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找到病根
作品:《向上攀缘》 一个小时后,赵东开着车,在约定的路口接上了徐笑笑。
小姑娘今天穿了一身改良版的汉服,浅蓝色襦裙。
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盘起,背着一个和衣服不太搭调的双肩包。
“师父,我把咱们的百宝箱都带来了!”
赵东瞥了一眼。
“这次的病人,情况比较特殊。”
“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全身关节的游走性剧痛,遇阴雨天加重,畏寒畏风。西医诊断为原因不明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徐笑笑打开了随身的小本子。
“师父,按咱们中医的说法,这属于痹症的范畴吧?风、寒、湿三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说对了一半。”
赵东单手掌控着方向盘。
“这是最表层的看法,也是大多数中医的诊断。所以他们开的方子,无非是祛风、散寒、除湿三板斧,短期内或许能缓解,但无法根治,因为没有找到病根。”
“病根?”
徐笑笑的眼睛亮了。
“对。”
赵东语气加重了几分。
“外邪入侵,必有内虚。一个身体强健、气血充盈的人,风吹雨淋也不见得会生病。反之,如果身体内部有了亏损,有了门户,邪气才能趁虚而入,盘踞不去。”
“我们今天要找的,就是这个门户。这个病人的脉象,根据他女儿的描述推断,应该沉而细涩,舌苔白腻。这说明寒湿之邪已经深入经络骨节,而非停留在肌表。这种病,不能单纯当成痹症来治。”
赵东放慢车速。
“要把它当成沉疴,也就是深入骨髓的旧疾来治。治这种病,思路要逆转。不能光想着往外祛邪,还要想着往里填补。”
徐笑笑手里的笔记记得飞快。
原来还能这样!
根据白晓菲发来的地址,车子驶入了一片别墅区。
赵东把车停在一栋三层别墅前。
白晓菲家境果然不错,当个小护士,怕只是体验生活。
他带着徐笑笑按响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个保养得宜的中年女人。
“你们是……?”
“阿姨您好,我是赵东,晓菲的朋友。”
“听说叔叔身体不舒服,我略懂一些中医,过来帮忙看看。这是我徒弟,徐笑笑。”
“朋友?”
白晓菲语气有些微妙。
“晓菲这孩子,什么都没跟我说。请进吧。”
一个形容枯槁的男人正半躺在沙发上,身上盖着厚厚的毯子。
想必,他就是白晓菲的父亲。
听到动静,他勉强睁开眼。
白晓菲母亲刘清倒了两杯水,放在茶几上。
“小赵是吧?在哪家医院高就啊?”
“我不是医生。”赵东实话实说。
“不是医生?”
“不是医生你来看什么病?晓菲也真是胡闹!拿她爸的身体开玩笑!”
徐笑笑被吓了一跳。
“阿姨,能不能治病,不看名头,看疗效。让我先给叔叔看看,可以吗?”
白建业开了口。
“让他看吧……反正……也不差这一次了……”
刘清往旁边站了一步,算是默许了。
赵东走到沙发前,蹲下身。
“叔叔,得罪了。”
他伸出手,三根手指搭在白建业的手腕上。
比他预想的还要严重。
许久,他松开手。
又轻轻翻开白建业的眼睑看了看,让他张开嘴,观察了一下舌苔。
“怎么样?”刘清忍不住。
“叔叔,您这病,是不是每次要下雨的前一两天,左边膝盖的迎面骨,会先感觉到凉气,然后这股凉气会顺着小腿往下钻,钻到脚踝才停住?”
沙发上的白建业睁开了眼睛。
不等他回答,赵东继续。
“等到开始下雨,全身的关节才开始疼。而且疼起来的时候,不是酸,也不是胀,是一种尖锐的刺痛,尤其是在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让人恨不得把骨头敲碎了才痛快。”
“你……”
白建业震惊地看着赵东。
就连他妻子刘清,也只是知道他疼,却不知道疼起来是这种感觉!
徐笑笑握紧了小拳头。
神了!太神了!师父根本没问,就把病人的感受说了出来!
“叔叔,这些年,给您治病的医生,是不是都盯着您的腿和关节?”
白建业下意识地点头。
“他们都搞错了。”
“您这个病的根,不在腿上,也不在血里,而在您的右后背,肩胛骨下面那个位置。”
他伸手指了一个地方。
白建业和刘清顺着他的手指看去,都愣住了。
那地方好好的,不疼也不痒,怎么会是病根?
刘清的脸色不好看了。
“小赵,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的意思是,这十几年来,我们找的那些专家教授,协和的名医,全都看错了?”
这简直是笑话!
每个人都说是类风湿,是血里的问题,是免疫系统的问题。
怎么到了这个连医生执照都没有的年轻人嘴里,就成了后背的毛病?
还说得那么肯定。
这不是在指着鼻子骂那些名医都是庸医吗?
要不是看在女儿白晓菲的面子上,她现在就想把这个小子赶出去。
沙发上的白建业也皱起了眉头。
后背?
那个地方从来没疼过,甚至连酸胀的感觉都没有。
病根怎么可能在那里?
可……
“阿姨,我不是说那些专家错了。”
“他们的诊断,是基于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针对的是您丈夫身体表现出来的症。”
“关节痛,就是症。他们治疗关节,逻辑上没有问题。”
“但是。”
赵东话锋一转。
“他们没有找到引起这个症的因。所以只能缓解,无法根治。叔叔的身体才会越来越差,对吗?”
刘清的嘴唇动了动。
事实的确如此。
一开始只是吃药,后来是打生物制剂,再后来用激素……
丈夫的身体,就是这样被一点点掏空的。
赵东没再看她。
“叔叔,您仔细回想一下。”
“大概在二十年前,或者更早一点,您年轻的时候,右边肩膀连带着后背,是不是受过一次很重的伤?”
“比如,从高处摔下来,整个右后背着地?或者被什么重物猛地砸了一下?”
“那次受伤,可能没断骨头,您当时觉得只是皮肉伤,或者筋拉了一下,疼了十天半个月,贴几张膏药,后面不疼了,就没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