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审判定国公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裴度!”
瑞昌帝猛地一拍御案,巨大的声响震得殿内嗡嗡作响。
“你还有脸称臣?!看看你干的好事!私盐!私铁!禁药!豢养私兵!你定国公府想干什么?!造反吗?!”
皇帝的咆哮犹如惊雷,震得定国公耳膜生疼,匍匐在地。
“陛下……陛下明鉴!此乃……此乃构陷!定是有人……”
“构陷?!”
瑞昌帝怒极反笑,指着锦盒道,“谢爱卿!将你查到的,一条条念给这逆贼听听!让他死个明白!”
“臣遵旨!”
谢聪上前一步,声音清朗而冰冷,不带丝毫感情,如同宣读判决书。
“其一,经查,以‘隆昌号’、‘顺达行’为掩护,自永州至京畿,私运官盐逾十万石,侵吞国税,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
“其二,勾结北地马匪,私开铁矿,铸造兵器甲胄,部分流入黑市,部分藏于北境苍云谷私兵据点!此为起获之私铁样本,上有定国公府暗记!”
“其三,豢养私兵!据查,北境苍云谷内,藏匿披甲精兵五千余人!此为其名册、军械账簿、粮饷记录!其统领,乃定国公府庶子裴勇!现已擒获!”
每念一条,定国公的脸色就灰败一分。
尤其是当谢聪拿出那本厚重的、记录着详细私兵信息的原始账簿时,定国公彻底瘫软在地。
这账簿……这账簿不是应该藏在最隐秘的地库吗?!
怎么会……谢聪他怎么可能拿到?!
“裴度!你还有何话说?!”
瑞昌帝咬牙切齿,国公府所犯的每一条都是诛九族的死罪!
尤其是豢养五万披甲私兵,这已经不是贪腐,而是赤裸裸的谋逆!
任何辩解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
并且,统领之人还是他的亲儿子。
敌人如同住在他的心里,掌握着他所有见不得光的阴私。
事到如今,本该认罪了,但他还是想搏一搏。
“陛下,老臣不知道那逆子竟打着家里的旗号干了这等逆天之事,容老臣亲自将那逆子五马分尸!”
“哦?裴度,人证物证俱在,你还狡辩?”
瑞昌帝知道他厚颜无耻,没想如此厚脸皮。
三皇子与谢聪对视一眼,也暗道不好,若是今日让这老贼翻案,日后要对付他就难了。
“陛下明鉴,您可还记得,当年在太子殿下的周岁礼上,逆子裴勇曾中途离席,调戏了惠太妃的宫女,致人落水而亡,当日老臣便将那逆子逐出家门了。”
瑞昌帝心下一沉,没错,裴勇此人是京城有名纨绔。
当年宫里犯下这种错实属正常,但为此逐出家门,处置力度确实有些不妥。
可毕竟是定国公府的家事,他当时并没有过多关注。
如今想来,只怕是从皇后诞下龙子,定国公就生出了心思,从那时候就开始筹谋。
虽然太后也出自国公府,可他这个皇帝并非太后亲生的。
定国公府越来越无法拿捏他,生出了培养下一代血脉的心思......
如此说来,那他这个天子岂不是成了定国公府发展大计的障碍?
思及此,瑞昌帝神色晦暗,眼底冷意逐渐凝聚。
但是,锦盒内所有证据都指向裴勇,而非裴度这个老狐狸!
皇帝沉默的这一瞬,定国公亦思虑了许多。
他主动请罪道:“虽然裴勇那逆子已经跟老臣脱离了关系,但他暗中借着老臣的名号猖狂至此,老臣有失察之罪,还请陛下降罪!”
瑞昌帝咬着道:“没错,裴勇就算被你逐出家门,依然是你的亲儿子,且他一个庶子,要那么多财富和私兵做什么?背后定然有见不得人秘密!”
定国公抹了一把冷汗,自己主动认罚,瑞昌帝也没有因此放松警惕。
殿内再次陷入死寂,静得令人窒息。
瑞昌帝的眼神谢聪呈上来的那份铁证上沉思。
愤怒是真实的,裴度的私兵如同插在他心口的一把刀,让他坐立难安。
但理智也在拉扯,定国公府树大根深,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裴度本人更是两朝元老,太后的亲兄,皇后的父亲。
若仅凭一个“被逐出家门”的庶子统领私兵就坐实裴度谋逆,将其满门抄斩,势必引发朝野震动。
甚至会被有心人利用,说他“鸟尽弓藏”,清洗外戚。
而且,裴度方才的表演,确实暂时堵死了直接证明他“主谋”的铁证。
那本账簿上,并无裴度的亲笔签名或印信。
谢聪心中焦急,上前一步,朗声道:
“陛下!定国公是在狡辩!裴勇即便被逐,其豢养私兵所需之巨额钱粮、军械、场地,绝非一介庶子所能筹措!
必有其背后势力暗中支持!且苍云谷据点隐秘,若非定国公府多年在北境经营,如何能瞒天过海?
此中关联,绝非一句‘失察’便能撇清!请陛下明察!”
三皇子也立刻附和:“父皇!谢侍郎所言极是!裴勇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棋子!幕后主使才是真正包藏祸心之人!定国公府难辞其咎!”
裴度闻言,立刻伏地叩首,砰砰作响。
“陛下!谢侍郎、三殿下所言,老臣不敢辩驳!亦百口莫辩!是老臣无能,未能察觉那孽障的狼子野心,竟让他借国公府余威做出此等大逆之事!
老臣罪该万死!然,老臣对陛下忠心,可昭日月!若陛下疑心老臣有不轨之心,老臣……老臣愿以死明志!”
说着,竟猛地抬头,作势就要撞向旁边的蟠龙金柱!
“拦住他!”
瑞昌帝厉喝一声。
早有防备的金吾卫立刻上前,死死按住了裴度。
皇帝看着这混乱的一幕,胸口剧烈起伏。
裴度这个老贼,明明干了这么多谋逆之事,根本没把他这个天子放在眼内,却在此假惺惺以死相逼,还想给他扣上逼死老臣、逼死岳父的罪名么?
而三皇子和谢聪紧咬不放,证据指向裴勇和定国公府。
可惜,还缺乏钉死裴度本人的最后一根铁钉。
就在僵持不下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启禀陛下,太后娘娘宫中的掌事太监张公公求见。”一名内侍小心翼翼地在殿门口禀报。
瑞昌帝眉头紧锁:“他来做什么?宣!”
须发皆白、神情悲戚的张公公颤巍巍地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个紫檀木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