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古往今来,前所未闻

作品:《朕万斤神力,你挟天子以令诸侯?

    刘协看着皇甫嵩的模样,知晓了自己作对了。


    这种政治作秀,还是很能打动人的。


    军队听说了这件事情,说不定也会发生蜕变。


    人终究是人。


    自私自利的人有,大部分人都是知恩图报。


    刘协擦了擦皇甫嵩的眼泪,道:“皇甫将军,你继续回去整顿洛阳城的防务,百姓还需要你。”


    这突如其来的场面,百姓看见后,也有些激动。


    毕竟,皇甫嵩在百姓中,有一些盛名。


    皇甫嵩的行为,把少年天子衬托得越发高大,心中多了不少的认同感。


    至少,刘协和以前的皇帝,都有些不太一样。


    他们想到了以前的汉文帝,以及汉武帝。


    在皇甫嵩离开后,百姓们口口相传,越来越多人来了。


    还有一些老者,来拜见了少年天子。


    还有妇人,带着自己的儿子,想要让儿子投军。


    刘协亲切地接待了那些老者,以及感谢了那些母亲。


    那两个缸,早就被填满了。


    五铢钱和米,已经堆成了两座小山。


    这就是洛阳城!


    整整有几十万的百姓,哪怕每人一株钱、一捧米,带来的结果也很可观。


    温侯吕布跟在刘协的身边,进行护卫。


    吕布小心谨慎的同时,也被刘协一点点感染。


    他离得最近,也最容易被影响。


    以前的吕布,只是想着要成为大将军,要封侯。


    这是大家都希望的事情。


    然后呢?


    吕布也说不出来,得到这些要干什么?


    他是少年天子赏识的,自然是要报答少年天子。


    可是,吕布看见了刘协求助百姓,百姓积极捧场,心中也变得五味杂陈。


    天子很好!


    这些百姓也很好!


    他要护卫这么好的天子,不要让这些百姓失望。


    吕布觉得自己除了原本报答的想法,心中有了更多的东西。


    手中拿着方天画戟,也变得更加有力量。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不单单是为了得到大将军和封侯。


    而是为了百姓,为了大汉,为了天子。


    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功名,不会被人忘记!


    与此同时。


    武官们也逐渐的听闻了此事。


    被委以重任、负责城防的司隶校尉盖勋正站在城楼上仔细巡查布防。


    一名亲兵急匆匆跑来,低声禀报了街头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盖勋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闪过一丝错愕。


    他来到了城墙上,扶着城墙垛口,望向远处市井处隐约可见的人群,久久无言。


    他一生征战,何曾见过天子如乞丐般,向百姓求助?


    “陛下,这是收天下之心啊!”


    盖勋喃喃自语,眼神复杂。


    他有想过是天子掌权。


    但更多的,是一种对这位少年天子魄力的敬佩。


    无论如何,天子做这件事情,他们将士是受益了。


    他深吸一口气,对左右下令:“传令各门守军,陛下在为将士乞要钱粮。”


    “为此,不惜舍身求助百姓,我等唯有守好洛阳,方能不负圣意!”


    “是!”


    亲兵立刻领命。


    他亲眼看见了这一幕,心中也久久不能平静。


    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洛阳城各处。


    太仆朱儁对少年天子心中,原本有一些怨言。


    毕竟,让他一个和皇甫嵩差不多的将军,用来管理后勤。


    关键是,国库中基本上没有什么兵甲钱粮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朱儁听说了刘协,带着一群臣子,去讨要钱粮后,还是有些沉默。


    他站在了库房前,苦笑了一声。


    突然之间,朱儁觉得自己太过矮小,甚至不如一个少年做得通透。


    一把年纪,直接活到了狗身上去了。


    张济、樊稠统领的西凉军残部中,也听闻了此事。


    少年天子用武力,折服了大家一次。


    可是,依旧有士卒吃软不吃硬。


    这些对年幼天子不甚服气的士卒,在听到陛下为了粮饷,竟做到如此地步后,脸上露出些许动容。


    古往今来,闻所未闻。


    这些西凉士卒心中,滋生了一种混杂着感激、羞愧的情绪。


    周毖、伍琼整训的中央军,正在重新训练,整顿士气。


    他们原本就对刘协心怀感激。


    在听完了少年天子的所作所为后,训练变得越发刻苦。


    或许,只有以后能舍弃此身,护卫天子,才能对得起这份付出。


    洛阳街巷间,变化也很明显。


    原本,在经历了董卓肆虐的百姓,对官兵畏之如虎。


    但是,看到少年天子讨要军饷后,多了些许信任。


    百姓们对士卒,也没有这么抗拒了。


    ……


    另外一边。


    公卿大臣们,自然是选择自己相熟的世家。


    他们说是去讨要,实际上是商量。


    甚至,直接进入了府内进行饮酒喝茶。


    当然,刘协的所作所为,自然传入了进去了公卿大臣的耳朵。


    荀爽正在和原本的司徒杨彪,讨论少年天子到底想要做什么。


    两人听闻此事后,顿时陷入了沉默。


    “或许,天子真的一念济苍生!”


    杨彪叹息了一声道。


    荀爽则是默默地饮酒完一杯,心中闪过些许愧疚。


    “我不信!”


    “真要如此的话,最受伤的也是我们世家大族。”


    “还是要反击!”


    荀爽坚定地说道。


    天子刘协的所作所为,已经触及了他们公卿大臣的利益。


    世家豪门的利益。


    “哎!”


    前司徒杨彪欲言又止。


    他突然有些庆幸,自己早早地离开了朝堂。


    一些世家大族,也听闻了这件事情。


    有人觉得刘协技穷了,有人钦佩,有人一毛不拔。


    还有一些世家大族,一直和洛阳城外的诸侯,有一些联系。


    他们在家中养了信鸽。


    为此,在听说了这么一件事情后,立刻就写了信件。


    城墙上有护卫。


    他们只能趁着天黑,才能放出去信鸽。


    这个时间却好像,过得有一点点的缓慢。


    只是,这些人不知道的是,刘协已经得到了百姓拥护。


    市井中。


    刘协在收集到足够的钱粮后,就再次鞠躬。


    “朕的百姓们,以后你们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到皇宫。”


    “朕为你们做主!”


    “你们知道洛阳城内有什么变故,也可以告诉朕。”


    刘协还指定了特定的小黄门,让他们以后进出皇宫,传递百姓的消息。


    百姓们听闻如此安排,心中也跃跃欲试。


    洛阳城的天,好像真的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