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熔炉里的骨气

作品:《重生八零:听取心声,铸我大国重器!

    那行冰冷的德文,是一道无情的宣判。


    沸腾的车间,死寂。


    所有人的笑脸,都僵在了脸上。


    那刺目的红色警报灯,没有声音,却在一下一下地闪烁,像一颗被活活剖出的心脏,每一次搏动,都把冰冷的绝望泵进在场每一个人的血管里。


    原厂刀具!


    这四个字,让刚刚还以为已经冲上云霄的众人,瞬间被拽回了深不见底的谷底。


    “备件!我们有备件!”


    秦振国猛地转身,像一头被逼到绝境的狮子,冲着身后已经吓傻了的仓库主任发出一声嘶吼。


    “七年前买机器的时候,不是带了一整套备用刀具组吗?!”


    “去!给我翻出来!”


    那仓库主任如蒙大赦,连滚带爬地冲向了档案室。


    十几分钟后,他回来了。


    他手里捧着一本已经泛黄发脆的记录本,那张脸,惨白。


    他不敢看秦振国的眼睛,只是哆哆嗦嗦地,将记录册递了过去。


    “秦……秦总工……”


    “找……找到了……”


    秦振国一把夺过本子,指甲几乎要抠进纸里,飞快翻到最后一页。


    一行用红笔写下的字,触目惊心。


    【1975年3月,DMU-70机床试运行,因操作失误,备用刀具组(12件)全部损毁,已报废。】


    啪嗒。


    记录本从秦振国的手中滑落,掉在冰冷的水泥地上。


    完了。


    这是所有人脑子里,唯一的念头。


    最后一丝希望,被这行字,彻底碾碎。


    整个车间,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心跳,正在一拍一拍地沉下去。


    “买!”


    秦振国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爆出一种输光了所有筹码的赌徒才有的疯狂!


    “马上联系外事部门!动用一切关系,不惜任何代价,从西德,再给老子买一套回来!”


    他的吼声在空旷的车间里回荡,却显得那么无力。


    “来不及了。”


    李向东的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温度。


    他转过身,迎着秦振国那双绝望的眼睛。


    “先不说西德那边肯不肯卖。就算他们肯,从下单、生产、报关到海运,一路折腾到咱们这座山沟里。”


    “最快得三个月。”


    “咱们的大会战,等得起?”


    李向东的话,将那最后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彻底戳破。


    血淋淋的现实,摆在眼前。


    等不起。


    别说三个月,三天都等不起。


    那股好不容易才拧起来的冲天士气,正在以可怕的速度瓦解。


    几个年轻工人已经蹲在了地上,抱着头,发出受伤小兽般的呜咽。


    难道……就这么认命了?


    就在这片能把钢铁意志都腐蚀成锈水的绝望中。


    李向东,动了。


    他走到车间那块用来写生产计划的移动黑板前,拿起一支粉笔。


    他转身,面对着车间里那几十位经验最丰富,此刻却同样面如死灰的特级技工和老师傅。


    “求人不如求己。”


    他开口,声音不大,却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口。


    “没有刀,我们就自己铸。”


    自己铸?


    所有老师傅都猛地抬起头,眼神里全是“这小子疯了”。


    开什么国际玩笑!


    那可是能在钛合金上雕花的特种刀具!配方和工艺是西德人压箱底的机密!咱们拿什么铸?拿土高炉吗?


    李向东没理会那些质疑。


    他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动了。


    一个个陌生的化学符号,一串串闻所未闻的合金配比,一行行复杂到令人头皮发麻的工艺流程,从他笔下倾泻而出。


    ……


    当李向东写下最后一个数字,放下粉笔。


    整个车间,鸦雀无声。


    那些跟炉火和钢铁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家伙们,全都看傻了。


    “这……这不可能……”


    一个在热处理车间干了四十年,被工人们尊称“火神”的王师傅,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那张被炉火熏得黝黑的脸上,写满了无法相信。


    “小李顾问,不是俺老王不信你。可你写的这个,是神仙干的活儿!”


    他指着黑板上那两个刺眼的数据。


    “一千五百度的烧结温度,温差还得在五度里头?咱们厂最好的高频淬火炉,烧到一千二百五就到顶了,温差能保在五十度里头,都得谢天谢地!”


    “还有这个两千兆帕的压力!啥概念?得拿万吨的水压机来压!咱们厂连那玩意儿的图纸都没见过!”


    王师傅的话,说出了所有老师傅的心声。


    这不是技术问题,这是工业基础的代差,是天堑!


    李向东看着王师傅那张涨红的脸,看着他身后那些同样用力点头的老师傅。


    他没有争辩。


    “王师傅,各位老师傅。”


    “跟我来。”


    他转身,径直朝着热处理车间那台最老旧,也功率最大的高频淬火炉走去。


    一群人,满腹疑虑地跟在他身后。


    李向东走到那台钢铁巨兽般的淬火炉前,绕到炉子后面,指着那一排排锈迹斑斑的冷却水管。


    “把这里的冷却循环,给我断了。”


    王师傅一愣。


    “断了?那炉子非烧了不可!”


    “断开之后,把主管道,接到旁边那台闲置的十六号淬火炉的鼓风机上。”


    李向东又指向另一边。


    “用鼓风机,把炉壁里的冷却水,强制吹干。”


    王师傅还没反应过来,他身旁一个年轻技术员,眼睛却猛地一亮!


    “我明白了!李顾问这是要用绝热压缩的原理!”


    “把炉壁和炉膛之间的真空层,当成一个封闭的加压腔!先用鼓风机预压缩,再靠炉膛升温让气体膨胀,二次增压!”


    “这样一来,虽然到不了两千兆帕,但模拟出一个超高压的烧结环境,真有可能!”


    这话一出,所有老师傅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还能这么干?!


    把两台八竿子打不着的设备硬嫁接到一起,这思路野得没边了!


    “那温度呢?温度咋整?”


    王师傅还是觉得悬。


    李向东走到炉口,指着那厚重的,用耐火砖砌成的炉门。


    “这里,加个石墨内衬,做个二次燃烧室。”


    “把咱们炼钢剩下的焦炭粉,磨成最细的粉末,用高压气枪,定时定量往里喷。”


    “用最土的办法,给它强行补温!”


    土法炼钢!


    用给高炉加料的土办法,去给全世界最精密的热处理工艺,进行温度补偿!


    疯了!这小子绝对是疯了!


    可看着李向东那双平静却又深不见底的眼睛,所有人心里那块叫“不可能”的坚冰,正在一点点地,龟裂。


    说干就干!


    整个热处理车间,瞬间活了!


    烧焊的火花四处飞溅,扳手和铁锤的敲击声此起彼伏!


    在李向东精准的指挥下,一台全新的,充满了野蛮生长气息的,独一无二的“土法万吨压机”,正在被一群最优秀的工人,用最原始的办法,硬生生拼凑出来!


    两个小时后,设备改造完成。


    李向东亲自戴上厚重的石棉手套和防护面具。


    他走到一排装满各种稀有金属粉末的原料桶前。


    碳化钨粉,钴粉,还有几种连老师傅们都叫不上名字的,闪着奇异光泽的金属粉末。


    他没有用量杯,也没有用天平。


    他只是伸出手,在那一个个原料桶上,轻轻抚过。


    闭眼。


    嗡——


    他的金手指,在这一刻,被催动到了极致!


    他“听”见了。


    他听见了每一种金属,在原子层面,最细微的,渴望与其他金属结合的低语。


    他听见了它们在何种配比下,才能形成最稳定、最坚不可摧的合金晶格。


    他像一个最古老的炼金术士,用一把最普通的铁勺,以近乎本能的精准,开始调配那份决定共和国航发命运的神药。


    多一分,则硬。


    少一分,则脆。


    每一次舀取,每一次混合,都完美得像一场被排练了千百遍的舞蹈。


    当他将最后一份调配好的,呈现出奇异暗灰色的混合粉末,装进特制的石墨模具里时,额头上早已布满了汗珠。


    “可以了。”


    他将模具递给身旁早已看呆了的王师傅。


    “送进去。”


    王师傅颤抖着手,接过那个沉甸甸的模具,像捧着一份祭品,小心翼翼地,将其送入了那台被改造得面目全非的炉膛。


    炉门,缓缓关闭。


    李向东走到控制台前,深吸一口气,重重按下了启动按钮。


    轰——!!!


    改造后的鼓风机,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咆哮!


    炉膛内,熊熊炉火,冲天而起!


    那橘红色的,仿佛要融化一切的火光,透过小小的观察窗,映照在外面每一张紧张到扭曲的脸上。


    映照在李向东那双亮得吓人的眼睛里。


    没人说话。


    所有人都站在这台咆哮的钢铁巨兽前,感受着那股扑面而来的,灼人的热浪。


    他们不是在制造一枚刀具。


    他们是在这熊熊炉火中,将自己的血肉灵魂,将那份永不服输的骨气,一起铸进那块钢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