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豪赌
作品:《千年世家:从三国娶妻大小乔开始》 大殿之上。
在场所有的文武群臣齐刷刷回头看向此人,无不惊讶,因为此人不是别人。
正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小主簿,如若不是他有着撰记之职,都上不了大殿。
他就是东方静。
其中,诸葛亮与赵云二人的目光最为复杂,诸葛亮满脸无可奈何的摇摇头。
他好似是在说。
仲复。
原来真的是你。
赵云不可置信的盯着东方静,以他对于东方静的了解,怎么可能会是他了?
包括刘备。
同样饶有兴致的看向东方静,没想到最终替他解围的竟是他最不待见之人。
“众位爱卿,东方静所言正合朕意,朕已经决定了,举全国之兵攻伐东吴。
朕意已决。
无需再议。”
刘备终于扳回了一城,二话不说,径直大手一挥,说完之后即刻宣布退朝。
群臣无奈。
就在群臣纷纷离去之际,唯有诸葛亮始终矗立不动,刘备回头看向诸葛亮:
“丞相为何还不肯退下?莫非想要继续相劝于朕?朕已说过此事无需再议!”
诸葛亮淡淡一笑挥了挥手中白羽扇:“陛下,亮留下并非是为阻止您伐吴。”
“哦?”
刘备一愣:“丞相,既然并非是想要阻止朕伐吴,那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陛下,如若您一定要伐吴的话,亮唯有努力安定益州,让您无后顾之忧。
但亮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还望您务必要答应,否则,亮万死也不敢从之。”
“说!”
刘备一听微微的眯起眼睛,诸葛亮既然提条件,那就代表,他们还有的谈。
毕竟。
刘备举全国之兵伐吴的话,必须得有一个前提,须诸葛亮替他稳定大后方。
如今诸葛亮主动提出请求,代表诸葛亮的妥协,他倒想听听他有什么条件?
“陛下,亮的请求很简单,仅有一条,您此行伐吴的话,须携带一位军师。
亮无法随您而行,亮希望您能带上东方静,提拔他为军师,听从他的谋略。
有此人在。
亮不敢保证您一定能够覆灭江东,马到功成,但至少可以保证您万无一失。
进退自如。”
诸葛亮这话说的已经相当委婉,毕竟东方静算他半个学生,他不能太夸大。
但凡长了耳朵都能听出来,诸葛亮真正说的是,只要带上东方静且听他的话。
攻伐东吴。
大事可成。
刘备有对这么大的耳朵,又怎么可能会听不出来?他不禁露出满脸的好奇:
“丞相,朕有点不太明白,刚刚在大殿之上唯一站出来与你们打对台之人。
不正是这个东方静吗?”
诸葛亮听完再次露出一抹苦笑,连他也没想到,东方静竟能做到这种地步。
“罢了,丞相,朕知晓你做这些都是为了汉室!放心,东方静替朕解了围。
朕答应你的请求便是。
不过,东方静毕竟还是年轻啊,恐怕难当大任,朕打算携马良作为正军师。
让东方静担任副军师。
不知道丞相意下如何?”
“副军师?”
虽然诸葛亮听的出来,刘备仍对东方静表现的毫不在意,但好在还有马良。
马氏五常。
白眉最良。
如若说在现今这个蜀汉阵营中,除诸葛亮东方静以外,谁的谋略最强的话。
必定会是这个马白眉。
有东方静再加上马良。
即便东方静是副军师。
诸葛亮虽仍有些无奈。
但依旧重重点了点头:
“亮附议。”
-----------------
丞相府邸。
诸葛亮前脚踏下马车,只见东方静早已在门外等候良久,诸葛亮毫无意外。
诸葛亮羽扇一挥,让东方静跟在他身后,进了府邸,诸葛亮直接屏退左右。
“仲复,你明明知晓现在并不是伐吴的最佳时机,说吧,你究竟想做什么?”
“先生,我的目的有二。”
在诸葛亮面前,东方静也不藏着掖着,毕竟他知道藏着掖着没有任何意义。
“愿闻其详。”
“其一,昔日先生出山曾作一隆中对,核心就是占据荆益两州,待时而动。
天下可定。
如今,荆州已失,想要实现先生的隆中对,就必须要举全国之兵攻伐东吴。
夺回荆州。”
“此之为公。”
“其二,东吴吕蒙偷袭荆州,杀了我之泰山,陛下之义弟,此仇不可不报。
我若不报此仇何以为人婿?陛下若不报此仇,又何以维系桃园结义之情义?”
“此之为私。”
“仲复,你好一个为公为私!”诸葛亮听完不禁连连摇着羽扇,陷入沉思。
半晌过后。
诸葛亮这才缓缓站起身,露出满脸的担忧之情:“可是,仲复,你我皆知。
以当今天下之形势,隆中对可徐徐图之,此时攻伐东吴无异于是火中取栗。
机会渺茫。
一不小心。
不仅是你个人的前途尽毁,甚至连同整个益州,都再也没机会匡扶汉室了。”
“先生,您所说的我全都明白!”东方静重重点头:“但是,这又如何了?”
说到这,东方静突然流露出一抹自信而又强大的笑容,好似已经掌控一切。
诸葛亮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昔日的皖侯,如果说东方宁继承了皖侯的勇武。
那么。
东方静继承的就是皖侯方逸的无双谋略,只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点。
所以这天下当中许多人,才会只重视东方氏的勇武,而忽略了他们的谋略。
譬如刘备。
“先生,您知道吗?我大哥东方宁,天下无敌,为全忠义,已经自绝身亡。
从前,有大哥在,天命就在曹魏无疑,所以我选择了躺平,如今大哥已逝。
我便是东方一族的长子,我东方一族匡扶天下的使命,也该由我来承担了。”
“仲复,节哀!”
“先生,现今曹魏占据整个北方无可匹敌,想要匡扶天下的话,当出奇谋。
趁曹魏刚刚失去了我大哥东方宁,权力交接之际,即以雷霆之势覆灭东吴。
一统南方。
与曹魏形成南北对立之势,再按照先生的隆中对,待时而动,则天下可定。
汉室可复。”
诸葛亮听完也不禁频频点头不止,不得不说,东方静所说的确是一条奇谋。
一旦成功。
或许真能如东方静所说,使汉室幽而复明,三造大汉也未尝是不可能之事。
但在诸葛亮眼中看来,这条奇谋哪哪都好,唯独一缺,它的风险实在太高。
一旦失败。
整个益州都将受到莫大重创,甚至,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机会匡扶汉室了。
唯有自保。
这条奇谋收益巨大,代价同样巨大,大到连诸葛亮都认定这就是一场豪赌。
“仲复,你确定要赌这么大?”
“先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仲复,你究竟有几成把握?”
“先生,从前我大哥身在曹魏,天命便在曹魏,如今我大哥已逝,天命在我!
我站在哪里天命就会在哪里!
如无意外,我知道您必定会向陛下荐我为军师,只要陛下能听从我的谋略。
我有绝对把握可以覆灭东吴。”
“好!”
诸葛亮听完整个人欣慰不已,真不愧皖侯之子,这魄力就连他都自愧不如。
不过很快。
当他突然又想到刘备所说,东方静还是太年轻了,只让他担任副军师之职。
诸葛亮又不禁露出满脸的无奈之色,微微摇头,内心仍旧有着深深的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