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黑云压城,蛮族大首领的愤怒
作品:《铁骑签到系统:开局砍翻蛮族王》 蛮族大首领阿速干·咄吉的亲临,仿佛在宣告边城末日的来临。
整个边城前线,都笼罩在前所未有的压抑气氛中。
数万蛮族大军如黑云压城,战鼓声震天动地,远比之前任何一次进攻都要声势浩大。
陈洛立即下令,整段防线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同时派亲兵急报都尉李震。
不多时,李震带着几名亲随匆匆赶到东南门段防线,面色凝重地观察着城外黑压压的蛮族大军。
“看来我们抓了条大鱼。”李震声音低沉,“蛮族大首领阿速干亲自出征,这在近十年间还是头一遭。”
陈洛点点头:“都尉,据我的队长都伯赵三审讯俘虏所得情报,我们所擒获的很可能是阿速干的独子乌维。若非如此,蛮族不会如此大动干戈。”
李震微微点头,转向身旁的传令兵:“传我将令,各门守将速来指挥所议事。同时加强城墙巡逻,严防蛮族细作趁机作乱。”
边城指挥所内,气氛凝重。
李震端坐主位,陈洛、周式等几位主要将领分坐两侧。墙上悬挂的边城防务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蛮族的部署情况。
“诸位,”李震开门见山,“蛮族大首领阿速干亲率主力而来,兵力估计是我军三倍有余。据探马回报,除了我们已经见识过的火弹投石机,他们还带来了大量攻城塔和冲车。边城已到存亡之际。”
周式率先发言:“都尉,我军经连日苦战,伤亡已达三成有余,箭矢、滚木等守城物资也都消耗严重。若是蛮族全力进攻,恐怕难以抵御多久。”
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面露忧色。
陈洛没有表态,李震向他抬了抬下巴。
陈洛抱拳,起身走到地图前:“都尉,诸位同袍,形势确实严峻,但并非全无希望。”他指向地图上几个关键点,“蛮族虽众,但补给线长。昨夜我的精锐小队已经成功焚毁其一批重要物资,至少能拖延他们三日的攻势。”
“而且!”他顿了顿,环视在场众人:“我部所擒获的俘虏乌维,是阿速干唯一的亲儿子,他可是人家的软肋。这是我们的筹码!”
陈洛的话在指挥所内引起一阵低语。
李震点了点头,向众将郑重说道:“陈曲长言之有理。乌维是我们手中最重要的筹码,必须善加利用。”他目光扫过在场将领,“至于如何利用,还需慎重考虑。目前对方还未表态,若使用不当,反会激怒阿速干,加速蛮族攻城。”
周式皱眉道:“都尉,蛮族素来重视荣誉,若我们以王子性命相胁,恐怕会适得其反。直到目前,阿速干还未派人交涉,说不定他宁可牺牲儿子,也不会在部众面前示弱。”
陈洛微微欠身,接过周式的话头:“周屯长的顾虑极是。正因蛮族重荣誉,我们才不能公然以乌维性命相胁。阿速干率大军而来,但他至今未派人交涉,恰恰说明他投鼠忌器——他既怕我们在阵前公开乌维身份,令他在部众前颜面扫地。又怕我们暗中处置乌维,令他绝后。”
李震目光锐利:“你的意思是,我们应当私下接触?”
“正是。”陈洛走到地图前,指向蛮族大营后方,“乌维被俘已经三日了,阿速干来犯后,按兵不动,这不合常理。我有理由怀疑,他已在暗中部署,可能一边佯装不知情,一边准备奇袭。我们不如将计就计,派人暗中传信,表示愿私下交还乌维,但需要时间准备。”
一名屯长皱眉发问:“若他们假意接受,待交人后,立即翻脸呢?”
陈洛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所以我们提出交换,不是要求直接要求退兵,而是延后时间,请求朝廷派员主持和谈。我们将乌维移交朝廷,由钦差与阿速干谈判。如此既可保全蛮族颜面,又能借朝廷之力打力,制约郡守府中那些掣肘边军之人。”
帐内,一阵窃窃私语。这个提议太大胆,等于将边城的命运,交到未知谈判拖延、和不知几时到来的朝廷来使手中。
李震沉思良久,终于缓缓点头:“此计虽险,但可以一试。不过出使传信之人,必须万分谨慎,恐怕会被蛮族扣押,甚至杀害!”
“末将愿往。”陈洛单膝跪地,“我曾在白牙山与蛮族周旋,熟悉他们的行事方式。且乌维是我部所擒,由我出面最为合适。”
陈洛是很得力的手下,李震是不情愿的。
可他见陈洛目光坚定,也没有适合的人选,终于还是应允:“准了。但须带精干护卫,见机行事,安全第一。”
当夜,陈洛挑选了狗子等五名好手,趁着月色悄然出城。
他们避开蛮族主力,绕道白牙山南麓,打算从侧后方接近蛮族大营。
山路崎岖,六人默默前行。
狗子忍不住低声问道:“曲长,若蛮族不讲信用,我们岂不是自投罗网?”
陈洛很坚定:“阿速干身为大首领,是聪明人。公开强攻边城,即便成功也要损兵折将,还很可能会失去儿子。暗中交易,他既能得回继承人,又能借谈判争取利益,何乐而不为?”
接近蛮族大营时,陈洛命其他人在外接应,自己只带狗子继续前进。在距大营半里处,他们被一队蛮族巡逻兵发现。
“我是边军曲长陈洛,有要事面见大首领!”陈洛用刚学的蛮族语高喊,同时举起双手示意无害。
蛮兵将信将疑地押送他们入营。
令陈洛意外的是,他们被直接带到了中军大帐,阿速干像是早已料到他们会来。
大帐内,阿速干端坐虎皮椅上,虽年过半百,但目光如鹰,不怒自威。
他上下打量陈洛,冷笑道:“汉人小子,擒我儿子,还敢犯险入我大营,胆子不小。”
陈洛不卑不亢行礼:“请大首领明鉴。乌维王子安然无恙,我边军以礼相待。今日冒险前来,是为了避免两族的更多伤亡。”
阿速干冷哼一声:“说得好听!你们汉人就会耍弄唇舌的武功。”
“在下愿以性命担保,所言非虚。”陈洛直视阿速干,“我们愿交还王子,但有一个条件——请大首领暂缓攻城十日,待朝廷派员主持和谈。届时乌维王子将由钦差亲自交还,大首领亦可借谈判,争取边市重开等条件,解决部落过冬之需。”
帐内众蛮将哗然,有人怒斥陈洛狂妄。
阿速干抬手制止骚动,目光锐利如刀:“我如何可以信你?若十日后,你们朝廷派来的不是钦差,而是援军呢?”
陈洛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此乃都尉李震的信物。若大首领同意,我可留为人质。十日内若无钦差到来,任凭处置。”
帐内陷入沉默。阿速干凝视令牌良久,大笑道:“好个胆识过人的小子!若你是我族人,必当重用。”
笑声戛然而止,他面色转冷,“但我如何知道,乌维是否真的在你们手中?”
陈洛又取出一块玉佩:“此物大首领可认得?”
阿速干定睛一看——那正是乌维成年礼时,他亲手所赠的狼首玉佩。
他沉默片刻,终于挥手:“给你们十日。但若耍花样,我必踏平边城,鸡犬不留!”
协议达成,陈洛留下为质,狗子带信返回边城。
消息传回,李震立即八百里加急奏报朝廷,同时加强城防,准备应对万一蛮族翻脸,大肆攻城。
……
第七日黄昏,一队风尘仆仆的骑兵终于抵达边城,为首的竟是:兵部侍郎张文远和监军太监冯保。
这样的阵容出乎所有人意料——派兵部侍郎出使,可见朝廷对边情的重视。但随行的还有监军太监,也透露出朝中的暧昧态度。
李震率众将出迎。张文远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目光如炬,下马后直接问道:“乌维现在何处?蛮族大营有何动向?”
冯保则尖声补充:“朝廷对边城战事十分关切,特别是郡守府奏报,边军轻启战端一事,需要好好查证。”
陈洛心中凛然!郡守府,果然有人在背后做了文章。
李震不卑不亢:“二位大人旅途劳顿,不如先歇息片刻,容末将详细禀报。”
在指挥所内,李震将战事经过娓娓道来,特别强调了蛮族因白灾南下的背景,以及乌维被俘的经过。狗子、王奎则补充了偷袭蛮族补给、生擒乌维的细节。
张文远听得十分仔细,问道:“那位陈曲长,他孤身入蛮营为质,不怕死吗?”
李震从容应答:“陈洛主动出使为质,态度坚决。他说若能以一人性命换边城平安,死又何妨?”
冯保阴阳怪气地插话:“说得轻巧。若蛮族违约攻城,他区区一个曲长,性命值得了几何?”
这话让李震受不了了,他开口道:“冯公公有所不知。蛮族最重勇士,陈曲长擒得乌维,又敢孤身入营,已赢得他们尊重。阿速干若杀他,必遭部落耻笑。”
张文远点头:“有胆略!明日,我与冯公公去蛮营谈判。一定要见见,这位深明大义的陈曲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