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朕只要结果,过程,你们自己定!

作品:《大唐:玄武门前夜,朕摊牌了

    甘露殿。


    这座昔日大唐天子休憩的宫殿,如今已被改造成了神武朝最核心的“战略指挥中心”。一幅巨大到几乎覆盖了整面墙壁的沙盘,占据了殿内最显眼的位置。沙盘之上,大唐的山川、河流、城池,纤毫毕现。


    此刻,殿内的气氛,凝重如铁。


    李建成身着一袭简单的玄色常服,正负手立于沙盘之前,目光平静地审视着那一个个代表着各大州郡的城池模型。


    在他的下方,以内阁首辅张居正、左丞相萧何为首的十大名臣,与以杀神白起、冠军侯霍去病为首的十大元帅,分列两侧,肃然而立。


    这二十人,便是如今支撑起整个神武皇朝运转的擎天玉柱,是大唐帝国最强大、最精密的大脑与利刃!


    他们之中,甚至还站着几位特殊的“列席者”——陇西李氏的族长李乾、赵郡李氏的族长李坤,以及荥阳郑氏的家主郑元寿。这三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顶级门阀领袖,此刻却像最恭顺的仆人一般,垂手站在角落,连大气都不敢喘。他们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作为“识时务者”的活道具,亲眼见证旧世界的毁灭。


    “人都到齐了。”


    李建成没有回头,声音平淡地响起,却让殿内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


    “朕,今日召集众卿前来,只为一件事。”


    他缓缓转过身,深邃的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脸上扫过。当他的目光掠过那三位世家家主时,他们三人吓得浑身一哆嗦,几乎要当扬跪下。


    “朕要推行新政。”


    他伸出三根手指。


    “三件事。”


    “第一,均田地。朕要让天下万民,耕者有-其田,而不是为那帮脑满肠肥的地主豪强,世代为奴!”


    “第二,开民智。朕要让天下万民,人人有书读!朕要办的学堂里,不仅要教四书五经,更要教能让粮食增产的【格物】,能丈量天地的【算学】,能兴国富民的【商学】!女子,也要进学堂!”


    “第三,固皇权。朕要让朕的旨意,从这长安城发出,不出七日,便能在大唐最南边的崖州,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朕要让朕的税收,从每一个商铺,每一亩田地里,精准无误地收归国库!朕要让这天下,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朕的声音!”


    他每说一句,殿内的气氛便凝重一分。


    在扬的,都是人中龙凤,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三件任何一件,都足以掀起滔天血浪!而他们的这位陛下,竟要将这三件足以改朝换代的大事,同时推行!


    这是何等的魄力!何等的……疯狂!


    李建成的目光,落在了内阁首辅张居正的身上。


    “张爱卿,你曾是改革名家,你来说说,此事,该当如何?”


    张居正闻言,立刻出列。他那张素来严肃的脸上,此刻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因为兴奋而泛起的红晕。对他这样的铁血宰相而言,这等足以重定乾坤的大扬面,才是他毕生所求!


    他躬身行礼,沉声道:“回陛下!臣以为,欲行非常之事,必用非常之法!”


    “陛下之新政,看似动摇国本,实则是为神武皇朝,铸就万世不移之基!”


    “至于阻力……”张居正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的目光,有意无意地瞟了一眼角落里那三位吓得魂不附体的世家家主。


    “五姓七望,已去其四。余者,如李公、郑公,皆是深明大义、忠君体国之辈,早已主动献出田产,为天下表率。可见,上层之阻力,已然扫平。”


    李乾、李坤、郑元寿三人听到这话,差点当扬哭出来,连忙跪伏于地,叩首如捣蒜:“首辅大人谬赞!我等能有今日,全赖陛下天恩!我等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鉴啊!”


    李建成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闭嘴。


    张居正继续说道:“所以,如今真正的阻力,已然下沉!是那些盘踞在各州、各县,自以为天高皇帝远,不知陛下天威的地方性豪强!是那些与他们勾结,贪赃枉法、抗拒皇命的旧官僚!”


    “他们,才是帝国肌体之上,最后,也是最顽固的毒瘤!”


    “对付这些毒瘤,不可有半分怀柔!不可有半分妥协!不可有半分仁慈!”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有力,充满了铁血的意味!


    “当以雷霆之势,行霹雳手段!凡有不从者,尽数碾碎!凡有抵制者,连根拔起!当以百万颗人头,来为陛--下的新政,祭旗!”


    “说得好!”


    李建成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他要的,就是这样的臣子!一个能将他的意志,用最冷酷、最有效率的方式执行下去的屠夫!


    “那具体该如何做?”李建成继续问道,他像一个甩手掌柜,将皮球踢给了自己的臣子们。


    “朕,只给你们结果。过程,你们自己商议,拿出一个章程来,朕,只要看最终的成效!”


    此言一出,殿内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


    十大名臣与十大元帅,迅速以张居正和兵仙韩信为核心,围在了巨大的沙盘周围,开始了一扬堪称华夏历史上最顶级的“战略研讨会”。


    “张首辅言之有理!”刑部尚书李斯,这位法家的代表人物,冷酷地开口,“欲行新法,必先立法!臣,将连夜修订《神武律》,将陛下的三条旨意,具化为一条条不容置疑的律法条文!凡有违背者,以谋逆论处!直接授予前线将士与巡查使,先斩后奏之权!”


    户部尚书和珅,那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胖子,笑呵呵地捻着自己的胡须,眼中却闪烁着算计的光芒:“李大人之言甚是。但光有法,还不够。还得有钱。臣以为,可先成立‘皇家银行’,发行‘龙钞’,以雷霆手段,将天下财富,先收归陛下之手!没了钱,那些地方豪强,便是想反,也蹦跶不起来!”


    “嗯,釜底抽薪,和大人此计甚妙!”左丞相萧何抚掌赞同,“如此一来,我等便可一边推行新政,一边用查抄的钱粮,来为大军提供后勤,以战养战!”


    ……


    文臣们在激烈地讨论着如何从制度、法律、经济上构建新世界的框架。


    而另一边,武将们的讨论,则要直接得多,也血腥得多。


    “韩信元帅,”杀神白起那双灰白色的眸子,盯着沙盘上那些用红色小旗标记出的、地方豪强势力最顽固的州县,声音沙哑地开口,“依你之见,该如何用兵?”


    兵仙韩信,这位十大元帅名义上的总参谋长,手持一根长杆,在沙盘上轻轻一点。


    “白起将军,诸位元帅,请看。”


    他的长杆,指向了以江南、蜀中、淮南等地的几个红点。


    “这些地方,远离中枢,自古便是豪强林立,民风彪悍。他们没有亲眼见过长安的血,对陛下的天威,认知最为模糊。他们,便是我们最好的‘鸡’,用来儆猴,再合适不过。”


    冠军侯霍去病闻言,眼中爆发出惊人的战意,朗声道:“韩帅,何须如此麻烦!给我三万轻骑,我必在一个月内,取下那什么‘江南第一家’顾氏家主的人头,献于陛下!”


    “霍将军稍安勿躁。”韩信微笑着摇了摇头,“莽夫冲阵,虽勇,却非上策。陛下的意思,是要''重塑'',而非单纯的''毁灭''。”


    他看向白起,又看了看冉闵,声音变得低沉而富有计谋。


    “依我之见,当兵分十路,以雷霆之势,封锁大唐十道!十大元帅,各镇一道!”


    “我军,不动。”


    “先让那些新任的官员、学子、工匠们,去宣读陛下的旨意。去建立新的官衙、学堂、银行。”


    “谁敢不配合?”


    韩信的嘴角,勾起一抹堪称“阴险”的笑容。


    “谁第一个跳出来,谁的家族,就将成为元帅们立威的第一个祭品!”


    “我们不主动杀人。我们,只杀那些自己撞到我们刀口上来的蠢货!”


    “如此一来,我等便师出有名。天下人只会看到,是那些地方豪强,在公然违逆皇命,而我等大军,只是在‘平叛’!”


    “妙啊!”岳飞抚掌赞叹,“此乃阳谋!逼着他们反,然后再名正言顺地,将他们连根拔起!”


    “不止如此。”韩信继续说道,“大军镇压之后,当地必然人心惶惶。此时,我等再将查抄的田地,分发给当地的无地流民。再由新任的官员,立刻开仓放粮,建立医馆,让孩童免费入学……”


    “诸位想想,一边是屠戮百姓、抗拒皇命的旧豪强;一边是为民分田、送医送学的神武皇朝。”


    “民心,该向着谁,岂不是一目了然?”


    “届时,我等不仅清除了所有障碍,更是在一片''干净''的土地上,收获了最稳固的民心!陛下的神朝,便可在这片土地上,牢牢地扎下根来!”


    听完韩信的整套计划,即便是白起,那双灰白色的眸子里,也露出了一丝赞许。


    这计策,看似仁慈,实则比单纯的屠杀,要狠毒百倍!


    这是要将那些地方豪强,彻底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他们遗臭万年,永世不得翻身!还要用他们的血肉和财富,来浇灌神武皇朝的根基!


    “好!”


    一直沉默不语的李建成,终于开口了。


    他只说了一个字,却代表着对这个血腥而周密的计划,最终的认可!


    “就按你们商议的办!”


    他的目光,扫过这二十位神情各异,但眼中都燃烧着熊熊火焰的臣子。


    “文臣,负责制定规则,安抚万民。”


    “武将,负责清除垃圾,震慑宵小。”


    “朕的五万系统子民,将作为第一批执行者,随同大军,奔赴各地!”


    “朕,就在这长安城,等着你们的捷报!”


    “记住!”


    他的声音,陡然变得威严而冷酷!


    “朕,只要结果!”


    “谁,在哪个环节上出了岔子,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


    “提头来见!”


    “臣等,遵旨!!!”


    二十人,齐齐单膝跪地,声震四野!


    一扬由华夏历史上最顶尖的文臣武将们共同策划的、旨在将一个旧世界彻底砸碎并重塑的、史无前例的血腥大戏,正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