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伐吴
作品:《千年世家:从三国娶妻大小乔开始》 几天之后。
整个蜀地可谓是流言四起,都说曹丕篡汉称帝,当今天子协已经遭其毒手。
身首异处。
虽然彼时刘协正在山阳县,怀抱二美,美滋滋当着他的山阳公,安宁祥静。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协死了就行,刘备听闻流言几天没睡好觉的他。
精神大振。
次日一早。
刘备在早朝之上为天子协披麻戴孝,痛哭流涕,上演了一出教科书的表演。
满朝文武。
无不动容。
如他所料。
群臣当中立刻便有人上书,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请刘备立刻即位称帝。
刘备暗喜。
然而。
群臣当中也有人表示反对,其理由是曹丕篡汉称帝,他们现在的首要任务。
召集将士。
讨伐曹魏。
而不是急着登基称帝,否则恐遭天下人笑话,他们还给刘备讲了一个典故。
昔日,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约定,谁先攻入咸阳灭秦,谁就可以称王。
刘备听完自然满脸不悦,但又无可反驳,只能暂且作罢,东方静看在眼中。
当天晚上。
东方静再次召集关平,关兴,刘封等人,他又为三人布置了一项新的任务。
没过几天。
整个蜀地频频出现祥瑞之兆,那些支持刘备称帝的群臣立刻抓住这个机会。
纷纷上书。
这次,甚至就连军师诸葛亮都带头进言,说此乃天意,望刘备能即位称帝。
有了频频出现的天降祥瑞之兆,再加上诸葛亮的背书,刘备再无任何顾忌。
公元221年四月,汉中王刘备在成都正式登基称帝,国号为汉,史称蜀汉。
彼时前尚书令法正已死,四方大将当中关羽,黄忠皆已逝,马超重病缠身。
整个蜀汉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阵痛中,刘备重新重用诸葛亮,任命他为丞相。
任命仅剩的三弟张飞为骠骑将军,领司隶校尉,由于前任大将军关羽已逝。
职位空缺。
张飞成为了蜀汉实际上职位最高的武将,任命镇守汉中的魏延为镇北将军。
除现存仅剩四方上将张飞,马超二人,再加上赵云外,魏延可谓中流砥柱。
二代当中。
刘封为首,关平,关兴,张苞,张绍,赵统,赵广等人纷纷登上蜀汉前台。
刚刚称帝的刘备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动作,册立其嫡长子刘禅成为皇太子。
同时。
刘备立刻命人前往天柱山东方阁迎回刘禅,父子二人已好长时间没相见了。
-----------------
诸葛府邸。
刘备称帝,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重新成为了蜀汉的二号人物,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
这本是一件值得庆祝之事,但诸葛亮的脸上并无半分喜色,反而充满担忧。
“郎君!”
夫人黄月英径直走了出来:“陛下称帝任命你为丞相,你为何还如此忧愁?”
“夫人有所不知。”诸葛亮淡淡一笑的摇了摇头:“这一切似乎太顺畅了。
前日曹丕篡汉消息传来,陛下转身就走,几日后蜀中遍传天子被害的消息。
正合陛下之意。
陛下意欲称帝,朝中群臣反对,几日后又现祥瑞之兆,连亮都不得不附和。
陛下顺利登基。
亮总觉得这背后有一双无形大手,正在操纵一切,拨弄着整个益州的风云。”
“哦!”
黄月英瞬间露出了一副调皮的小女儿姿态:“呵呵!还有人能瞒过郎君吗?”
“夫人,如若亮猜测不错的话,此人当是一位大才,其谋略绝不在亮之下。”
“郎君,你说会不会是益州那帮人啊?他们向来跟你不太对付想要取代你。”
诸葛亮一听连连摇头:“不!夫人,你想多了。法孝直死后益州的那帮人。
李严之流。
还没有一人能让为夫高看一眼,况且,益州那帮人大多反对陛下即位称帝。”
“这……”
黄月英听完不由稍稍思索了下,其实她此刻脑海当中已经有了个确切人选。
当她抬头与诸葛亮二人四目相对时,诸葛亮欲言又止的神情也在告诉着她。
他也同样有了一个无比确切的人选,只是两个人都不太愿意承认这个人选。
“郎君,你说,仲复最近如何了呀?”
诸葛亮一听不由露出了满脸的苦涩:“谁知道了?他不过一介小小的主簿。”
言外之意,诸葛亮其实想说的是,一个小小主簿怎么可能有能力拨弄风云?
但说完之后,诸葛亮立马露出一阵自嘲,这不过是他对于自己的安慰罢了。
其他人或许做不到,但若是东方静的话,只要他想,就没有他做不到的事。
同时。
诸葛亮再次站起身来,缓缓的摇了摇头,又流露出了一副深深的无奈之色:
“陛下登基称帝,对群臣皆大加封赏,唯独少了仲复,陛下对他成见之深。
看来已经注定是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以仲复之才,本该是汉室擎天一柱。”
-----------------
公元221年六月,刘备打着为二弟关羽报仇雪恨的旗号,欲大举攻伐东吴。
朝堂之上。
群臣反对。
其中以诸葛亮与大将赵云二人为首,一个是蜀汉的丞相,一个是中流砥柱。
赵云虽未被封为四方上将,但其在蜀汉的实际重要性,并不输于四方上将。
作为刘备身边最信任之将,赵云几乎从不逆刘备之意,即便刘备打压于他。
关张二人都替他打抱不平,赵云自始至终未抱怨一句,但今日他必须要说。
因为他赵云一个人被打压,无伤大雅,刘备今日之决定将会影响整个天下。
个人渺小。
天下为大!
正因如此。
赵云第一个站了出来,哪怕他是刘备身边最信任的大将,赵云义正言辞道:
“陛下,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吾等当立即起正义之师,去攻伐曹魏。
曹魏覆灭。
东吴自然会归附吾等。曹丕窃汉称帝,如若吾等置曹魏不顾,反攻伐东吴。
本末倒置。
绝非上策。”
刘备听完满脸黑线,他有想过群臣会反对他伐吴,但没想到第一个反对的。
竟是赵云。
“亮附议之!”
就在这时。
诸葛亮也站了出来声援赵云,刘备一看顿时径直站起身来,眉头紧紧皱起。
就连丞相诸葛亮都站了出来,想必大多数的文臣武将,也全都站在他那边。
“臣等附议!”
果不其然。
随着诸葛亮表态之后,满朝文武,其中绝大多数齐齐站了出来,跪倒在地。
刘备不由的连连倒退两步,目光盯向殿外,他在期待自己的三弟张飞归来。
只要三弟张飞归来,他绝对不会反对伐吴,以他的份量定能替他扳回一城。
今日。
在这大殿之上,大多数人反对,小部分人沉默,竟无一人站出来为他声援。
刘备心知,今日在这朝堂之上,他不可能罔顾所有人反对,强行一意孤行。
在这一刻,但凡有一个人站出来表示赞同,他都能有个说词继续推动伐吴。
可惜。
刘备的目光依次从大殿之下的群臣身上扫视一圈,还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罢了。
就在刘备已经决定,暂时搁置这项决议,等待张飞归来之后再继续推进时。
突然。
角落当中一个极不起眼的位置,一个温文儒雅,俊朗不凡的身影挺身而出。
“陛下,微臣赞同!请立刻举全国之兵先伐东吴,再图曹魏,则天下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