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黎明的回响
作品:《重生八零:听取心声,铸我大国重器!》 意识,是被一个遥远的声音,从一片温热的黑暗里强行拽出来的。
那声音裹着电流的嘶啦声,隔着一层厚厚的棉花,断断续续地往李向东耳朵里钻。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一号导航卫星,于昨日夜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卫星已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所有遥测参数正常……”
“……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李向东的眼皮颤了颤。
他想睁眼,可那眼皮却沉得跟灌了铅似的,死活掀不开。
身体好像不是自己的了,整个人都陷在柔软的床垫里,每一条肌肉纤维都在抗议,叫嚣着被榨干后的酸软无力。
鼻腔里,是一股淡淡的,挥之不去的消毒水味。
“……此次发射任务一波三折,全体科研人员顶住巨大压力,最终取得圆满成功……”
收音机里,播音员慷慨激昂的调子,成了这方寸天地间唯一的声响。
“醒了?”
一个清冷的嗓音在床边响起,带着点沙哑,还有藏不住的浓重倦意。
李向东用尽全身的力气,总算把眼皮撑开了一条缝。
模糊的光线里,他看见一个趴在床沿的熟悉侧影。
苏晴。
她还穿着那件白色的研究服,只是早就皱成了一团咸菜。
她就那么趴着,脑袋枕着自己的胳膊,看样子是刚睡着,又被他最细微的动静给吵醒了。
窗外的晨曦穿过窗帘缝隙,在她疲惫的脸上,勾了一圈柔和的金边。
“我睡了多久?”
李向东一开口,才发觉嗓子干得快要冒烟,声音粗哑得吓人。
“一天一夜。”
苏晴坐直身子,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确认没发烧,才端起床头柜上早就备好的一杯温水,拿小勺一点点喂到他嘴边。
“医生说你精神力透支,加上极度疲劳。”
“要静养。”
温水滋润了干裂的喉咙。
李向东贪婪地喝了几口,一团浆糊的脑子才算重新开始转动。
他记起了那支搏命的太空芭蕾。
记起了那条从鬼门关前被硬生生拖回来的生命线。
也记起了自己昏过去前,扶住他的那双柔软的手。
“卫星……”
“你听见了。”
苏晴放下水杯,替他掖好被角,动作很轻。
“它很好。”
“正在三万六千公里的高空,安安静静地,干着它该干的活儿。”
李向东没再出声。
他只是扭过头,望着窗外那片被割成一条一条的,亮得晃眼的天。
赢了。
就在这时,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
陈岩走了进来。
他身后还跟着一位老人,脊梁挺得笔直,一张脸上全是岁月冲刷过的沟壑。
马振华。
老人一进门,那双锐利的眼睛就直接盯在了病床上刚醒过来的年轻人身上。
当他看到李向东睁着眼,也正望着他时,马振华那张一直紧绷的,刻着风霜的脸,所有线条瞬间都软了下来。
他的脚步顿了顿。
那双浑浊的老眼里,有什么东西在剧烈地翻腾。
他快走几步到了床前,嘴唇开合了好几次,却一个字都没能说出来。
最终。
这位共和国航天事业的功勋元老,这位在发射失败的泰山压顶之下都未曾弯下脊梁的铁血总指挥,对着病床上的李向东,笨拙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孩子。”
老人一开口,声音里是再也压不住的剧烈颤抖。
“我代表基地所有人,代表所有为这颗星搭了半辈子进去的老家伙们……”
“谢谢你。”
陈岩就站在一旁,没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
李向东挣扎着想坐起来,却被马振华一把按住了肩膀。
那只布满老人斑和陈年老茧的手,滚烫,有力,带着不容抗拒的劲儿。
“别动!”
“你现在是咱们最大的功臣,是宝贝疙瘩!谁让你动的!”
老人直起身,像是猛地想起了什么,脸上那沉甸甸的感激,瞬间就被一种孩子气的,憋都憋不住的狂喜给冲垮了。
他一拍大腿,嗓门都高了八度。
“你小子知道吗?!”
“就今天早上!消息一放出去!全世界都炸锅了!”
马振华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在小小的病房里兴奋地来回踱步,挥舞着手臂,活脱脱一个打了天大胜仗,急着显摆战果的老兵。
“华盛顿那头,他们的国防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脸都绿了!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表示关切和呼吁透明的屁话!”
“莫斯科的塔斯社,发了篇酸不拉唧的评论,阴阳怪气说咱们的技术来源不明,哼,吃不着葡萄嫌葡萄酸!”
“最他娘解气的,是东京!他们那个航天技术研究所的所长,昨天还跟媒体打包票,说咱们的技术至少落后他们十年,这次发射铁定失败!结果今天一早,他就宣布因病辞职了!”
老人说着,自己先绷不住,“哈哈哈”地放声大笑起来。
那笑声洪亮,畅快,满是扬眉吐气后的痛快!
把这几天压在所有人胸口的大石头,炸了个粉碎!
李向东就这么静静地听着。
他能从老人那每一个手舞足蹈的动作里,从每一句粗豪的话里,听出那股子憋了几十年,终于一飞冲天的,属于一个大国的骄傲。
两天后。
李向东身体基本恢复。
到了该走的时候。
还是那片被群山锁住的秘密机场。
还是那架刷着军徽的运输机。
只是来时和去时,心境已是云泥之别。
停机坪上,马振华站在最前面。
他身后,没有欢送的队伍,也没有震天的锣鼓。
只有十几位头发花白,穿着洗到发白的旧研究服的老专家。
他们就那么静静地站成一排,一个个身形枯槁,却又挺得笔直,在旷野的风里,扎成了一片沉默的山林。
没有口号。
没有话语。
只有一道道沉静的,饱含着千言万语的注视。
风吹过停机坪,卷起沙尘,吹乱了老人们的白发。
李向东,苏晴,陈岩三人走到队伍前,站定。
陈岩对着老人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李向东和苏晴,也学着他的样子,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人们没有回礼。
他们只是看着,一张张被岁月刻满沟壑的脸上,是一种最质朴的,最郑重的认可。
马振华走上前来,站到李向东面前。
他伸出了手。
李向东也伸出手,两只大小不一,分属两个时代的手,重重地握在了一起。
马振华的手很粗糙,力气大得惊人,几乎要捏碎李向东的骨头。
他盯着李向东的眼睛,一字一顿,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我们这代人,是在一片废墟上,把这根顶梁柱给立起来了。”
“能把它立多高,能让它撑多久,以后……”
“就看你们了。”
说完,他松开手,后退一步,再无一言。
李向东的心,被这句朴实无华的托付,狠狠撞了一下。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三人转身,登上舷梯。
舱门关闭,螺旋桨的轰鸣隔绝了外面的世界。
运输机在跑道上滑行,加速,最终一跃而起,冲向那片湛蓝得没有一丝杂质的天空。
李向东坐在舷窗边,向下望去。
停机坪上,那十几位老人依旧站在原地,仰着头,成了一尊尊凝望未来的雕像,身影在他的视野里越来越小,最终化作一个个模糊的黑点。
飞机越飞越高。
拐过一个弯,那座巨大到令人窒息的白色发射塔,再一次撞入他的视野。
它就那么安静地,骄傲地,矗立在群山之间,塔身在阳光下反射着冰冷又神圣的光,剑锋直指苍穹。
李向东的视线越过塔尖,投向了更高,更远,那片深邃无垠的宇宙。
他知道。
在那里。
那颗他们亲手送上去的星辰,已经睁开了眼睛。
它正在那片冰冷的黑暗中,孤独地,忠诚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为脚下这片广袤的土地,投下第一缕永不熄灭的,属于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