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这沈泽,是我兵部的人

作品:《上山为匪:开局捡漏六房压寨夫人

    入夜,兵部尚书丁启瑞府邸。


    灯火通明,丝竹悦耳,宴席早已备下。


    丁启瑞端坐主位,脸色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死死盯着那个走进来的年轻身影,眼神像要喷出火来。


    他本意是设一场鸿门宴,借着私下场合,敲打,拉拢,甚至驯服这头初入京城的猛虎。


    可他万万没想到,沈泽竟敢如此胆大包天!


    他不仅自己来了,还顺路邀请了户部侍郎周元,工部员外郎吴谦,甚至还有几个分属不同党派的言官御史!


    这哪里是赴宴?


    这分明是把自己当成了一块肥肉,召集了满城的饿狼,公然待价而沽!


    这吃相,何止是难看,简直是狂妄到了极点!


    沈泽满面春风地与众人一一见礼,谈笑风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却愈发诡异。


    终于,一个属于小派系的官员坐不住了,他猛地站起身,端起酒杯,对着沈泽一揖到底。


    “沈将军神威盖世,为国朝柱石!下官愿为将军麾下三百新募锐士,捐上一百套布面甲,以壮军威!”


    满堂皆静!


    丁启瑞的眼角狠狠一抽。


    沈泽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无比热情的笑容。


    他大步上前,亲自扶起那名官员,用力拍着他的肩膀。


    “好!先生高义!沈某代麾下浴血奋战的弟兄们,谢过先生了!这杯酒,我敬你!”


    他一饮而尽,动作豪迈,气吞山河。


    这一幕,彻底改变了宴席的性质!


    其余官员的脸色都变了。


    他们瞬间明白,今晚已经不是拉拢沈泽的问题了,而是如何才能不被这尊杀神惦记上的问题!


    “下官愿出五百张上好角弓!”


    “我等愿凑齐三百匹战马所需的马具!”


    “箭矢,佩刀,我们包了!”


    一时间,表态之声此起彼伏。


    不过片刻功夫,沈泽新兵营所需的各类装备,竟被这些中小派系瓜分殆尽!


    眼看火候差不多了,户部侍郎周元才慢悠悠地放下酒杯,轻咳一声。


    全场立刻安静下来。


    “沈将军为国剿贼,粮饷之事,乃是朝廷分内。”


    “户部,愿为将军麾下六千兵额,一力承担所有练兵粮饷,绝不拖欠一日!”


    这话的分量,远超之前所有。


    沈泽脸上的豪迈瞬间转为肃穆与尊敬,他对着周元深深一躬。


    “周大人高风亮节,沈泽铭感五内!有大人此言,我安平营将士,便可再无后顾之忧,誓为陛下与朝廷,荡平流寇!”


    这一番截然不同的态度,清晰地向所有人展示了他的行事准则。


    谁给的利益大,谁就值得他尊敬!


    丁启瑞的脸色已经从铁青变成了酱紫。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他身边的工部员外郎吴谦,却忽然笑着转向沈泽。


    “沈将军,粮饷军械皆备,不知可还有何处短缺?工部上下,定当全力支持。”


    沈泽故作沉思,眉头紧锁。


    片刻后,才长叹一声。


    “不瞒吴大人,如今流寇势大,闯军,献贼皆是百战悍匪。下官最缺的,一是能保住弟兄们性命的甲胄,二是能克制贼军冲锋的火铳!”


    “下官斗胆,恳请工部,为我南河战区,再调拨布面甲,六千套!”


    “三眼火铳,两千六百杆!”


    “沈将军……”吴谦声音干涩。


    “你方才说多少?”


    他几乎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沈泽的嘴角依旧挂着那抹淡然的笑意。


    “布面甲,六千套。三眼火铳,两千六百杆。一具不多,一杆不少。”


    这沈泽当真是疯了!


    潼关孙传庭麾下三万精锐,也不过才凑齐万套布面甲!


    京营那帮勋贵子弟,仗着天子脚下,搜刮了多少年,才勉强凑够一万之数!


    他沈泽,一个新晋的总兵,兵额不过六千,竟敢张口就要六千套?


    这是要吞象!


    吴谦下意识地看向户部侍郎周元,却发现对方也是一脸凝重,显然也被沈泽的胃口给噎住了。


    然而,箭已在弦上。


    话已经放出去了,此刻若是退缩,脸面何存?


    更何况,得罪了眼前这尊杀神……


    罢了!


    舍了这批军械,换这尊杀神一个人情,赌他将来能平步青云,值了!


    吴谦一咬牙,正欲开口应下这桩亏到姥姥家的买卖。


    “不必劳烦吴大人了。”


    全场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主位上那个一直沉默不语的身影。


    兵部尚书,丁启瑞。


    丁启瑞缓缓站起身。


    “沈将军所请的六千套布面甲,两千六百杆三眼铳。”


    “连同周大人方才允诺的六千兵额粮饷,兵部一并包了!”


    满座皆惊!


    周元和吴谦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精彩,又惊又疑。


    这丁启瑞,今晚被沈泽当众打脸,羞辱得体无完肤,怎么转眼间,竟会主动送上这么一份泼天大礼?


    众人脑中都盘旋着同一个念头。


    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丁启瑞冷哼一声。


    “诸位不必如此看老夫。沈将军为国剿贼,浴血奋战,朝廷供应粮饷武备,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


    “我大宋军制,新募之兵,便该衣甲,兵刃,粮饷齐全,方能上阵杀敌!”


    “只是近年国库空虚,法度松弛,此规矩才渐渐废弛。”


    “今日,老夫不过是按规矩办事罢了!”


    在座的官员们全都愣住了。


    是啊,规矩是这么个规矩。


    开国之初,募兵岂有不给全套甲胄的道理?


    只是这大宋朝末年,处处糜烂,人人都在挖墙脚,这本该天经地义的规矩,竟成了需要被人提醒才会想起的恩典。


    一时间,众人心中五味杂陈,竟无一人能开口反驳。


    沈泽的眼底闪过一丝精芒。


    他上前一步,对着丁启瑞行了一个九十度大礼,声音洪亮。


    “丁部堂高义,末将替数万浴血的弟兄们,叩谢部堂!”


    丁启瑞却只是冷淡地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


    沈泽直起身,心中已是一片雪亮。


    好个丁启瑞!


    好一招以退为进,釜底抽薪!


    他看出来了。


    丁启瑞已经彻底放弃了拉拢自己的念头。


    这位兵部尚书很清楚,就算满足了自己所有要求,自己这条猛虎,也绝不会变成他丁家的看门犬。


    既然如此,他索性就做得更绝!


    他用规矩二字,将所有事情都揽到兵部头上,名正言顺地切断了自己和户部,工部乃至其他派系建立联系的可能。


    这既是展现兵部的权威,也是在警告周元和吴谦。


    这沈泽,是我兵部的人,你们休想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