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毒案疑云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翌日,四月十五日,是宇文元安正式上玉碟的日子。


    晨光初现,太庙前九重汉白玉阶被宫人擦拭得纤尘不染。


    礼部尚书手捧鎏金玉牒册,在熹微晨光中高声唱诵:


    "皇长孙宇文元安,天资聪颖,宜承宗祧,今依祖制,入册玉牒,以正国本!"


    年仅五岁的宇文元安身着杏黄色蟒袍,在礼官指引下规规矩矩地行三跪九叩大礼。


    奶声奶气背诵《孝经》的模样,让瑞昌帝龙颜大悦,亲自提笔将"宇文元安"四字写入玉牒。


    "安"字最后一笔落下时,皇帝指尖微顿,眸中闪过一丝深意,这名字取得极好,寓意国泰民安。


    他不由抬眸看向二皇孙宇文琨安,那孩子...总给人一种说不清的感觉,似乎纯真有余,灵性不足。


    在礼官的引导下,复杂的拜祭仪式顺利完成。


    "礼成!"


    随着礼官一声高喊,钟鼓齐鸣,太庙朱红大门缓缓关闭。


    今日的裴卿卿一袭杏色织金裙裾,画着精致大方的妆容。


    太子与之相视一笑,上前一左一右牵着宇文元安的手,成为全场最瞩目的焦点。


    闻知鸢站在东宫女眷队列中,指尖死死掐进掌心。


    裴卿卿嘴角那抹温柔笑意,落在她眼里,刺得她眼底生疼。


    "小主,该去照看二皇孙了。"彩蝶低声提醒。


    闻知鸢冷笑一声,握紧了袖中的瓷瓶。


    她敏锐地注意到,太子妃虽然面带得体微笑,眼底却凝着一层化不开的寒霜,或许,她是故意为她求情,放她出来做点事的。


    午时,东宫正殿前车马络绎不绝。


    宗室亲贵、文武百官纷纷前来道贺。


    宋辞安携闻星洛携手而入,立刻引来众多目光。


    "臣献南海红珊瑚树一株,恭贺皇长孙入嗣大礼。"


    宋辞安拱手行礼,玄色锦袍衬得他愈发挺拔如松,腰间御赐的碧绿玉佩在阳光下泛着温润光泽。


    太子接过礼单,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宋将军有心了。"


    闻星洛依礼盈盈下拜,湖蓝色织金裙摆如流水般铺展。


    发间那支白玉兰簪清丽绝伦,在一众珠光宝气的命妇中反倒格外醒目。


    "臣妇祝皇长孙聪慧安康,福泽绵长。"


    她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众人看去,只见陈锦初推着三皇子缓缓而入。


    她今日着了一袭天水碧的云纹长裙,衣袂间绣着银线暗纹,行走时如碧波微漾,清雅中透着几分矜贵。


    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花钗,却越发衬得她眉眼如画,肤若凝脂。


    嘴角天然上翘,眼眸温和,让人如沐春风。


    轮椅上的三皇子面色苍白,膝上端端正正放着一个锦盒。


    陈锦初俯身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三皇子虚弱地笑了笑,抬手示意她停下。


    "臣弟腿脚不便,来迟了。"三皇子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


    他修长的手指缓缓打开锦盒,露出一方莹润如雪的寒玉镇纸,"这是寒玉镇纸一方,愿皇侄将来..."


    他说到此处忽然剧烈咳嗽起来,单薄的身子颤抖如风中落叶。


    陈锦初连忙上前为他抚背,袖中滑出一方素帕,动作轻柔地为他拭去唇角血丝。


    闻星洛心底暗笑,表妹和三皇子还挺会装的。


    待气息稍平,三皇子凝视着懵懂的宇文元安,轻声道:


    "愿皇侄将来,持心如玉,守正不移。"


    这话一点毛病都没有,但有心人会对应太子的行径,顿时满殿寂静。


    太子眸色微沉,而皇帝的目光在三皇子与太子之间来回扫视,最终化作一声意味深长的叹息。


    老三说得没错,长子长孙,守心最重要。


    太子妃及时出来打了圆场。


    接下来,客人络绎不绝,贺礼堆得像小山一般。


    太子妃忙碌着招呼客人,安排宴席,将皇家宗妇的贤良淑德发挥得淋漓尽致。


    瑞昌帝望了她一眼,这个自己给太子挑选的正妃非常好,娘家也安分,只可惜未能诞下皇嗣。


    转而,他看向太子。


    此时的太子仔细照顾着裴卿卿与元安,仿佛眼里只容得下那一对母子。


    他低声吩咐卫公公,“宴会结束后,将朕私库里的送子观音赏赐给太子妃,你再给太子传句话,勿要宠妾灭妻。”


    卫公公躬身听着应下,目光复杂了几分。


    最后献上贺礼的是闻知鸳,她怀中抱着琨儿,却仍然跪着双手献上贺礼。


    "臣妾献西域夜明珠一对,愿为皇长孙前程似锦。"


    她声音柔媚,态度诚恳,太子看她的目光不由温和了几分,示意裴卿卿亲手收下贺礼。


    所有的贺礼都会经过御医检查才会入库,裴卿卿倒是不担心闻知鸳在礼物上做手脚。


    只是她接过礼物时,与闻知鸳眼神交汇,鄙夷地啧了一声。


    而后才亲手扶起她:“闻妹妹快起来,还抱着二皇孙呢,怎好行此大礼?”


    闻知鸳顺着她的搀扶起身,恭顺道:“琨儿作为弟弟,给长兄行大礼是应该的。”


    太子目光越发满意了,外界在传他的后宫混乱不堪,就连父皇都因此责备过,如今闻知鸳的举动,让他的后宫看起来和睦之极。


    他下意识看向皇帝,却发现父皇的目光仍然带着责备,令他心头一阵烦闷。


    难道父皇是在责怪他将二皇子的生母贬为良媛么?


    俗话说母凭子贵,二皇子的生母身份太过低下,将来二皇子也会让人瞧不起。


    自己的下半...生不会再添子嗣,确实不能让二皇子的生母屈居良媛之位。


    思忖间,太子妃过来提醒该入席了,打断了他的思路。


    今日的宴席酒菜准备得特别丰盛,宾主尽欢。


    酒过三巡,丝竹声渐歇。


    闻知鸢突然打翻酒盏,面色惨白地捂住心口:"啊..痛...痛!"


    她嘴角溢出一丝黑血,踉跄栽倒在地。


    满座哗然中,太子妃第一个冲上前:"快传太医!"


    举办宫宴都会有太医随时候命的,太子妃做事周全,太医就候在外间。


    黎院首检查后,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到底怎么回事?”太子急切询问。


    “回禀殿下,闻良媛是中毒了...这毒与陛下去年中箭的毒是同源的。幸好,发现得及时,保住了性命,但对身体的伤害却是不小。”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去年秋猎瑞昌帝遇刺中毒一事,至今仍是悬案。


    这又在帝王的眼皮下对皇上成员下毒,真是好大的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