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他已经第三次,兵围开封了!
作品:《上山为匪:开局捡漏六房压寨夫人》 牛成虎咧着大嘴,亲自奔下城楼,下令大开城门。
自己则像个迎候王师的百姓,满脸激动地冲到吊桥前。
“将军!您可算回来了!”
他一个七尺高的壮汉,此刻竟是眼眶泛红。
沈泽翻身下马,看着城头上那副如临大敌又转为狂喜的夸张景象,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疑惑。
他拍了拍牛成虎的肩膀。
“城中出了何事?为何如此惊慌?”
牛成虎脸上一片凝重。
“将军,您有所不知。”
“李自成那个独眼龙,疯了!”
“他已经第三次,兵围开封了!”
沈泽的瞳孔一缩。
比自己记忆中的历史,还要快!
李自成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搅动天下风云。
历史的轨迹,因为自己的到来,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偏转。
“将军!”
不等沈泽细想,一声焦急万分的呼喊从城门内传来。
“你可算回来了!”赵宇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将军,城中出事了!孙督师已在中军大帐等候多时,指名要见您!”
沈泽只是微微颔首,吐出两个字。
“知道了。”
他翻身上马,沉声下令。
“安平营,随我来!”
“喏!”
六百铁骑齐声应和,声震四野。
队伍开拔,赵宇起身后,却并未立刻跟上,而是猛地转向一旁尚在激动中的牛成虎,脸色一沉。
“牛将军!”
“啊?赵将军有何吩咐?”牛成虎一愣。
赵宇的眼神锐利。
“以后再有军伍路过,未明旗号前,不许再乱喊闯贼!今日之事,若非将军归来,惊扰军心,动摇士气,你担待得起吗?!”
一番话,让牛成虎瞬间清醒。
他抱拳躬身,一脸愧色。
“末将知罪!末将鲁莽了!”
“下不为例!”赵宇冷哼一声,立刻策马追向沈泽的队伍。
他精准地控制着马速,始终让自己的马头,比沈泽的坐骑落后半个身位。
马蹄踏过潼关城内的主道,沈泽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往来的士卒,一个个垂头丧气,眼神麻木。
看见他们这支骑兵队伍,非但没有振奋,反而下意识地向路边畏缩。
沈泽的目光转向身侧的赵宇
“军中士气为何如此低落?”
赵宇脸上泛起一抹苦涩。
“沈将军有所不知。潼关是天险,弟兄们躲在关内,总觉得高墙厚土能保住性命。”
“可最近风声越来越紧,都说督师大人不日便要尽起大军,出关与闯贼决一死战。”
“一听要出关野战,那些卫所兵和新募来的壮丁,腿肚子都快转筋了!”
“这几日,营中愁云惨淡,就盼着您这位定海神针回来,领着咱们打个胜仗,给大伙提提气啊!”
沈泽心中了然。
这便是精兵与乌合之众的根本区别。
他的目光更加幽深。
“关内现有兵马几何?”
“回将军!”赵宇立刻禀报。
“各部兵马合在一处,加上新募之兵,共计四万两千余人。”
四万二?
沈泽心中冷笑。
这个数字听着唬人,可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里面,至少有三成是连血都没见过,只会摇旗呐喊的城防卫所兵。
还有近半是刚放下锄头,连队列都走不齐的壮丁。
真正能拉上战场,能有一万都算是孙传庭治军有方了。
而他麾下,安平营的嫡系骑兵,满打满算,不过六百。
拿这支成分复杂的杂牌军,去硬撼李自成那数十万百战精锐?
无异于以卵击石。
此战,难于上青天!
思绪间,前方一座巨大的校场已然在望。
还未靠近,便能听到里面传来阵阵操练的呼喝之声。
“督师大人就在里面。”赵宇指了指校场高高的点将台。
“朝廷来了位钦差,点名要检阅新兵操练,督师大人正陪着呢。”
沈泽勒住缰绳,点了点头。
“去通报一声,就说安平营游击沈泽,已归建复命。”
“是!”亲卫领命而去。
等待的间隙,沈泽的目光投向了校场之内。
数千名新兵正在操演最基础的枪阵。
果然不出他所料,这些士卒身上的甲胄残缺不全。
手中的兵刃更是五花八门,长枪,木矛,甚至还有削尖的竹竿。
然而,他们的眼神却让沈泽微微一动。
筋骨还在,血气未散。
沈泽心中暗暗点头,这些人,稍加雕琢,堪为一用。
赵宇看着这番景象,却是满脸的惋惜。
“若是再给三个月,这些兵,定能脱胎换骨,成为一支虎狼之师!可惜李自成不给我们这个时间啊!”
“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沈泽淡淡地回了一句。
赵宇一怔,心中的焦躁竟奇迹般地平复了。
是啊,只要将军在,似乎再大的难关,也总有办法。
可真的有吗?
闯军数十万大军,已在城下整装待发,兵锋所指,便是潼关。
双方的实力,实在太过悬殊。
就在这时,点将台上的气氛陡然一变。
只见一名身穿华丽绯袍,面白无须的中年文官,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猛地一拂袖袍,竟是不顾身旁孙传庭的劝说,径直起身,朝着校场大门的方向走来。
赵宇脸色一变,暗道一声不好。
连忙拉了拉缰绳,示意身后的骑兵队向一旁让开通路。
那名绯袍文官脚步不停,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寒气,一张脸拉得比驴还长。
“孙督师,这就是你给本官看的精锐?一群拿着烧火棍的叫花子!”
“就凭这些烂泥扶不上墙的货色,也想挡住闯贼的铁蹄?简直是痴人说梦!本官看,这潼关,破矣!”
孙传庭脸上强行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这些都是新募的壮丁,筋骨还在,只是欠些火候。只要假以时日,定能……”
“时日?”钦差猛地甩袖。
“李自成会给你时日?朝廷会给你时日?孙传庭,你别忘了,你这督师的位子,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
“若是潼关有失,你,还有本官,都得掉脑袋!”
孙传庭的眼角肌肉抽搐了一下,但很快便被他强压了下去。
他知道,跟这种只知党争,不懂兵事的阉党走狗,是讲不通道理的。
“下官明白。还请丁大人回京之后,能在皇上面前,为我潼关十数万军民,多多美言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