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二房捏造的证据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回到将军府时,中门大开,所有人列队迎接。


    宋老太太见到离家多年的长子长媳回来,拐杖"咣当"倒地,三两步抢到阶前。


    程氏甩开大氅,一个箭步跪抱住婆母:"母亲!儿媳不孝......"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老太太枯瘦的手抚过程氏斑白的鬓角,滚落热泪。


    宋明远突然咳嗽一声。


    众人回头,只见老将军正色立于庭中,忽然变得严肃:"宋氏明远,携妻程氏归家复命!"他深吸一口气,声如洪钟。


    他正要跪下,老太太拦住了他,“去,到祠堂里跪祖宗去!”


    “是呀的,大哥,今天特地开了祠堂,告慰爹和列祖列宗,大哥大嫂平安归来的好消息。”


    宋明昊语毕,一把抱住兄长,掉下了热泪。


    不仅仅是久别重逢,还有这一年多以来宋家发生诸多大事,千言万语,化作一个拥抱。


    宋三婶也握住程氏的手,哽咽道:“大嫂,你可算回来了。”


    小辈们逐一行礼问安后,一大家子人去了祠堂。


    祠堂里香烟缭绕。


    闻星洛第一次以儿媳身份行大礼,奉茶时手腕稳如磐石:"请父亲用茶。"


    宋明远接过茶盏,从怀中取出个牛皮箭囊:"这是为父在玉门关猎的雪狼皮所制的袖箭,可做防身用。"


    程氏则拔下髻间的青铜发簪,簪头刻着微型阵图:"当年我率娘子军守敦煌时用的令箭。如今..."她将簪子插入闻星洛的翟冠,"给你正合适。"


    闻星洛致谢,将门的见面礼,当真不一般。


    她心中是为宋辞安高兴的,有父母在身边,一定是非常心安的吧?


    可惜,她体会不到这种感觉,寻找母亲的念头越发强烈了,她决定,陪婆母几日后,便寻个借口外出。


    午膳过后,宋老夫人正与长子长媳叙话,听外头一阵喧哗。


    门房老章急匆匆来报:"二老爷携家眷到访!非要闯进来,请问如何处置?"


    老章低头说话,不敢看任何一个主子,他已经因为看不好大门,被二房连累过了。


    宋辞安手中茶盏一顿,与父母交换了个眼神。


    宋明远夫妻虽然人在外地,却是是通过老三的书信清楚老二是怎样的白眼狼,他冷笑一声:"老二倒会挑时候,福伯,就说本将军不见!"


    程氏却说,“夫君,只怕他们不会善罢甘休,闹得门房也难做,还是见一见吧,走,到外头会会他们!”


    这下,一家人都簇拥着程氏往外走,她说得没错,不到黄河心不死,就让他们死心好了。


    宋老夫人原本也想去的,程氏让她回屋休息,现在她回来了,自有做儿媳妇的给婆婆撑腰。


    "大哥,大嫂!你们可算回来了!"


    宋明哲扑通一声跪在宋明远跟前。


    他今日特意穿了件洗得发白的长衫,显得落魄可怜。


    宋明远面无表情,打量着这一家五口人。


    "大哥,弟弟知错了!"


    宋明哲重重磕了个响头,"当时都是为了保住宋家部分实力,才请求分家的,可如今一切恢复了,自该阖家团聚才是啊......"


    “是啊,大哥,你们戍边十几年,都是我在当家照顾一家老小,辞安辞欢都是我这个二婶看着长大的,如今他们出息了,把我这二婶踢出去,说出去有损他们的清誉啊。”


    程氏握紧拳头,手指关节捏的咔咔作响,上前两步,睥睨着跪在地上的人。


    她归家后卸下了戎装,只穿了件绛色家常袄裙,可那通身的杀伐之气,愣是让二房几人缩了缩脖子。


    "你们这是做什么?你当家做主照顾老小?你躺在我们夫妻浴血奋战换来的荣耀上作威作福,辛苦的却是三弟妹,你当我不知?需要我清算你贪墨了多少宋家的银子回娘家么?”


    柳氏脸色一白,突然抱住程氏的腿:"大嫂!那都是谣言啊,您就看在爹的份上,让我们回府吧......"


    "住口!"程氏突然起身,腰间软剑"铮"地出鞘三寸,"你也配提公爹?宋家革职流放时,你们可曾看在爹的份上,给婆母送一件棉衣?"


    柳氏抹泪,扯着嗓子哭嚎:"大嫂这话诛心啊!我们也是被逼无奈......"


    说着就要往宋明远跟前扑,“大哥,您说句话,难道您就让大嫂骑在头上不顾兄弟之情了吗?”


    "站住。"程氏剑鞘一横,精准点在柳氏咽喉处,"再往前一步,别怪我不讲情面。"


    柳氏惊恐顿住,目光看向自家男人。


    宋明哲额角渗出冷汗,他也怕大嫂...


    一直孤傲站在一旁的宋辞修忽然从怀中抽出一张纸,他阴冷的目光扫过宋明远与宋辞安,随手挥了挥纸张。


    “大伯,大哥,我手上这纸,罗列着宋家的罪状,要不,我给你们念念?”


    宋明远目光一凛,看向儿子,“辞安,这是...”


    “爹,放心,让他念。”


    宋辞安无比淡定的模样,激怒了宋辞修。


    同为宋家儿郎,他宋辞安永远是天上最璀璨的星,而他却黯淡如花圃中的小石子。


    宋辞修阴冷的目光扫过众人,手指捏着那张泛黄的纸张,声音刻意压低,带着几分阴恻恻的意味:


    "其一,宋辞安私通南诏,借岭南军权之便,暗中输送军械粮草,意图谋逆。"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继续念道:


    "其二,宋辞安结党营私,与太子密谋,暗中培植势力,意图架空皇权。"


    最后,他抬眸,死死盯着宋辞安,一字一顿道:


    “其三,宋辞安擅杀朝廷命官,掩盖军报,欺君罔上!”


    话音落下,院内一片死寂。


    柳氏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宋明哲也稍稍挺直了腰杆,仿佛终于有了谈判的筹码,儿子不愧是能考上秀才的人,脑子就是好使。


    宋辞修满意地看着众人的反应,慢条斯理地折起纸张,冷笑道:"大伯,大哥,你们说,若是这份罪状递到御前,会如何?"


    宋辞安神色未变,反而轻轻抚掌:"精彩,精彩。二弟这编故事的功夫,不去写话本真是可惜了。"


    他缓步上前,在宋辞修面前站定,突然从袖中抽出一本奏折:"既然二弟喜欢玩这套,不如看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