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 章 风雪里的算盘

作品:《寒冰末世:我搬空仇家养自己

    楼道里的风雪比刚才更烈,卷着冰粒打在墙上,发出“沙沙”的响。


    李警官把冻得发僵的手往袖口里塞,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年轻警员抱着胳膊蹲在地上,牙齿打颤的声音比风雪还清楚:“队…队长,这破天气…信号断了,手也冻僵了…要不…先撤到小区门口?”


    “撤?”李警官咬着牙骂了句,呼出的白汽在睫毛上结了层霜,“定位断了一次,人就在楼上,再撤?回去怎么交代?” 他盯着五楼那扇紧闭的门,眼底的烦躁混着寒意——上次追江月月到半山腰,定位突然消失,线索全断,这次明明堵在门口,却被这鬼天气拖垮,简直窝囊。


    就在这时,三楼的门“咔哒”一声开了道缝,一道裹着军大衣的影子探出来,军绿色的衣角扫过结冰的楼梯,带起细碎的冰碴。


    “李哥?” 张浩的声音裹在风里飘下来,带着点刻意的惊讶,“真的是你?我刚才从猫眼瞅着像,还以为看错了。”


    李警官抬头,眯着眼认出那张脸,眉头皱了下——是上次提供江月月线索的张浩,后来定位断了,这小子还被队里问过话。


    “你怎么在这?” 李警官的声音冻得发涩。


    “别提了,” 张浩拉开门,侧身让出半条道,屋里隐约飘空调暖气,“被江月月坑得搬家,这不…搬到她爹这小区,就想等着她露头。” 他故意把“江月月”三个字咬得很重,目光往五楼瞥了眼,“你们刚才…是在敲她家的门?”


    年轻警员眼睛一亮,拽了拽李警官的胳膊:“队…队长,有地方暖和了!”


    李警官犹豫了两秒——张浩虽然也是受害者,也提供了定位,虽然没抓到,但此刻这扇开着的门,是楼道里唯一的暖意。他看了眼自己冻得发紫的手背,终于点了头。


    进了屋,暖气的热气扑面而来,张浩赶紧递过两件旧棉袄:“李哥,先披上!我这就一破出租屋,凑活避寒。” 他里面的林薇:“老婆,李警官来了!那个女人回来了,李警官给咱做主来了!”话音刚落,就见林薇抱着孩子走了出来,打了声招呼:“李警官来了!”


    张浩接着说道:“说起来都气人,上次你们追她,定位突然断了,我就猜是她搞的鬼!要不我家能被搬空?商贸城那失踪的货肯定跟她也有关系。刚才我听见楼上吵,还有撬锁的声音…这才知道是你们赶到抓她来了!”


    这话正好戳中李警官的痛处。他裹紧棉袄,搓着回暖的手,看向张浩:“你在这住多久了?知道她家情况吗?”


    “刚搬来,这也是被逼的没办法,高利贷天天催,都是这个女人拿我手机贷款的!还把我房子抵押了,你们是知道的,我这没发了才想起她老爹,心想着她万一回来开他爹,就跟你们汇报!” 张浩往空调方向凑了凑,声音压低,像说什么秘密,“不过我都打听了,他爹江建国是个老好人,背后老婆张美娟拿捏得死死的。江月月这次回来,估计是走投无路…”


    他顿了顿,从门后摸出把旧扳手,递过去,“你们撬锁的工具冻坏了吧?这玩意儿抗冻,等暖和过来…我帮你们盯着楼道,她插翅难飞。”


    李警官接过扳手,金属的凉意透过手套传来,却比刚才那冻裂的工具实在多了。他看着眼窗外越下越大的雪,眼底的犹豫慢慢变成狠劲:“行。先在你这休整,等手缓过来…再上去。”


    张浩脸上堆起笑,眼里却闪过一丝阴鸷——江月月,你欠我的,这次连本带利,都得还回来。


    与此同时


    江月月坐在角落,看着客厅里上演的闹剧眼皮几不可查地耷拉了一下。


    张美娟的假哭腔、江慧慧的尖嗓门、江建国的唉声叹气……像台卡壳的旧收音机,翻来覆去就那几个调调,吵得人耳膜发木。


    她忽然觉得有点好笑。就这点事?值得哭天抢地的?


    指尖无意识地挠了挠怀里小狗的下巴,心里漫不经心地飘过一句:“折腾来折腾去,除了消耗氧气,还能有点新花样不?”


    实在没耐心再耗下去。


    她撑着膝盖站起身,动作轻得像片雪花落地,连看都懒得往客厅多扫一眼——那些混乱的脸、扭曲的情绪,在她眼里跟窗外飘的雪粒没什么区别,轻飘飘的,不值当上心。


    转身往刚刚换衣服的小屋走时,脚步甚至带了点漫不经心的轻快。


    反锁房门的“咔哒”声落下,她才对着门板后那片隐约传来的嘈杂,无声地撇了撇嘴:“慢慢吵,吵累了记得自己喝口水。”


    比起看这群人围着半碗稀粥演家庭伦理剧,显然还是给自己搭个暖和的窝更有意思。


    转身时怀里的小奶狗正用湿漉漉的鼻子蹭她的手腕,毛茸茸的尾巴在她掌心扫来扫去,傻愣愣的样子看得她指尖微顿。


    她低头,用指腹轻轻按了按小狗皱巴巴的脑门,指尖沾了点它身上的暖乎乎的温度。


    客厅里隐约传来江慧慧拔高的抱怨声,像根细刺扎过来,她却只是漫不经心地往旁边挪了挪,避开那点嘈杂。


    “你倒好,”她对着小狗耷拉下来的耳朵嘀咕,声音放得很轻,像怕惊着它似的,“吃饱了就揣着手(爪)看热闹,不用掺和这些破事。”


    小狗似懂非懂地“哼唧”了一声,小爪子扒住她的袖口。江月月被那点劲儿拽得弯了弯嘴角,干脆把它放到刚铺好的电热毯一角,拍了拍它的屁股:“在这儿待着,我搭个窝。”


    话落时,客厅的声音已经像隔了层棉花,模糊不清了。


    想了想这会还有电


    又从空间取出一个电热毯、加上之前取出的小型电暖器,全部打开后,屋里慢慢的暖了起来,


    又拿出了柴火炉,烟筒,取出了玻璃刀,得弄个烟筒,要不容易煤气中毒!这电估计顶不了两天!


    快速的忙碌起来,屋外那些人的声音,暂时扔到脑后……


    在狭小空间内建立起一个温暖、安全、自给自足的堡垒。与门外的绝望形成绝对反差。


    客厅里混乱的气氛在江月月离开后打住,江慧慧气急败坏的:“她怎么有脸走了!还去那个小屋里了!”


    江建国也停止了哀叹,担心的是:“这孩子怎么又去那小屋了,那连个空调都没!


    张美娟看到江月月走了,开始表演“贤惠”,去加热了剩菜,煮了稀得见影的米粥。


    期间,她迅速、隐蔽地转移并藏匿了家里绝大部分存粮(肉饺、蔫菜剩蛋中较好的部分、面粉、挂面等)。


    寒碜的晚餐上桌,张美娟刻意哀叹:“家里…是真没什么像样的东西了。” 成功给恍惚的江建国植入“存粮耗尽”的绝望感。江慧慧抱怨连连,江建国麻木吞咽。


    江建国浑浊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那扇紧闭的小门。


    他望着门板上斑驳的木纹,喉结滚了滚——方才江月月进门时,雨衣上的冰碴子砸在玄关地板上,发出细碎的响,她摘帽兜时,额角的碎发沾着雪,眼神却亮得像淬了冰,开口就怼:“怎么,不认识了?” 那点刺劲儿,倒比从前任何时候都鲜活,可他偏偏从那鲜活里,看出了藏不住的累。


    他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筷子,竹筷在掌心硌出红痕,又松了。


    最终,那份被愧疚泡得发涨的父爱,和“总不能让亲闺女饿着”的念头,像根细针,扎破了他麻木的壳。


    他颤抖着手,放下自己那碗几乎没动的稀粥,指尖碰倒了旁边的空碗,“当啷”一声轻响,惊得他缩了缩手。


    定了定神,才重新拿起那只碗,小心翼翼地舀了小半碗粥,粥面晃出细碎的涟漪,像他此刻七上八下的心。


    他端着这碗烫得发沉的粥,佝偻着背,脚像灌了铅,每挪一步,膝盖都发出“咯吱”的轻响。


    离那扇门越近,鼻尖越像被什么堵住——他想起月月小时候,攥着块糖跑过来,奶声奶气地喊“爸,给你留的”,而现在,他连送碗粥都要鼓足这辈子剩下的所有勇气。


    张美娟的眼角余光始终没离开他。


    从他摸碗开始,她放在桌下的手就慢慢蜷了,指节抵着大腿,压出深深的白印。


    见他端着粥往门边走,她涂着劣质指甲油的指甲猛地掐进掌心,脸上却没显半分,只在他抬手要敲的瞬间,动了。


    “建国。”


    声音软得像刚化的雪水,裹着点恰到好处的慌张,她人已经快步贴了上来,抓住了江建国悬在半空的手,离门板只差寸许,


    江建国被她这一抓,顿时刚股的那点勇气瞬间像被抽走了骨头,顿时僵住。他茫然地转头,撞进张美娟那双堆着“担忧”的眼睛里。


    “你看你,”她睫毛颤了颤,语气里带着点嗔怪,又藏着疼惜,“手都抖成这样,万一洒了烫着孩子怎么办?月月刚回来,累坏了,许是刚睡着,这时候敲门,不是扰她清梦么?”


    她说着同时巧妙地用身体挡住江建国看门的视线,手上暗暗用力,不容置疑地将江建国端着碗的手往回带,语气带着“深明大义”的责备和劝解:“你端着这碗米粥过去敲门,不是成心吵醒她吗?让她好好歇着吧,养足精神最要紧!她现在最需要的是休息,不是这点…吃的。”


    “再说了,”张美娟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慈爱”而“充满希望”,“这剩菜剩饭的,味儿也不好,月月现在肯定没胃口。明天!” 她将这个词咬得格外清晰、响亮,仿佛一个庄严的承诺,“等明天天亮了,看看雪会不会小点儿?或者…或者等月月睡醒了,精神头养好了,我再给她单独热口新鲜的热乎的!保证比这个强百倍!现在啊,就别去打扰她了,让她安安稳稳睡一觉,啊?”


    她的话语像裹着蜜糖的毒药,句句听起来都是为了江月月好——怕她累着、怕吵醒她、怕她没胃口吃凉的,还许诺了“明天”更好的东西。这份“体贴”,成功地瓦解了江建国本就脆弱不堪的决心。


    他看着妻子那张写满“关切”的脸,听着那“合情合理”的安排,再看看自己手里这碗米粥、可能真会“吵醒”女儿的东西,那点微弱的念头瞬间烟消云散。他嘴唇嗫嚅了几下,最终只是颓然地、深深地叹了口气,肩膀垮塌下去,像个泄了气的皮球。


    张美娟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冰冷光芒,手上动作却无比自然流畅。她温柔地、仿佛只是接过一件不需要的东西,从江建国无力的手中接过了那个碗。


    转身走向饭桌的刹那,她脸上的“慈爱”瞬间褪尽,只剩下毫不掩饰的嫌恶和冷酷。


    她看也不看,随手把那碗米粥“哗啦”一声倒回了那口煮粥的大锅里,动作随意得像是在倒掉刷锅水。


    小屋门内:


    江月月正半跪在地上,手里拿着玻璃刀,专注地在窗户玻璃的一角切割出一个规整的圆孔。小奶狗趴在她刚铺好的电热毯一角,好奇地看着她。屋内的温度在电暖器的努力下,已经与客厅的冰冷截然不同。


    都不要释放精神力,客厅里那场关于半碗米汤的“大戏”隔着门板全部钻进耳朵里——父亲那笨拙卑微的“施舍”,继母那滑腻虚伪的“体贴”,那声刻意加重的“明天!”,以及最后那碗“心意”被像垃圾一样倒回锅里的轻响。


    江月月握着玻璃刀的手没有丝毫停顿,精准地完成了切割。她拿起旁边准备好的金属烟囱接口,对着切割好的孔洞比划了一下。


    同时心中讽刺:“‘明天’?呵…” 她无声地嗤笑,嘴角勾起一个极淡、极冷的弧度,“‘新鲜热乎’的?张美娟,你这张饼画得…真够馊的。” 精神力清晰地“看”到张美娟藏粮的位置,那点阴暗心思在她面前无所遁形。


    那女人连这点粥都不舍得施舍,却能把“关怀”演得如此声情并茂,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矫情。” 她再次给门外的表演定了性。


    那老头也是一如既往的废物……


    为了这点连她空间里宠物粮都不如的东西,一个演得战战兢兢,一个装得情深意切,真是…无聊透顶。


    她不再分神。小心地将烟囱接口套进玻璃孔,开始用专用的密封胶泥仔细固定边缘。


    终于江月月固定好烟囱接口,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胶泥,目光扫过空间里码得整整齐齐的物资。


    突然想到刚刚用精神力隐约扫到一个身影在厨房,好像在藏什么?


    她突然低笑一声,不用猜,肯定是那自私的张美娟,看到吃的不多了这是,想提前藏起来,还是一如既往的自私,


    心里突然有个想法,同时声音不大,却刚好能穿透薄薄的门板传到客厅——不是刻意喊,更像随口对怀里的小狗说:“小狗,你说这人有意思不?自己藏着好吃的却在这啃稀粥,还能扯出‘明天给你热新鲜的’?”


    小奶狗歪头“嗷呜”了一声,她伸手从空间摸出一根真空包装的肉肠,撕开时“刺啦”一声脆响,在寂静里格外清晰。


    她故意放慢动作,把肉肠掰成小块喂给小狗,声音带着点漫不经心的扬高:“还是咱们实在,有肉吃就不画饼。你看这肠,比某人藏的冻饺子新鲜多了,是吧?”


    江月月听着门外瞬间的死寂,嘴角勾了勾,转身继续调试柴火炉。划燃一根火柴,“擦”的一声,橘红色的火苗舔上引火绒,发出细微的“噼啪”声。


    她往炉子里添了块松木,松木燃烧的清香混着屋里的暖意漫开,她对着炉火轻声说:“暖和吧?比听某些人演戏舒服多了。”


    “窗外的风雪似乎更狂了,隐约传来三楼门口方向的金属碰撞脆响——是那两个在张浩家暂避的警察,正靠在门后调试对讲机,冻僵的手指碰到楼道里的金属门把,刺啦的杂音混着他们牙齿打颤的‘咯咯’声,隔着玻璃都能感觉到那股钻骨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