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太子白月光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三皇子回到府邸,一拳狠狠砸在桌案上,震得茶盏乱跳。


    “可恨!竟让他逃过一劫!”


    谢聪站在一旁,面色凝重。


    “殿下息怒。裴度虽未伏诛,但定国公府已是昨日黄花,再难掀起大浪。裴宇流放,裴勇伏诛,其党羽尽灭,北境私兵据点被捣毁,其财富被抄没大半……这已是对皇后和太子一系的重创!陛下……终究是念了旧情。”


    “旧情?”三皇子冷笑,“父皇今日的‘仁慈’,他日必成祸患!裴度那老贼,绝不会善罢甘休!”


    “殿下所言极是。”


    谢聪点头,“经此一役,皇后与裴家必然恨我等入骨。接下来的路,更需小心谨慎。不过……”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定安伯府已成空壳,殿下在户部的地位将更加稳固。且我们的力量,正在增强。”


    三皇子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甘:“谢尚书说的是。只是……可惜了闻姑娘那份大礼,未能竟全功。”


    “闻姑娘……”谢聪默念着这个名字,眼神微动。


    那个在香满楼如同煞神般护住陈锦初的女子,那个能拿出如此惊天秘闻的女子……她究竟还有多少秘密?


    流放岭南……对她而言,真的只是流放吗?


    谢聪对她再度产生难以言喻的探究欲。


    闻星洛得知消息后,对帝王的处置已经相当满意了。


    前世的裴国公府扶持太子提前上位,暗中操控太子,权倾朝野,风光无限。


    而她闻星洛这位新晋的皇后不姓裴,怎么可以?


    太子心中的白月光,正是裴宇的女儿。


    从小被送到外面秘密培养。


    若是太子能上位,她就是太子的皇后。


    若是太子失败,换了别的皇子上位,那裴家姑娘也会以别的身份进入后宫,成为新皇的皇后。


    闻星洛早前已经安排采菲派人盯着。


    如今嘛,裴宇流放了,倒是看看那白月光以何种身份出现。


    思绪飘得太远了,闻星洛回过神来,心情还是相当愉悦的。


    重创了定国公府,自己此去岭南,陈家会安全很多。


    正想着,沉壁来禀,陈家人来了。


    闻星洛去道前厅,陈家人全来了,还带了包袱?!


    “外祖父、外祖母,大舅、大舅母,表兄,锦初,你们怎么都过来啦?”


    庄雨眠温和上前握住她的手,“阿洛,我们过来你家住上几日,打点你出门的事宜。”


    闻星洛心头一暖,她原本打算简简单单,从摘星楼订酒席过来,家里张贴几张红纸,提个包袱就上喜轿的。


    没想到陈家人会举家住到家里来筹备。


    “多谢舅母,多谢大家。宋家如今是罪臣之家,简简单单就好!”


    陈老夫人笑道:“宋家是宋家,我们嫁闺女自当热热闹闹的。”


    “是呀,阿洛,此事让你外祖母和大舅母安排,你只需要做个漂漂亮亮的新娘子即可。”


    连外祖父都这么说了,闻星洛便点头笑笑,亲自为大家沏茶。


    这时,她才注意到陈锦初身后跟了一个面熟的嬷嬷。


    对上她讶异的眼神,陈锦初介绍道:“姐姐,这位覃嬷嬷是熹贵妃娘娘送来的。”


    闻星洛明白了,这是提前教导规矩的教养嬷嬷。


    前世她在宫里,许多老嬷嬷她都认得,这位覃嬷嬷可不是普通的嬷嬷,是熹贵妃身边最信任的人之一。


    看来熹贵妃对这门亲事也相当看重,她又多放心了两分。


    对于定国公府受重创的事,谁也没提,心照不宣。


    山风居一下住进来这么多人,原本清幽的宅邸顿时充满了生气与暖意。


    接下来的日子,大舅母全权负责采买,外祖母亲自指挥着仆妇洒扫庭院,陈正希则带人布置厅堂庭院。


    熹贵妃送来的覃嬷嬷虽不苟言笑,但行事利落,很快便将闻星洛的闺房布置得喜庆又不失庄重,并开始有条不紊地指导着婚礼的各项礼仪细节。


    闻星洛看着这一切,心中暖流涌动。


    前世的孤冷与今生的暖意交织,让她更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


    她本想一切从简,但陈家人的心意,她无法推拒。


    初八的早上,东平侯府的老夫人和封素心来了。


    她坐在轮椅上,由廖嬷嬷搀扶着,带来了一个沉甸甸的紫檀木匣子。


    老太太拉着闻星洛的手,眼中是复杂难言的情绪,有愧疚,有担忧,也有几分释然。


    “阿洛,”闻老夫人声音微哑,“祖母知道你心里对侯府有怨,但终究血脉相连。这些,是祖母的一点心意,你收着。此去岭南,山高水长……好生珍重。”


    匣子里是几套成色极好的赤金头面和一些压箱的银票。


    这份添妆,分量不轻,却是侯府最后一点体面。


    闻星洛内心感慨,她明白祖母的心思。


    一是代闻一鸣这位无情无义的父亲补偿她。


    二是流放之地有三千里之遥,老太太必然认为自己活不到等孙女回京了,此生无缘再见,这是无声的告别。


    但,她一定会回京的,而且不出三年......


    她面上努力装作平静,双手地接过添妆。


    “阿洛多谢祖母,孙女很喜欢。您要保重身体,孙女很快会回来的,要等我!”


    “好!祖母等你...”


    老太太悄悄抹泪。


    紧接着,封素心也送上了添妆。


    她送来的东西不贵重,却是当用之物。


    几双厚实耐磨的细棉布鞋、两身朴素的棉衣。


    还有一个精巧的荷包,里面装着一小叠各地通用的、面额不大的银票和几颗金瓜子。


    她微微福身,声音真诚,“大小姐,妾身拿不出什么贵重东西。这些都是妾身亲手作的,是些实用的物件,您带着路上用得上。”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多谢您的大恩……妾身和腹中孩儿的命,是您给的。此恩,妾身铭记于心。”


    闻星洛心头微暖,亲自扶起她:“二夫人有心了,保重身子。”


    这份添妆,朴实无华却非常实用,可谓情真意切。


    东平侯府未来的继承人在她的教成长,应该不会长歪。


    闻星洛留她们在家中用了午膳,才派人送回侯府去。


    午后,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停在山风居侧门。


    下来的却是熹贵妃身边的月嬷嬷,她奉贵妃之命,送来了添妆。


    没有张扬的礼单,只有一个巴掌大小、却异常沉重的金丝楠木盒。


    月嬷嬷恭敬地呈上:“贵妃娘娘说,闻大姑娘此去,路途遥远,此物或可解一时之困,望姑娘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