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这就是大宋的朝堂

作品:《上山为匪:开局捡漏六房压寨夫人

    一股怒火从沈泽的心底最深处,轰然升起!


    他只是缓缓地转过头,冷冷地盯着丁启瑞。


    丁启瑞正说得慷慨激昂,忽地对上这道目光,只觉得一股冰冷刺骨的杀气笼罩了全身!


    他仿佛看到了尸横遍野的战场,闻到了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


    听到了无数冤魂在耳边哀嚎!


    他原本准备好的词句,全都卡在了嗓子眼,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我……我只是对沈将军的说法,有些异议。”


    丁启瑞的气势瞬间从猛虎变成了病猫,声音越来越小,额头上冷汗涔涔。


    最后竟不敢再与沈泽对视,狼狈地低下了头。


    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堂堂兵部尚书,竟被一个武将用眼神就吓得语无伦次!


    崇祯皇帝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他既恼怒沈泽的桀骜不驯,更厌恶丁启瑞的懦弱无能!


    这就是他的朝廷?


    这就是他的股肱之臣?


    “够了!”


    崇祯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中充满了怒火。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沈泽,又扫了一眼噤若寒蝉的文武百官。


    “沈爱卿,一路风尘,想必是累了。王承恩。”


    “奴婢在。”


    “带沈将军下去休息,好生款待。”


    “遵旨。”


    崇祯说完,疲惫地挥了挥手,连多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了。


    “退朝。”


    “退朝——”


    王承恩那略显尖利的嗓音在空旷的殿宇中回荡。


    满朝文武,如蒙大赦,纷纷躬身告退。


    他们经过沈泽身边时,目光复杂,却无一人驻足,无一人言语。


    转瞬之间,方才还人头攒动的太和殿前,只剩下沈泽孤零零的身影。


    他那身破旧的铁甲,在汉白玉的映衬下,显得愈发触目惊心。


    一个穿着灰色袍服的小太监战战兢兢地挪了过来,低着头。


    “沈将军,请随奴婢来。”


    他不敢看沈泽,方才那一眼压得兵部尚书喘不过气的眼神,他远远瞥见了,只觉得浑身发冷。


    沈泽的目光从远处收回,落在这小太监身上,那杀气消散得无影无踪,只剩下平静。


    “有劳公公了。”


    他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喜怒。


    从怀中摸出一小块碎银,不着痕迹地塞进了小太监的手里。


    “带路吧。”


    小太监捏着那块还有些温热的银子,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在这宫里,他们这些底层内侍,在朝廷大员眼中连条狗都不如,何曾受过这等待遇?


    尤其是这等刚刚在朝堂上顶撞了皇帝的骄兵悍将!


    一股热流瞬间涌上眼眶,他赶紧低下头,用袖子飞快地抹了一下。


    “将军,这使不得……”


    “拿着吧,买些酒暖暖身子。”


    沈泽的声音依旧平淡,“这京城的冬天,冷得很。”


    小太监再不敢多言,只是将银子死死攥在手心,躬着的身子更低了。


    “谢将军赏!将军这边请!”


    午门外的白玉广场上,阳光刺眼。


    沈泽刚刚踏出宫门。


    “哎呀!沈将军!下官户部侍郎周元,久仰将军神威,今日一见,果真是少年英雄,国之栋梁啊!”


    一个身形微胖,满面红光的官员快步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菊花般的笑容。


    他话音未落,旁边另一位身形清瘦,留着山羊胡的官员也挤了过来,拱手作揖,声音比周元还要热切三分。


    “周侍郎此言差矣!沈将军何止是国之栋梁,简直是我大宋的定海神针!”


    “下官工部员外郎吴谦,已在望江楼备下薄酒,还望将军赏光,让下官为您接风洗尘!”


    两人一左一右,几乎要将沈泽夹在中间,言语间的谄媚与拉拢,露骨得不加任何掩饰。


    沈泽的目光越过他们,投向不远处。


    他看到,更多的官员三三两两地站在那里,远远地观望着。


    他们的站位泾渭分明,显然分属不同阵营。


    那些投向自己的眼神,炽热贪婪,像是在打量一件绝世神兵,盘算着该如何将其握在自己手中。


    党争……


    沈泽心中冷笑。


    原来如此,这就是大宋的朝堂。


    外有流寇四起,鞑虏叩关,内里却还在为这些狗屁倒灶的党同伐异争得头破血流!


    他们根本不在乎什么潼关,什么流寇,他们只在乎,他沈泽这把新出鞘的刀,能为他们砍倒多少政敌!


    一瞬间,沈泽心中的怒火再次燃烧起来。


    他看这些人,与看战场上的敌人,并无二致。


    “咳!”


    一声干咳打断了周,吴二人的争抢。


    丁启瑞背着手,慢悠悠地踱了过来,身后跟着几名兵部官员。


    他那张老脸已经恢复了平日的威严,只是眼底深处还藏着一丝未消的惊悸。


    “周大人,吴大人,你们未免太心急了些。”


    他先是淡淡地扫了二人一眼,随即转向沈泽。


    “沈将军,兵部核验总兵官印信与勘合文书,乃是例行公事。还请将军随老夫到兵部一趟。”


    周,吴二人见是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讪讪一笑,不敢再争,却也不肯就此离去,只得退到一旁候着。


    丁启瑞见状,心中暗骂一声老狐狸,随即换上一副和煦的笑容,对着沈泽压低了声音。


    “沈将军,方才在殿上,老夫也是为了朝局着想,言语多有得罪,还望将军海涵。”


    他见沈泽面无表情,不为所动,眼珠一转,抛出了真正的诱饵。


    “将军啊,潼关那种苦寒之地,流寇环伺,凶险万分,岂是将军这等英雄该待的地方?


    不瞒你说,湖广,南直隶的总兵尚有空缺,那可是鱼米之乡,富得流油!


    只要将军点个头,老夫在陛下面前斡旋一二,保你换个好去处,岂不美哉?”


    这番话,可谓是推心置腹,毒辣至极。


    这是要将他这头刚刚崭露头角的边关饿狼,调到温柔乡里,拔了牙,去其爪,养成一条摇尾乞食的看门犬!


    沈泽心中杀机一闪而过,脸上却终于有了一丝波动。


    他像是认真思考了一番,才缓缓拱手。


    “丁尚书美意,末将心领了。只是我安平营的弟兄,都是随末将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骤然换防,怕是水土不服。”


    他话锋一转,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无奈。


    “何况,我这六百弟兄,一路血战,兵疲将累,甲胄多有折损。如今这副模样,就算去了富庶之地,怕也守不住一方平安。”


    “若尚书大人能体恤一二,为我安平营补充些许军械,末将感激不尽。届时,必登门叨扰尚书大人备下的和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