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招娣的亲事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宋辞安想起娘子昨晚又神秘消失,想到可能是她做的,压下了心底的疑虑,一脸高深莫测。
林招娣就无法淡定了,她是一个讲科学的人,她的理念都是从科学角度出发的。
一夜之间将十个重达千斤的大铁筒精准投放到江中,在这个时代,不是神迹么?
不管如何,困扰她的问题消失了,她可以将全部精力放在水泥厂上了。
随着招募的人越来越多,水泥厂和铸造厂的进度都在提高。
夜幕降临,谢聪突然造访宋家。
他面色凝重地递给宋辞安一封信:"岭南王向朝廷弹劾我们擅改河道,皇上命我''酌情处理''。"
宋辞安冷笑:"好一个''酌情处理'',这是要把责任推给谢大人啊。"
谢聪摇头:"无妨。皇上还有指示。"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这是皇上批准的雅布江治理方案,里面明确提到''必要时可筑坝调节水量''。岭南王再不满,也不敢公然违抗旨意。"
闻星洛眼前一亮:"高明!"
"不过,"谢聪压低声音,"你们要加快进度。我得到消息,岭南王正在暗中集结人手,恐怕要来硬的。"
宋辞安眼中闪过厉色:"他敢来,我就让他有来无回!"
第二日,闻星洛进城,宋辞安知道岭南王府没安好心,也跟着去了。
闻星洛去见的是赵世子,让宋辞安在烧烤铺子外头候着。
不知道怎谈的,闻星洛出来后,神色轻松。
宋辞安不由询问:“娘子,你们谈了什么?”
闻星洛笑着上了马车,“嘿嘿,好事,岭南王府不会再阻挠你的大计。”
宋辞安神色一僵,“娘子是向他许了好处吗?”
“嗯,算是吧。交换条件是春节前帮他请百里景行诊治赵擎苍。”
“哦呵...这个条件还行。”
宋辞安本来心中不快,不知道妻子对赵世子承诺了什么好处,当听闻是让百里景行出手,瞬间就释怀了。
年底...他们的工程应该能完工了,届时百里景行能否治好岭南王还难说。
工程进入白热化阶段。
导流的河道已经挖通,多余的江水流入大海。
铸造厂完成了圆筒的铸造,闻星洛悄然投放入江中,江水完全被拦截,水位上升后,流向了分流支线。
工人们日夜赶工,将水泥砂浆灌入江中的圆筒内,形成坚固的坝体基础。
有谢聪派人日夜巡查,没有任何干扰,工程进展神速。
到了腊月初一,雅布江大坝终于合拢成功。
一项世纪工程落成!
众人站在坝顶,望着被驯服的江水,感慨万千。
"该给大坝起个名字了。"闻星洛提议。
众人纷纷思索,宋辞安朗声道:"就叫''镇澜''吧,镇住狂澜,造福百姓。"
"好名字!"谢聪抚掌赞叹,"雅布江从此不再泛滥,下游五国也该学会如何与大周相处了。"
“没错,他们也该懂什么叫‘上善若水’了。”
谢聪在天香楼办了隆重的庆功宴,众人的第一杯,敬的是林招娣。
宋辞安往京城写的折子,其中有一份是专门为她请功的,但帝王未批复之前,他并没有多提。
接下来的日子,闻星洛让林招娣休息几日。
林招娣确实许久没回村了,连在城里有大宅子之事都一直瞒着家里人,只托宋辞欢每月帮忙送一两银子回家。
随即,她提前置办了许多年货,吃的,用的,还给家里人都买了足够的布匹和棉花,每人都可以做两身新棉衣。
她本来打算买成衣的,可忽然出手这么阔绰,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但还是忍不住给祖母和娘亲买了银簪和银手镯。
给每个人都买了暖和的鞋子,又给弟弟妹妹买了许多零嘴。
初二,她借了宋家的马车,拉了满满一车东西回家。
才刚进村,就却见自己的母亲梅氏正往村外走,身后还跟着一个吊儿郎当的年轻男子。
那人挺面熟的,好像是原生的大表哥,是个不学无术、偷奸耍滑之人。
"娘?您去哪里呀?"林招娣让车夫勒住马车,惊讶道。
梅氏一见她,立刻扯着嗓子喊道:"招娣!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娘了?整整六个月没回家了!"
林招娣跳下马车,确实是太久没回家了,她有些不好意思。
“娘,这不是一直忙吗?今日特地回家看望您的。对了,您这是去哪里?”
梅氏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能去哪里?还不是你整日不着家,去寻你回来商量亲事?”
林招娣一愣:"什么亲事?我才多大?"
梅氏一把拽过身后的男子,得意洋洋地说道:"这是你大舅家的表哥周大富,家里有二十亩地,愿意出五两银子的聘礼娶你!"
周大富嘿嘿一笑,眼睛滴溜溜地在林招娣身上打转:"表妹,听说你在宋家做事,一个月能赚一两银子?嫁给我之后,你在家里享福,我去宋家干活就好!"
林招娣脸色瞬间冷了下来:享福?怎样个享福法?"
周大富挠挠头,不假思索道:“在家里洗衣做饭、农忙下田帮忙,闲时上山打打柴,割些猪草什么,最紧要是多生几个娃,毕竟一两银子的收入,养得起!”
林招娣听闻,心底涌起当初刚穿越过来时的绝望感觉,饥饿、寒冷、贫穷,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希望...
她冷笑道:“你把这叫享福?不是奴仆?”
“诶,表妹,怎么会是奴仆呢,在家里做这些小事不比在外头累死累活看人脸色强吗?”
梅氏也帮腔,“就是,你老老实实在家生儿育女,外头的活自然是让男人去做!”
林招娣闻言,心中闷闷的,对梅氏的最后一丝好感消耗殆尽,世上竟然有这样的母亲?
若是原主在,定然只能乖乖就范吧?
但她林招娣不是。
但她强压心中的不快,淡然道:“娘,女儿还小,还想在您身边多待几年,表哥另觅良缘吧。”
"你不嫁?"梅氏瞪大眼睛,"你都十六了!再不嫁人,以后谁要你?再说嫁回我娘家,你外祖母、大舅都会疼着你的。"
"我在宋家做事,工钱足够养活自己,不需要靠男人。"林招娣语气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