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潼关游击,沈泽到——!

作品:《上山为匪:开局捡漏六房压寨夫人

    安平营的骑士们,这些在尸山血海里打滚的汉子,第一次露出了迷茫的神情。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见过如此繁华的景象。


    终于,在地平线的尽头,一座雄城,横亘在天地之间。


    三重城墙,层层叠叠,巍峨得仿佛是支撑天地的巨壁。


    城头之上,商幡如林,猎猎招展。


    城墙之下,运河如带,漕船往来如织。


    那中轴线上隐约可见的皇城,在午后的阳光下,反射出金色的光芒。


    这便是大宋的心脏,天子脚下,京师!


    即便末日的阴影已悄然笼罩,此刻的它,依旧展现着一个老大帝国最后的辉煌。


    当沈泽率领的八百骑抵达正阳门外时,京营的清道队伍早已将会同馆前的御道清空。


    一名传旨太监手捧明黄圣旨,早已在此等候。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南河总兵官沈泽,屡破剧贼,功在社稷,朕心甚慰。”


    “特旨,赐沈泽紫禁城内骑马,着甲带刀,直入皇城承天门面圣!钦此!”


    这个消息在所有京营兵的脑中炸开!


    紫禁城内骑马!


    着甲带刀!


    这是开国以来,除了寥寥几位功勋盖世的国公外,从未有过的殊荣!


    李威和他的手下们,瞬间激动得满脸通红!


    之前在茶棚受的那些气,此刻全化作了无与伦比的荣耀!


    他们是迎回这位盖世名将的人!


    这份荣耀,他们也与有荣焉!


    这足以洗刷掉京营中看不中用的污名!


    沈泽眼神一凝,心中了然。


    这便是崇祯给我的第一重示好。


    他要让满朝文武,满城百姓都看看,他对我沈泽,是何等的信任与恩宠!


    他没有下马,只是在马背上对传旨太监微微抱拳。


    “臣,沈泽,谢陛下天恩!”


    他猛地一抖缰绳,玄武发出一声嘹亮的嘶鸣,人立而起!


    沈泽一马当先,挥鞭入城!


    七百余骑紧随其后,马蹄踏在青石板铺就的御道上,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御道两侧,早已被闻讯而来的京师百姓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伸长了脖子,踮起了脚尖,想要一睹这位传说中将军的真容。


    当那匹神骏的乌骓马,以及马上那位身着血迹斑斑的铁甲的年轻将军出现时,人群瞬间沸腾了!


    “是沈将军!”


    “就是他!一个人冲垮了闯军的尸墙,斩了刘宗敏!”


    突然,欢呼戛然而止。


    京师的百姓们想象中的威武将军,应当是金盔金甲,神光赫赫。


    身后跟着一群同样威风凛凛的天兵天将。


    然而,当那七百余骑真正踏入正阳门。


    没有鲜亮的旗帜,只有破损的战旗在风中无力地摆动。


    没有锃亮的铠甲,只有被血痂和泥浆糊满,遍布着刀痕箭孔的铁甲。


    更没有百姓们期盼的胜利者的笑容。


    只有七百余张麻木的脸。


    马蹄踏在青石御道上,轰隆闷响。


    喧嚣的京师,在这七百人的沉默行军中,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人们的目光,最终汇聚到了队伍最前方。


    那匹通体乌黑,神骏非凡的战马之上,端坐着一个年轻得过分的将军。


    他身披山文甲,头戴凤翅盔,面容棱角分明,宛如刀削斧凿。


    他没有看两侧欢呼的百姓,眼神平静地直视着前方。


    他,就是沈泽。


    他身后的七百骑士,就是安平营!


    一支从地狱里杀出来的军队!


    队伍行至皇城之前,承天门巍峨耸立。


    早已列队等候的京营仪仗队,甲胄鲜明,旌旗招展。


    本是天子仪仗,威严无比。


    然而,当安平营在他们面前停下时,京营兵们只觉得一股寒意窜上天灵盖。


    那不是人数的压制,而是质的碾压!


    是绵羊遇见了饿狼!


    沈泽勒住缰绳,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是抬起右手,做了一个简单的手势。


    “哗啦!”


    身后七百骑兵如臂使指,闻令而动,没有丝毫杂音。


    原本的行军队形瞬间变幻,以沈泽为锋矢,迅速散开,在宽阔的广场上化作一个巨大的方阵!


    人与马仿佛融为一体,长枪斜指苍穹。


    前来迎接的京营仪仗队,瞬间被这股气势压得黯然失色。


    李威和他手下的京营兵们,非但没有感到被比下去的羞辱,反而个个挺直了胸膛,脸上泛起激动的潮红!


    这就是我大宋的军队!


    这就是为我等迎回的盖世名将!


    这一刻,能为这样的军队引路,竟成了他们此生最大的荣耀!


    沈泽翻身下马,动作干脆利落,战靴落地,发出沉闷的响声。


    “恭迎沈将军!”


    一名面白无须的大太监快步迎了上来,身后跟着一位身着绯色官袍,神情肃穆的大员。


    沈泽目光一扫,心中已有计较。


    王承恩,崇祯的秉笔太监,心腹中的心腹。旁边那个兵部尚书丁启瑞,一个老油条。


    “末将沈泽,见过王公公,见过丁部堂。”他只是抱了抱拳,不卑不亢。


    “哎哟!沈将军可折煞咱家了!”王承恩满脸堆笑,热情地一把扶住沈泽的手臂。


    “将军乃国之柱石,护我大宋江山,此等大功,受得起任何礼遇!皇上在殿里,可是望眼欲穿呐!”


    他一边说着,一边看似亲热地拍了拍沈泽的臂膀,实则是在向周围所有人,尤其是文官集团,展示皇帝对沈泽的绝对信任与亲近。


    旁边的丁启瑞,眼角的余光瞥见那块黏腻的血痂,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眼神深处闪过一丝嫌恶。


    “沈将军少年英才,为国除贼,实乃我大宋之幸。”


    王承恩像是没看见丁启瑞的微表情,笑得更灿烂了。


    “皇上特意有旨,沈将军征尘未洗,便是大功的见证!不必更衣,着此战甲,随咱家入宫面圣!”


    在城门口,沈泽主动解下了背上的长弓和箭囊,交给了卫士。


    但腰间的佩刀,却在王承恩的示意下,被允许保留。


    这又是一重恩典!


    王承恩亲自在前方引路,沈泽紧随其后。


    二人一前一后,穿过厚重的宫门,踏入了那片寻常人一生都无法窥探的禁地。


    巨大的宫廷广场空寂无人,只有他们二人的脚步声在回响。


    两侧的宫墙高耸,投下巨大的阴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沿途的京营卫士,目不斜视,却在沈泽经过时,不自觉地将身体绷得更紧。


    那些远远窥视的太监宫女,更是甫一接触到沈泽的眼神,便吓得立刻低下头,不敢再看第二眼。


    当巍峨的太和殿出现在视野尽头时,那数百级汉白玉台阶,铺陈在沈泽面前。


    高耸的台阶上,每隔五十阶,便站着一名小太监。


    当沈泽的脚踏上第一级台阶时,最下方的小太监猛地吸了一口气,用一种悠长而独特的韵调高声唱喏。


    “潼关游击,沈泽到——!”


    声音穿云裂石,向上方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