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天家无父子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在一处偏僻的帐篷阴影后,裴卿卿迅速褪去宫女外衣,里面竟早已套好了一身小太监的衣裳。
她将头发完全塞进太监帽中,压低帽檐,弓起背,模仿着太监走路的姿态,经过沈翊的时候,露出脸,给他一个眼神,然后才朝着一旁的树林走去。
等了片刻,沈翊来了。
他眼中的情绪颇为复杂,迅速将她拉入更深的树影之下,私会太子妃的妃嫔,是杀头的大罪,他不得不警惕万分。
“翊郎,我好想你…”
一进入无人可见的黑暗,裴卿卿便立刻扑入沈翊怀中,声音带着压抑已久的委屈。
沈翊搂住她,手掌能感受到她在微微颤抖。
在这样的野外环境,两人的呼吸瞬间都变得急促起来。
黑暗中,视觉被剥夺,其他感官变得异常敏锐。
彼此灼热的体温,急促的心跳,以及那熟悉又令人沉迷的气息,瞬间点燃了积压已久的欲望。
没有过多的言语,二人同时吻上了对方。
急切而沉默的亲吻,带着磁铁般的力量,仿佛要将对方揉入自己的骨血。
衣料的摩擦声在寂静的林中显得格外清晰,夹杂着压抑的喘息与呜咽。
黑暗中,仿佛有电流窜过四肢百骸,点燃了每一寸肌肤。
沈翊将她抵在大树上,热吻难舍难分。
理智与谨慎都在彼此的怀中被燃烧殆尽,只剩下本能驱使下的索求。
外衣落下,粗糙的树皮膈得裴卿卿后背生疼。
她抬眸可怜兮兮地看着他,双手搂住他的脖子,轻轻一跃,整个人挂在了他身上。
悬空的她很快被托住,得到了支撑。
快意与恐惧交织,在这偷来的欢愉中蔓延着。
不知过了多久,激烈的浪潮才缓缓退去。
林中只剩下逐渐平复的喘息声,以及夜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裴卿卿软软地靠在沈翊怀里,享受着这短暂偷来的温存。
但现实的阴影很快重新笼罩下来。
她想起自己此行的另一个目的,在黑暗中低声询问。
“翊郎,我们之前的计划…除掉闻知鸳那个贱人,进行得如何了?今日我看她似乎有些不对劲,可是你的手笔?”
沈翊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瞬。
他心中暗骂,太子刚让他利用闻知鸳联系凛霄,他怎么可能现在动手除掉她?但他不能告诉裴卿卿实情。
他搂紧裴卿卿,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疲惫与无奈,熟练地敷衍道:“卿卿,此事急不得。”
接着,在她额头落下一吻,柔声道:“闻知鸳毕竟是良娣,身边也有眼线,需得寻一个万全的时机,做得天衣无缝才行。为了我们的将来,需得耐心些,嗯?”
裴卿卿虽然心中急切,但听沈翊说得合情合理,又被他温言安抚,便也暂时按下了疑虑,依偎在他怀中,低声道:“嗯,我都听翊郎的。只是,我实在厌极了她…”
“我知道…”沈翊轻声应着,眼底却是一片冰冷的算计。
怀中的温香软玉固然令人留恋,但比起他自己的野心和太子的命令,一个女人的嫉妒之心,又算得了什么?
稳住她,利用她,才是最重要的。
短暂的温存过后,两人不敢久留,迅速整理仪容,悄无声息地各自潜回自己的位置。
御帐之内,烛火通明。
当卫公公将白日林中的暗杀事件详细经过禀报给瑞昌帝时,这位一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帝王,握着朱笔的手猛地一顿。
笔尖的朱砂滴落在明黄的奏章上,洇开一小团刺目的红,如同鲜血。
一股冰冷的怒意自瑞昌帝心底窜起,瞬间席卷四肢百骸。
他不是不知道两个儿子之间暗斗已久,也不是不知道太子对宋辞安、对老三一系的忌惮与敌意。
但他万万没想到,太子竟然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动用如此卑劣狠毒的手段,直接对国之柱石下杀手!
这已经不是兄弟阋墙、党派倾轧,这简直是无法无天,自毁长城!
瑞昌帝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仿佛是暴风雨前的死寂。
若不是心中有鬼,何至于连审问都不曾,就急不可耐地将‘凶手’冠以叛徒之名就地灭口?
太子那点杀人灭口、掩盖罪证的心思,在他这位父皇眼中,简直如同儿戏般拙劣可笑,也恰恰证明了太子做贼心虚。
一股深深的失望与寒意取代了最初的震怒。
他原本还对太子存有一丝期望,希望他只是急躁、只是被权势迷了眼,或许还能敲打锤炼。
可如今看来,为了铲除异己,太子已然丧心病狂,不择手段,甚至连最基本的格局和底线都丧失了。
这样的心性,如何担当一国之君的重任?
同时,一股强烈的危机感也涌上心头。
太子今日敢杀宋辞安,明日是不是就敢…弑君弑父?
这个念头让瑞昌帝脊背发凉。
联想到昨日的两场凶险,虽然早知是赫连风所为,却不曾往太子身上联系过。
如今看来,未必呢。
他缓缓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所有情绪都被完美地收敛起来,只剩下帝王的冷酷与算计。
“朕知道了。”
他挥挥手,让卫公公退下,声音恢复了平静,仿佛刚才的震怒从未发生过。
帐内只剩下瑞昌帝一人,他走到帐壁悬挂的西山猎场地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区域。
太子如此急切地要求继续狩猎,其目的已然昭然若揭,他一次不成,必定还会再次寻找机会,对宋辞安,甚至可能对闻星洛和靖王旭光下手!
“既然你如此迫不及待地自寻死路,那朕便给你找点事做...”
瑞昌帝眼中闪过一丝冰冷。
自古天家无父子,只有君臣......
接下来的两日,皇帝狩猎兴致不减,偶有收获,对臣子们依旧赏罚分明。
太子似乎收敛了许多,不再有出格举动,只是脸色日渐阴沉。
宋辞安与靖王更是加倍警惕,狩猎时从不落单,让太子再也找不到下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