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入仕
作品:《千年世家:从三国娶妻大小乔开始》 洛阳皇宫。
魏帝曹睿等了几天,都没有等到东方仁钧回归忠勇侯府,不禁是急不可待。
司空陈群同样很烦恼,当他得知东方仁钧的真实身份,也不知该如何安置。
按照惯例。
凡是在中正品评榜上有名者,都将能被推举进入仕途,品级越优官职越高。
当然。
还有一个潜规则就是,往往真正的好差事,肥差事,都落入了士族的手中。
现在。
摆在陈群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如果按照惯例,即便东方仁钧是上上之姿。
但他是以寒门的身份参加品评,所以也不可能为他安排一个真正的好差事。
况且。
东方仁钧是什么人啊?人家不仅是东方阁高徒,更是忠勇侯东方宁之长子。
东方宁当年在曹魏权势就不说了,整个曹魏史上首位外姓大将军的含金量。
不言而喻!
就说东方仁钧的母亲乃是武帝之女,先帝亲妹,说起来他还是陛下的外弟。
如此说来。
东方仁钧怎么着也算半个曹室宗族,就他这样的身份,陈群哪敢随意安排?
“陛下,忠勇侯之子回归魏之大幸,需不需要派人去将忠勇侯之子请回来?”
“不可!”
曹睿虽然早就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真想立马便将东方仁钧迎回朝堂。
不过。
转念一想。
曹睿却连连摆手:“陈司空,朕看你真是老糊涂了,朕这位外弟可不简单。”
“何以见得?”
“陈司空,你可知朕这位外弟为何要以一位寒门学子身份参加中正品评吗?”
“老臣愚钝!”
“哈哈哈哈!如若朕没有猜错的话,他这是在为朕解忧,给朕送见面礼了。”
“见面礼吗?”
“陈司空,你也不想想,自九品官人法实施以来饱受天下寒门学子的质疑。
如今朕这位外弟,以一位寒门学子的身份,顺利达成从未有过的上上之姿。
彻底终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传言,让天下寒门学子重新看到希望。
只要朕再顺势作出一些正视寒门的姿态,必定能为大魏招揽到更多的人才。
朕这位外弟,人还未回归,便送给了朕这么一份大礼,当真是我大魏之幸。”
“恭喜陛下,老臣已能预见,忠勇侯之子回归之日必定使我大魏更加昌盛。”
陈群赶紧跪倒在地,拍着马屁,不过拍马屁归拍马屁,难题还是要解决的:
“不过,陛下,按照惯例,品评入榜者皆可被推举进入仕途,忠勇侯之子……”
曹睿微微点头,他虽然迫切期待东方仕钧的回归,但同时也尊重他的选择。
“陈司空,朕这位外弟颇有主见,既不愿回归,吾等可不能扫了他的兴致。
就按照惯例,让他以寒门学子的身份进入仕途吧,朕相信他想回归的时候。
他一定会回来的!
无论他什么时候回归,不仅是忠勇侯府大门,这整个朝堂都随时为他敞开。”
“是!”
陈群一听应声道,有了曹睿这句话,这下他心里有了底,知道该怎么做了。
“陛下,还有件与忠勇侯之子有关奇事,如今已在整个洛阳传的沸沸扬扬。”
“快快道来。”
曹睿满脸的好奇。
“陛下,就在昨日,百十余士族子弟因不满忠勇侯之子榜首,而去到客栈。
企图教训一下他。
结果。
忠勇侯之子幼弟,听说仅仅只有十二岁,竟一个人将百十余人统统甩飞了。
若非忠勇侯之子拦着,他的幼弟估计三拳两脚就能将这百十余人统统捶死。”
“什么?”
曹睿震惊在当场:“一个人竟将百十余人甩飞了?这,此乃是天生神将啊!”
“哈哈哈哈!东方仁钧啊东方仁钧,你这是又给了朕一个天大的意外惊喜!”
-----------------
几天之后。
关于本次中正品评入榜者推举任命下来了,按照东方仁钧上上之姿的品级。
本来。
即便陈群不特意奉承,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东方仁钧必定能被委以重用。
陈群同样早就为他准备好了尚书府的好差事,可惜,其下面的人中饱私囊。
觉得东方仁钧不过是区区寒门,竟偷偷将他的好差事匀给了一位士族子弟。
同时。
他们还随便塞了个没人去的差事给东方仁钧,将他打发到冀幽边地去屯田。
当东方仁钧接到这个差事时,不由淡淡一笑,完全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
二话不说。
东方仁钧当即收拾行李,与其他寒门学子道别,携东方仁岳赶赴冀幽边地。
-----------------
洛阳皇宫。
当魏帝曹睿得知有人竟敢在他眼皮子底下中饱私囊,整个人径直大发雷霆。
但更令他震惊的是,都被打发到冀幽边地屯田了,东方仁钧竟一句话没说。
欣然接受。
“什么?你确定忠勇侯之子已经出发去了冀幽边地,他真就一句话都没说?
朕这位外弟当真是令人捉磨不透,他究竟想要做什么?罢了!既然他想去。
就且让他去玩玩吧。
不可扫了他的兴致!”
“是!”
陈群听完唯唯诺诺的退下,他算是看出来了,陛下对他这位外弟是真宠啊!
与此同时。
东方仁钧带着阿弟东方仁岳再次坐在一辆颠簸的牛车之上,前往冀幽边地。
“大哥,你之前不是说带我回忠勇侯府吗?忠勇侯是什么东东?它好吃不?”
东方仁岳傻傻问道,东方仁钧并未有任何指责,反倒宠溺的摸着他的脑袋:
“阿弟,乖,咱俩暂时先不回忠勇侯府了,大哥带你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
“恩!”
东方仁岳重重点头,东方仁钧则不由凝视前方,是呀,他虽是东方阁高徒。
才华横溢。
但他终究是常年待在山上,缺乏足够的阅历,所以他才并未拒绝这份差事。
阿翁说过,想要真正的治理好一个地方,就必须了解这个地方的各个阶层。
上至王公。
下至黎民。
屯田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可以直面底层的老百姓,正好能让他历练历练。
东方仁钧微闭双眼,淡淡一笑,想到还有漫长路途,便不由径直往后一躺。
呼呼大睡。
-----------------
同一时间。
益州成都。
经过连日的长途跋涉,东方仁楷也顺利抵达了蜀汉,与以往回来不同的是。
在此之前。
他只有寒暑才能回到蜀汉,跟师婆婆学习神工巧技,如今终于年满十六岁。
正式下山。
也就是说,他总算可以毫无顾忌的留在蜀汉,专心致志搞他的创造发明了。
想到这里。
东方仁楷刚下马车,二话不说,并未回到自家府邸,径直前往黄月英茅庐。
黄月英年事渐高,不愿继续留在府邸,因怀念亡夫,便在郊外建了间茅庐。
繁华销尽。
寒舍依旧。
月冷星稀。
思君如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