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不让她活着见到老夫人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廖嬷嬷见闻星洛神情变化,便知她先前对此毫不知情。


    她长叹一声,“也不知老夫人如今情况如何?若是有她在,定然会为大小姐主持公道的。”


    “嗯,嬷嬷放心,属于母亲的东西,我会自己设法拿回。祖母那边,我也会尽快上山探望,您可有话要带给祖母?”


    廖嬷嬷眼中骤然亮起希冀的光,“老奴……能随您一起去普照寺吗?”


    闻星洛轻轻摇头,“嬷嬷莫急,容我先去探探情况。待时机合适,自会安排你们相见。”


    “好,老奴听大小姐的。”廖嬷嬷点头,随即又忧心忡忡地压低声音,“只是……您千万多加小心。那苏氏,面慈心毒,手中有钱银却无大智,行事阴狠毒辣。”


    闻星洛唇角微扬,带着一丝冷峭的笃定:“嬷嬷放心,我也并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二人相视,眼中皆是历经风霜后的了然与坚定。


    离开时,闻星洛主仆提着装满水的水囊,在村民眼中,不过是两个讨水过路的寻常旅人。


    回城的路上,闻星洛梳理着这两日拼凑的信息碎片。


    母亲留下的丰厚嫁妆,以及那个神秘的玄铁匣子,如同两条无形的主线,串联起所有疑点,直指侯府深处埋藏多年的隐秘。


    *


    回到侯府,已是华灯初上时分。


    今日太子下聘的盛况早已落幕。


    从采葑口中得知,今日府中的宴会一切顺利,抱恙的苏氏也强撑着主持了整场大礼。


    只是苏氏身边最得力的万嬷嬷却不见踪影,不知是罚跪一夜后精神不济,还是又去谋划什么见不得光的事了。


    闻星洛刚饮下一口温热茶水,苏嬷嬷便来禀报:“大小姐,二小姐来了。”


    “哦?这么晚了,她过来做什么?”


    “姐姐,妹妹是来给你送饭的。”


    不待苏嬷嬷回答,珠帘已被撩开,闻知鸢笑吟吟地走了进来,身后跟着提食盒的紫苏。


    闻星洛今日“识趣”地在外避嫌一整日,显然让闻知鸢十分满意,此刻她面上的和颜悦色倒显出几分真心实意。


    “姐姐,你今日外出,错过了府里的宴席。妹妹特意给你留了份饭菜。”


    她说着,示意紫苏将精致的菜肴一一摆在桌上。


    闻星洛接过闻知鸢递来的筷子,笑容温煦:“妹妹有心了。姐姐在此祝妹妹与殿下白首不相离……得偿所愿。”


    闻知鸢眼中掠过一丝掩饰不住的得意,“多谢姐姐吉言!那妹妹就不打扰姐姐用饭了。”


    她心中冷笑:得偿所愿?自然!前世的悲惨,今生定要你闻星洛尝个遍!


    殊不知,闻星洛心底同样回以一声冰冷的嗤笑,太子图谋...看来闻知鸢是一无所知。


    姐妹二人各怀心思,面上却笑意盈盈,互道晚安。


    *


    翌日清晨,早膳时苏氏也在座,气色已恢复如常。


    饭毕,她轻叹一声道:“阿洛,鸢儿,普照寺传来消息,你们祖母身体抱恙。老爷已定下明日一同上山侍疾,你们姐妹俩也一道去吧。”


    闻知鸢立时面露不悦,“娘,我的嫁衣才刚开始绣呢……”


    苏氏嗔怪地瞥她一眼:“正因为你们姐妹都即将出阁,日后在夫家相夫教子,回娘家的日子便少了。趁此机会去看看祖母,尽一份孝心才是正理。”


    说这话时,她的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闻星洛。


    闻星洛神色平静,淡然应道:“好,听夫人安排便是。”


    回到海棠苑,采菲忍不住疑惑:“小姐,侯夫人怎会主动让您上山见老夫人?她不该千方百计阻止才对吗?”


    “嗯,她自然是不愿让我见到祖母的。”闻星洛眸光微冷,“所以此行……她根本没打算让我活着见到祖母。”


    “啊?您是说,她是故意引您出府,好在外头动手?”


    “没错。若是在途中‘意外’出事,最后只我一人没了性命,谁又能怪罪到她头上?”


    “好歹毒的心思!那您还答应她?”


    “无妨。千日防贼终非长久之计。”闻星洛唇角勾起一丝冷意,“再说,不是还有你保护我么?”


    采菲无情拆穿:“小姐,奴婢这点三脚猫功夫,对上真正的高手,跑都未必跑得赢。您还是……自求多福吧。”


    一旁的采葑紧张地咽了咽口水:“小姐,带上奴婢吧!”


    闻星洛拍拍她的手:“苏氏交代了,我和闻知鸢各带一人随行。你守好家里便是。”


    “那……小姐您务必小心,千万平安归来!”采葑忧心忡忡。


    闻星洛转身向内室走去,身后犹能听见采葑喋喋不休地叮嘱采菲要护好小姐周全。


    闻星洛嘴唇微勾,她自然不会打无准备之仗,是危机,也可能是反击的机会。


    苏氏前两次出手皆未得逞,此番必然酝酿着更狠毒、更致命的一击。


    家人同行,在饮食上动手脚的风险太大。


    她早已打听清楚,此去普照寺一日车程,抵达山脚后还需步行攀爬半个时辰。


    女眷同乘一车,意外难免误伤。


    那么,步行上山那一段险峻山路,便是苏氏最可能下手的地点。


    心中有了计较,闻星洛借口采买,再次出了府门。


    她径直前往将军府寻宋辞安。


    宋辞安刚立战功归来不久,圣上特赐两月休沐,想必人在府中。


    不料门房却告知,将军一早便去了军营。


    闻星洛问清了军营方位,正欲自行前往。


    却忽闻身后一声清脆呼唤:“闻大姑娘!请留步!”


    闻星洛驻足回望,只见一个身着利落红色箭袖骑装的少女快步追来。


    她约莫十三四岁年纪,墨发高束成马尾,腰间悬一柄短剑,眉目间英气勃勃,与宋辞安有七八分相似,只是少了几分沉稳,多了几分灵动。


    少女步履轻捷,气息平稳,显是常年习武。


    她行至近前,好奇地上下打量了闻星洛一眼,随即绽开明媚笑容:“你就是闻大姑娘吧?我是宋辞欢!”


    “嗯,我是闻星洛。宋姑娘是辞安的妹妹?”


    “对呀!嫂子!我是你小姑子!”宋辞欢答得爽快。


    闻星洛莞尔:“我尚未过门,这般称呼可合适?”


    “怎么不合适?亲事都定下了,祖母也认可了,你就是我嫂子啦!”


    宋辞欢笑容灿烂,随即想起正事,“对了,嫂子要找我哥?军营在郊外呢,我带你去!”


    闻星洛欣然应允,有宋辞欢同行,到了军营也方便些。


    马车驶动,宋辞欢吱吱喳喳讲起宋家的事,尤其是她那“铁疙瘩”大哥宋辞安的趣事。


    言语间透着对兄长的亲昵和敬仰。


    闻星洛颇为喜欢这热情洋溢的姑娘,但忆及前世宋辞欢在流放地的悲惨结局,心头不由猛地一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