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尘埃与脊梁
作品:《重生八零:听取心声,铸我大国重器!》 黎明前的黑暗,被一排刺眼的车灯撕开。
几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像一柄柄钢铁的刀锋,悄无声息地,破开山里的晨雾,停在了132厂的行政大楼前。
车门齐刷刷地弹开。
一群穿着中山装,神情肃穆的男人走了下来。
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两鬓斑白,肩背挺得像一杆标枪的男人。他的脸部线条如同刀削斧凿,一双眼睛里,是能把钢铁都冻出裂纹的冷。
他叫高建军,京城联合调查组的组长。
他一下车,整个厂区的空气,都仿佛被抽走了温度,凝固了。
“从现在开始,封存涡喷-8项目的所有资料、样机、残骸。”
高建军的声音不高,却穿透了清晨的薄雾,清晰地传进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控制所有相关人员,包括项目总工程师,秦振国。”
“隔离审查。”
最后四个字,像四记重锤,砸得在场所有132厂的干部,脸色煞白。
就在几名调查组成员准备动身时。
“等一下。”
一道沙哑的声音,从大楼门口传来。
秦振国走了出来。
他换上了一身干净的工装,头发梳理过,脸也洗了,只是那双熬得通红的眼睛,依旧像两团燃烧的炭火。
他异常平静地走到那位铁面组长面前,拦住了去路。
周围的警卫瞬间紧张起来,手都摸向了腰间。
高建军的眉头拧了起来。
“秦振国同志,请你配合我们的工作。”
秦振国看着高建军那双锐利的眼睛,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语气,缓缓开口。
“高组长,审查我,我秦振国绝无二话。”
“但在那之前,请你先听一个年轻人的汇报。”
“这不只关系到我秦振国的清白,更关系到我们整个航空工业的未来。”
高建军的眼神里,闪过一丝诧讶。
他身后的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也面露不解。
......
132厂最大的会议室。
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能坐下上百人。
此刻,这里座无虚席。
一边,是高建军带来的联合调查组,个个面容严肃,肩上的星徽在灯光下闪着冰冷的光。
另一边,是132厂所有的高级工程师和技术骨干,人人面色灰败,垂着头,像一群等待审判的囚徒。
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秦振国走到会议室中央,他没有坐下,而是转身,看向了角落里那个一直沉默的年轻人。
他走过去,在那道年轻的身影背后,伸出手,重重地,往前一推。
“去。”
一个字,用尽了他全部的信任。
李向东就这么被推到了所有视线的焦点。
整个会议室,上百双眼睛,有怀疑,有好奇,有轻蔑,有麻木,像无数道探照灯,瞬间将他钉在了原地。
那股无形的压力,足以压垮任何一个意志不坚的人。
李向东却只是站定。
他走到发言席前,没有看那些肩上带星的大人物,也没有看那些白发苍苍的权威。
他只是拿起一支粉笔,转身,面对着那块巨大的黑色幕墙。
他开口了。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会议室的每一个角落,有一种奇异的,能让人安静下来的力量。
“一切的起因,源于一个设想。”
“当一个质量与体积可以忽略不计的微扰点,其固有频率与系统内流体介质在特定流速下产生的涡流频率,形成耦合时……”
他开始讲。
没有丝毫的胆怯,没有多余的铺垫。
他手中的粉笔,在黑色的幕墙上,开始飞舞。
一个个复杂的公式,一道道精准的曲线,从他笔下流淌出来,构成了一座匪夷所思,却又坚不可摧的理论大厦。
他从“亥姆霍兹共鸣腔”的形成,讲到“湍流能量”的指数级放大。
再从“应力波”的瞬间生成,讲到“金属晶格”的撕裂。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起初,那些老专家们脸上还带着一丝不以为然的轻慢。
可听着听着,他们的身体不自觉地前倾,脸上的表情,从轻慢,变成了惊疑,再从惊疑,变成了骇然。
高建军那只原本在桌上轻轻敲击的手指,不知何时已经停下,整个人像一尊石化的雕像。
李向东讲完了。
他放下粉笔,转过身。
“我的结论是,三起爆炸,都不是技术事故。”
“而是有人,利用了这个我们从未认知到的物理现象,用一粒我们从未想过的尘埃,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谋杀。”
整个会场,死一般的寂静。
就在这时,苏晴站了起来。
她走到投影仪前,打开开关。
嗡——
一道光束打在李向东刚刚写满公式的幕墙旁。
一张被放大了二十万倍的,金属微观世界的照片,铺满了整个屏幕。
在那片由完美晶格构成的灰色世界里。
一个雪花般的,散发着钻石光芒的六边形晶体,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狠狠扎进了在场所有人的眼睛里!
“高纯度,单晶石英砂。”
苏晴的声音,冷静而清晰。
“这是我们从压气机盘残骸上,找到的。”
如果说李向东的报告是一场理论的风暴。
那这张照片,就是一道将所有人劈得外焦里嫩的,无可辩驳的惊雷!
还没等众人从这道惊雷中缓过神。
陈岩站了起来。
他将一份文件,和那个用油布包裹的铁盒,轻轻放在了高建军面前的桌上。
“铸造车间特级工程师,孙志高,已于今日凌晨五点,对全部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这是他的口供,以及从他家中搜出的,作案工具。”
物证。
口供。
理论。
三者合一,形成了一道无法辩驳的,完整的证据链!
那张压在132厂头顶,压在整个涡喷-8项目上空的,名为“技术瓶颈”的阴云,在这一刻,被彻底撕得粉碎!
高建军缓缓站起身。
他没有去看那份口供,也没有去看那个铁盒。
他只是绕过长长的会议桌,一步一步,走到了李向东面前。
他那张一直如同钢铁般冷硬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剧烈的,难以抑制的动容。
他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了李向东的手。
那双手,因为极致的激动而微微颤抖。
“好小子!”
“好小子!!!”
他连说了两遍,声音里,是压不住的激动和赞赏。
“你为国家,为我们的航空工业,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话音落下。
秦振国也走了过来。
他站在李向东面前,看着这个比自己儿子还年轻的青年。
然后,在全场上百人的注视下,这位倔强了一辈子,从未向任何人低过头的“秦老虎”。
深深地,弯下了他那如山般坚挺的脊梁。
一个九十度的,标准鞠躬。
“小李同志。”
他抬起头,那双熬红的眼睛里,有愧疚,有敬佩,更有重获新生的光。
“我为我之前的傲慢和无知道歉。”
全场一片哗然。
高建军看着眼前这幅画面,心中那股激荡的情绪久久无法平复。
他松开李向东的手,转身,面对所有人,用一种洪钟般的声音,当场宣布。
“我宣布,即刻撤销对秦振国同志的一切审查!”
“同时,我提议,正式任命李向东同志,为涡喷-8项目特别技术顾问!”
掌声,雷鸣般响起。
……
会议结束,人群散去。
偌大的会议室里,只剩下高建军,秦振国,和李向东三人。
高建军脸上的激动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沉的凝重。
他看着眼前的两人,沉声开口。
“现在,内鬼抓到了,理论也证实了。”
他缓缓开口,声音沉重。
“但是,发动机还是毁了。我们的项目,依旧停在原地。”
他走到窗前,看着远处那座被熏得焦黑的试车台,那眼神,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那片战鹰渴求的蓝天。
他转过身,视线在李向东和秦振国的脸上,来回移动。
“国家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我们什么时候,能听到属于我们自己的,航发的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