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太子的疑心

作品:《侯门嫡女重生后,姐妹换亲杀疯了

    待所有人都离开后,太子失魂落魄地回到寝殿,巨大的恐惧和强烈的疑惑交织在一起,几乎要将他逼疯。


    他反复回想宴席上的每一个细节。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茶盏乱跳。


    “赫连风给的药,明明应该让宇文旭光那厮当众出丑的,孤亲眼看着他喝下了酒,为什么他没事?为什么出事的是孤?!”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毒蛇般钻入他的脑海。


    难道是沈翊?


    是了,经手此事,有机会做手脚的,唯有只有沈翊一人,难道他背叛了自己?


    “传沈翊!立刻给孤传沈翊!”太子厉声嘶吼。


    沈翊很快赶来,他胸口的伤尚未痊愈,脸色也有些苍白,但依旧保持着恭敬的姿态。


    “殿下,您唤属下有何吩咐?”


    太子死死盯着他,眼神阴鸷得可怕,仿佛要将他剥皮拆骨。


    “沈翊!宴席上的事,你怎么解释?那药,是不是你做了手脚?”


    沈翊心中一震,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愕与委屈,他单膝跪地。


    “殿下明鉴!属下对殿下忠心耿耿,天地可表!那药物由赫连风的人直接提供,密封完好,属下到手后一刻不敢耽误转交给您,绝不敢从中做手脚!”


    他言辞恳切,逻辑清晰,看不出丝毫破绽。


    太子死死盯着他,试图从他脸上找出一丝心虚,却一无所获。


    沈翊跟了他多年,是他最信任的心腹之一,似乎没有背叛的理由。


    如果不是沈翊,那难道是赫连风?


    太子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一个更让他恐惧的猜想浮现,难道是赫连风骗了他?


    那药根本就是有问题,赫连风的目标,或许从一开始就不只是靖王,而是连他一起算计了?


    他想让大宴内乱,让他这位储君与靖王两败俱伤!


    想到这种可能,太子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浑身冰凉。


    赫连风……你竟敢如此戏耍于孤!


    但是,这种可能性高吗?那为何靖王安然无恙?


    他纷乱的心绪已经无法做出判断了。


    随即挥了挥手,无力地让沈翊退下,自己则瘫倒在椅子上,望着空洞的殿顶,眼中只有绝望,还有被玩弄于股掌之上的茫然。


    他不仅输了,而且输得不明不白,甚至连真正的敌人是谁都无法分辨。


    躬身退出殿外的沈翊,脊背上那层薄薄的冷汗被风浸透,生出几分凉意。


    他缓步走在宫墙夹道的青石板上,心头沉甸甸的。


    今日殿前应对,看似滴水不漏,实则步步惊心。


    但自己做得再好,却败在太子身上。


    太子失去了权力,禁足一年的处罚,几乎难以再翻身了。


    心底无声一叹,后面的路该怎么走,需要重新规划了。


    栖鸾阁里,闻知鸢抚着仍在微微发颤的手指,回想方才殿内无形的刀光剑影,心中仍然难以平静。


    重生以来,她只想抢走上一世属于闻星洛的荣耀,紧紧盯着凤位不放,却从未想过有一日太子会失势。


    这漫长的一年禁足,足够靖王成长起来,太子重新走东宫门之时,这天只怕早已经变了。


    可是怎么办?自己除了在等,还能做什么?


    自己是东宫的女人,现在贸然回凛霄国是不可能的,没做出成绩之前,赫连风也不会真心接纳她。


    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将希望全部压在赫连风和太子的合作上面。


    太子妃搂着元安,心中所想的却完全不同,她几乎可以看到太子那个废物将来被贬出京的下场了。


    殿内烛火摇曳,映得她的脸色明明灭灭。


    想起史书上那些失势的太子、废黜的太子妃,最终能得善终者寥寥无几,多半是幽禁至死,或贬谪出京,凄凉一生。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她将元安搂得更紧,仿佛这是她唯一能抓住的浮木,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窗外那象征着无上皇权的方向,眼中是绝望与不甘。


    乳娘将元安带去休息之后,她坐到了书案前,亲手研墨,写了一封信。


    她碌碌无为这么些年,该支棱起来了。


    副将周金彪目睹了仇人落得如此下场,抑制住兴奋匆匆回府。


    到家后,他难掩兴奋,将太子在宴会上如何失态、如何被陛下重罚的情形,详尽地说与母亲和妹妹听。


    周夫人听得拍案叫绝,连日来的郁气仿佛都散了大半,连连道:“好!好!真是报应啊!”


    “定是宋将军在为你出这口恶气!”最后这句话她没说出口,心中是这么想的,但不能陷宋辞安于险境。


    她心中因女儿被连累之事对宋辞安产生的那点芥蒂,此刻也消减了许多。


    周紫薇静静地听着,脸上只是掠过一丝淡淡的释然,并未多言。


    仇人遭殃,固然快意。可这残破的人生,终究是回不去从前了。


    医仙谷来的女神医虽妙手回春,修复了她身体的创伤,可那夜惊惧与屈辱刻下的烙印,又如何能轻易抹去?


    幸而,闻星洛赠予的那笔巨款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底气,对于嫁人生子,她已心灰意冷,反倒开始认真筹谋,打算用这笔钱做些生意。


    昔日跟着姑母在锦绣楼学到的本事,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她的人生轨迹已然偏离,但或许,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从东宫离开的靖王夫妻、宋辞安夫妻一同前往摘香楼用膳,东宫的宴席酒菜精美,可谁也没吃饱。


    包厢内香袅袅,气氛却颇为凝重。


    莫三问不便与他们同行,此时单独悄然抵达。


    五人神色肃然,一起复盘了整个宴会的过程,想到太子的壶中酒,众人不免仍然心悸,若不是靖王及时服下解毒丹,出事的就是他。


    虽然他心中没有那么多怨恨与妄念,但做大事者,心中是有筹谋的,他一个王爷筹谋着如何上位,也是大逆不道,杀头之罪。


    而太子偷鸡不成蚀把米,受到如此重创,完全是莫三问的功劳。


    靖王起身,走到莫三问面前,竟郑重其事地躬身行了一礼。


    莫三问连忙侧身避开:“王爷,此举折煞老朽了。”


    靖王直起身,依然真诚的感激:“莫老,此礼你当得起。若非你洞悉先机,出手相助,太子今日毫发无损。这份情谊,本王铭记于心。”


    莫三问连连摆手,“王爷言重了,为王爷效力是老朽之幸。太子殿下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而已。”


    他是一个玄学师,选择帮助靖王,除了闻星洛站队的原因,也有自己的推演和考量。