队长领口粮外加报名还有定做家具,包括她们接下来的住宿,“这事你们都咋想的?一块住太挤,”她想两个人搭伙。
刘欣提到昨晚老知青们过来,她们聊了会儿话,言外之意都在说如今知青下乡没盼头,她们能搬出去住最好还是搬出去住,不然拖到后面就没选择的余地。
“一个人住的钱太贵,我想搭伙,”陈涵家里孩子多,她下乡时只带了点应急钱和口粮,根本没啥多余的资本让她享受。
苏韵挥了挥手,“先去大队长家,周蓉蓉不是说了,咱们在这里还能免费住上一段日子,哪怕一直住也不担心啥,”就是冬天地方大费柴火。
想着周蓉蓉能跟她们讲这么多,人还挺不错。
苏韵脸上带笑,“我们很幸运,下乡的地方也不错,”目前碰见的都不是啥坏蛋。
“是啊,叫上隔壁三个男生,咱们也出门吧。”
新来的七个知青哗啦啦地从屋出来,直奔村中央的大队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