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宋辞安父母回京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赵垣之目光落在莫三问腰间的璇玑盘上,声音戛然而止。


    他认出这是前朝国师一脉的传承信物!


    瑞昌帝抚须道:"朕欲授莫道长到钦天监任职,赵爱卿且考校一二再定夺。"


    赵垣之深吸一口气,指向观星台上新制的浑天仪:"请莫道长解此仪三处谬误。"


    莫三问行礼后,缓步上前,枯指在铜仪上轻叩三下:


    "其一,极轴偏斜三分,致紫微星位不正;"


    "其二,黄道环刻度有误,夏至点偏差二度;"


    "其三......"他突然掀开底座暗格,"少了一枚镇星铜钱。"


    赵垣之面色煞白。


    这浑天仪是他耗时三年所制,暗格之事更是从未示人!


    "继续。"皇帝眼中精光闪烁。


    赵垣之咬牙取出一卷星图:"请道长推演下月朔日天象。"


    莫三问袖中铜钱叮当落地,竟自行排列成二十八宿之形:"朔日酉时,太阴犯轩辕,当有地动。"他抬手指向西南,"应在益州一带。"


    "荒谬!"赵垣之厉声道,"按《大宴历》推算......"


    "《大宴历》漏算今岁闰余。"莫三问从怀中取出一册泛黄笔记,"此乃贫道三十年前观星记录,陛下可命人查证。"


    瑞昌帝示意卫公公接过,翻至某页时突然顿住,那页详细记载着三十年前同样的星象,其后果然有益州地动之灾!


    "好!"皇帝拍案而起,"莫爱卿即日就任司天少监,专掌历法推算!"


    莫三问大惊,没想到瑞昌帝会授予这么重要的职位,他当即下跪磕头谢恩。


    离开钦天监时,闻星洛她唇角微扬,这一步,很顺利。


    接下来,就该扶持三皇子尽快成长,成为她的势力。


    在此之前,她想先去寻一趟采菲。


    可宋辞安的父母已经在回京的路上,她这个做儿媳妇的不在家迎接有失礼数。


    所以,外出寻找采菲和娘亲的计划只能再推迟。


    于此同时,岭南崖州城飘着绵绵雨粉,一队快马飞奔抵达。


    宋辞欢正在天香楼查账,忽听街上一阵喧哗。


    她推开雕花窗棂,只见钦差仪仗停在了天香楼门前,朱红官袍在素白天地间格外醒目。


    "宋姑娘接旨!"


    少女心头剧跳,提着裙摆奔下楼时,赵世子已经立在院中。


    他今日罕见地穿了绛紫锦袍,发冠上那颗南海明珠在雪光中熠熠生辉。


    两人目光相接的刹那,世子眼底的笑意藏也藏不住。


    二人一同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宋氏长女辞欢,毓自名门,夙娴礼训。秉德温恭,含章贞静。


    尔兄龙啸将军宋辞安,宣力边疆,懋著勋劳;尔父宋明远,忠勤体国,夙夜在公。门著勋庸,代传忠孝。


    今有岭南王世子赵路霆,克承先志,献土归诚。尔以淑质,协赞其中。柔嘉维则,宜室宜家。特封尔为崖州郡主,食邑三千户,锡之金册。并赐婚于岭南王世子赵路霆,择吉日完婚。


    於戏!尔其恪勤妇道,毋忘规箴。内相夫君,永绥福履;外敦教化,用表懿范。钦哉!


    钦差的话音落下,宋辞欢的指尖深深掐进掌心,这不是梦!


    他们真的冲破重重障碍,被天子赐婚了!


    "臣女领旨!"宋辞欢叩首时,雨粉凝聚在她颤动的睫毛上,融成晶莹的水珠。


    “臣接旨,谢陛下隆恩!”


    赵世子双手交叠,额头伏地。


    交出兵权投诚,终于换来了佳音。


    其实不仅仅是赐婚的佳音,还有赵家的平安...


    钦差没有立即离开,在郡守府住了下来,他们要等岭南王府择吉日后才能回京复命。


    岭南王府里,春暖花开。


    赵世子将圣旨供在香案上,转身握住宋辞欢温暖的手:"辞欢,你看来年正月初八可好?"


    "这么急?"少女耳尖泛红,"离过年只剩八个月了......"


    "我一天都等不得了。"世子从袖中取出本黄历,指着上面的吉日,"初八宜嫁娶,又是休沐日。咱们走水路,十月就出发,回京好好筹备一番。"


    宋辞欢眼泪忽然滚落下来:"回京成亲?世子,你愿陪我回京成亲?"


    "这是自然,"赵世子珍而重之地吻她指尖,"女子自然当从娘家出嫁..."


    窗外细雨无声,案上的信笺被风吹起一角。


    那是世子刚写好的奏折,上面"臣请于正月初八在京城完婚"的字迹力透纸背,仿佛要冲破纸张的束缚。


    时光匆匆,四月初十,春风拂面,宋辞安和闻星洛站在城门箭楼上等候。


    宋辞安忽然眯起眼睛,远处地平线上,一队玄甲骑兵正快速奔来,旌旗上的"蜀"字在风中尤为显眼。


    "来了。"宋辞安的声音沙哑,“阿洛,是我爹娘回来了!”


    闻星洛也有些紧张,成婚一年多,终于要见到公爹婆母了。


    也不知道婆母是否好相处。


    宋辞安察觉到她的忐忑,温声安慰:“阿洛,莫要担心,母亲虽然...性子烈一些,但不会苛待儿媳的。”


    城门洞开时,为首的老将军勒住战马。


    宋明远虽年过五旬,脊背仍如青松般挺直,双眸幽深,仿佛蕴藏着大漠风沙淬炼出的锋芒。


    "父亲!母亲!"宋辞安重重跪在地上。


    老将军翻身下马,铠甲铿锵作响。


    他一把扶起儿子,铁掌拍在儿子肩头竟发出金戈之声:"好小子!岭南的事办得漂亮!"


    闻星洛目光落在老将军身后那匹白马上,坐着个披猩红大氅的妇人,那就是她的婆母程氏了。


    程氏摘下面甲,露出一张被边关风霜雕刻过的面孔。


    她眼角已有皱纹,但眉宇间的英气比年轻人更盛,马鞍旁悬着的铁胎弓昭示着这绝非寻常贵妇。


    "这就是我儿媳妇?"程氏翻身下马,声音清亮如剑鸣。


    闻星洛正要行礼,忽被一股力道托住。


    程氏粗糙的指尖轻抚过她的脸颊:"好孩子,辞安有没有欺负你?若有,告诉我,母亲替你教训他!"


    “儿媳闻星洛见过母亲,夫君待我极好...母亲路上辛苦了,先回府?”


    “好,先回府!”程氏亲热地牵着闻星洛的手,自己儿子那个铁疙瘩,竟然能娶到这么个好媳妇,她满意得不得了。


    闻星洛接着又给公爹见礼,一同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