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林招娣的春天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翌日清早,林招娣照常前去工部上值。
她刚踏入工部大门,就察觉到了异样。
往日那些对她爱搭不理的胥吏、主事,今日竟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计,朝她拱手行礼,脸上挂着殷勤的笑容。
“小林大人早!”
“小林大人昨日在国宴上可真是威风啊!”
“小林大人,下官有个问题想请教……”
林招娣眨了眨眼,有些恍惚。
昨日她还是个无人问津的小透明,今日竟成了工部的红人?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工部尚书崔明远已亲自迎了出来。
崔尚书年约五旬,面容清瘦,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此刻脸上堆满笑意:“小林大人,来来来,老夫已为你安排了新的办公处!”
林招娣被带到了一处宽敞的院落,比原先那间逼仄的小屋大了十倍不止。
屋内陈设一新,案几上摆着精致的笔墨纸砚,旁边还放着几套崭新的工部官服。
这明显是连夜赶制出来的。
更让她惊讶的是,院子里站着十余名工匠,见她进来,齐刷刷行礼:“见过林大人!”
崔尚书捋须笑道:“这些都是工部的能工巧匠,从今日起,全归林大人调遣!”
很快,工部的官员们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请教:
水部主事:“林大人,您昨日拆解那天象仪的手法,可否指点下官一二?”
军器监匠师:“大人,您说的‘齿轮传动’,能否详细讲讲?”
将作监主簿:“大人,下官负责修缮皇城水渠,可水流总是不畅,您看……”
林招娣哭笑不得,却又隐隐有些开心,自己终于不再是那个被人忽视的小村姑了!
这种感觉非常不错!
正热闹间,一道熟悉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
“林大人,看来今日是不需要本公子帮忙了?”
林招娣回头,见陈正希倚在门框边,嘴角噙着笑,眼里却带着几分调侃。
她轻咳一声,故作正经:“陈公子说笑了,不过,殿试在即,你确实该多花些时间在家温书了。”
“呦,林大人还管陈公子温书呢,是不是好事将近呀?”
一名同僚笑着调侃,陈正希耳根一下子泛了红。
崔尚书笑着遣散众人各司其职,回头叮嘱林招娣,有什么问题尽管寻他,才紧赶慢赶去上朝。
林招娣这才松了一口气,
陈正希走近,压低声音:“昨日你可是把五国使团的脸都打肿了,今日工部上下,谁还敢怠慢你?”
林招娣忍不住笑出声:“那他们可要失望了,我可不会一直这么厉害。”
“不,你会。”陈正希看着她,眼里带着笃定,“你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厉害得多。”
工部的日子,终于开始有趣起来了。
翌日,闻星洛算准下朝的时间,带着莫三问入宫献药。
御书房内,瑞昌帝半倚在紫檀榻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头那枚青铜箭头。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他憔悴的面容上投下斑驳光影。
"陛下,人带到了。"卫公公躬身禀报。
老皇帝抬眼望去,只见闻星洛身后跟着个仙风道骨的老头。
那人一袭洗得发白的靛蓝道袍,腰间悬着个古旧罗盘,行走时竟如踏云般悄无声息。
最令人瞩目的是那双眼睛,瞳仁漆黑如点墨,眼白却泛着诡异的青灰色,像是能洞穿阴阳。
"贫道莫三问,参见陛下。"老道稽首行礼,袖中铜钱叮当作响。
瑞昌帝微微眯眼。
这道士看似落魄,可那罗盘分明是前朝司天监的"璇玑盘",据说能测龙脉兴衰。
难道此人便是那人的后代?
但他没有去点破,用人唯才,何况还有求于人呢。
"莫道长..."皇帝声音沙哑,"听闻你有一神丹?"
莫三问从怀中取出锦盒,枯瘦的手指揭开盒盖,赤色丹丸竟泛淡淡的光晕。
"回春丹以北斗七星方位炼制四十九日,师尊一生只炼制出七枚,这是最后一枚了。听闻太后娘娘凤体欠安,陛下拳拳孝心,徒弟阿洛便动员贫道前来献药。"
"好!好一个玄门至宝!"皇帝龙颜大悦,“你想要什么?朕尽量满足。”
“多谢陛下隆恩,贫道醉心玄学,喜研究星宿,若能入钦天监效力,定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瑞昌帝闻言,有几分讶异,抬了抬手道:“且去偏厅候着,朕先传监正前来问问。”
卫公公将莫三问领下去之后,黎院首从屏风后走出来,仔细端详,并以银针试毒。
"陛下!此丹药无毒,确实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可服用。"
瑞昌帝喉头滚动,丹药入腹的刹那,一股暖流自丹田涌向四肢百骸。
刹那间,灰败的面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红晕,一股生机之力令他瞬间站直了腰背。
如同缺水蔫巴的老树,忽逢甘露,立即舒展了枝叶,恢复了生机。
他不可置信地活动双臂,突然大笑:"好!好一个回春丹!"
闻星落适时上前,:"恭喜陛下,辅助《黄庭经》心法化开药力效果更佳,可否让臣妇效劳?"
“这是自然,闻氏,快帮朕化疗药力。”
"陛下请静坐。"闻星洛指尖凝气,在皇帝督脉要穴连点七下,暗运内力助其行气。
黎院首看得目瞪口呆,这手法分明是失传已久的"璇玑引气术"!
连他都无法精准驾驭,对闻星洛的佩服顿时变成了敬仰。
"呼..."
瑞昌帝长吐一口浊气,忽然起身挥袖。
不可置信地活动腰肢,多年沉疴带来的滞涩感荡然无存。
"妙!太妙了!"他猛地抓住闻星洛手腕,"莫道长的丹药辅以你这手法..."
闻星洛轻轻抽回自己的手,谦虚道:“陛下龙体恢复康健,实乃大宴之福。”
没错,她要辅助上位的三皇子尚未足够成熟,需要瑞昌帝占住皇位,以免太子上位!
瑞昌帝并不知道她低垂眼眸下的谋算,正在抚掌大笑,"老卫!摆驾钦天监!朕亲自送莫道长前去!"
观星台上,监正赵垣之正在校验浑仪,忽见天子仪仗浩荡而来。
待看清皇帝身后跟着个邋遢老道,不由握紧了手中算筹。
"陛下,这位是..."
"这是莫道长。"瑞昌帝兴致勃勃,"朕要你考校他星象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